APP下载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2020-02-26刘真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类似物利拉鲁胰岛

刘真真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内分泌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需通过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或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长期大量使用胰岛素可能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增加低血糖风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GLP-1)类似物是由肠道L细胞产生的一种肽类激素,可有效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β细胞数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为探讨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0~71岁,平均(57.89±5.58)岁;病程1.3~10.9 a,平均(5.86±1.34)a。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8~72岁,平均(56.78±5.14)岁;病程1.2~11.6 a,平均(6.10±1.25)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11.1 mmol·L-1,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0 mmol·L-1;(3)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自身免疫系统疾病;(2)甲状腺功能异常;(3)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4)肝、肾等器质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接受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常规干预。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批准文号J20150072)治疗,早晚餐前5 min皮下注射,0.4 U·kg-1,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持续用药12周。

1.3.2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批准文号J20110026)治疗,早餐前5 min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6 mg·d-1,根据血糖水平,1周后剂量逐渐加至1.2 mg·d-1,持续用药12周。

1.4 观察指标(1)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糖水平。利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2 h PG水平。(2)胰岛β细胞功能,主要有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其中HOMA-IR=(FPG×FINS)/22.5,HOMA-β=20×FINS/(FPG-3.5)。

2 结果

2.1 血糖治疗前两组FPG、HbA1c、2 h 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FPG、HbA1c、2 h PG水平均较前降低,观察组FPG、HbA1c、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胰岛β细胞功能两组治疗前FINS、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FINS、HOMA-β较治疗前提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FINS、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aP<0.05;FP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2 h PG—餐后2 h血糖。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aP<0.05;FINS—空腹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3 讨论

机体若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可增加眼部病变、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积极降糖、控糖,对抑制病情恶化、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是由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组成的一种双时相胰岛素,其有效成分能与脂肪、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加强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能力,同时抑制肝内葡萄糖输出,达到降糖的目的[3]。针对糖尿病患者,仅单一采用胰岛素治疗整体效果不佳,建议采用联合用药方案[4]。利拉鲁肽属常见GLP-1类似物,可通过葡萄糖依赖方式作用于胰岛β细胞,加速胰岛素基因转录,促进胰岛素合成,同时可加强β细胞分化增殖能力,抑制β细胞凋亡,进而提高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发挥降糖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观察组FPG、HbA1c、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李静等[6]研究指出,利拉鲁肽可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而控制血糖水平。本研究发现,治疗12周后,观察组FINS、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GLP-1类似物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综上所述,GLP-1类似物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猜你喜欢

类似物利拉鲁胰岛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一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含量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口服降糖药联合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