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子杀手》:镜像理论下科技与情感的融合

2020-02-24刘心依

视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子李安亨利

□ 刘心依

著名好莱坞华裔导演李安最新的一部剧情动作电影《双子杀手》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名为亨利的政府特工在准备退休之时,突然遭到一个年轻杀手追杀,而这个年轻杀手竟是25岁的自己的克隆体。该片于同年12月入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其所呈现的不仅是数字技术上的大胆尝试,还包含了李安在镜像理论中感悟出的父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带有导演的鲜明特色。

一、李安导演在数字电影技术上的大胆尝试

李安早在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就已进行过120帧/4K/3D的实验,获得了不少粉丝和称赞。这一次再次对科技进行挑战,对于他本人也是非常惊险的一步。电影上映之后在北美市场遇冷,1.38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仅仅收到了1.73亿美元的票房。面对亏损的票房以及豆瓣上仅7.0的评分,在商业的角度看这部片子的确是一场失败的赌注,但是从技术角度也确实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李安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对这个故事并不是十分满意,这部电影也许只是在打基础,为的是让数字技术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继续实施下去。因此,李安在收获超高票房和声誉后并没有随遇而安,而是选择了大胆尝试,可以说这是比较有勇气的一步。

李安导演对电影技术层面的研究逐渐深入,连续两部作品都采用了120帧/4K/3D影像技术,分辨率已经高达4096×2160,而像素则能够达到885万,和传统的24帧/2K数字电影221万像素2048×1080的分辨率的影片相比较,李安导演的这部作品在银幕呈现角度而言,画面的解析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满足了受众善于捕捉信息的心理。在观看电影时,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字技术带来的震撼,镜头画面清晰、细致入微到毛发和毛孔,这更加考验演员的表现力和导演的执导功力。在火车行驶中射出子弹的一瞬间,速度之快,与此同时画面的捕捉也十分清晰;水下的镜头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切都讲究真实性,受众的观影体验极佳。李安导演的眼光并不仅仅停留于此,他正在顶着巨大的压力,向一个新领域不断摸索。上一次电影向3D方向发展还是《阿凡达》,收获了大批的数字电影粉丝。这次的《双子杀手》也是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的又一次尝试,为了让科技一步步走向下一个发展阶段,很可能未来的电影因此而改变。高技术的影像不仅解决了拍摄物体呈现的运动模糊问题,同时也在传统的叙事手法上让受众有了超越性的观影体验,这是一次建立于传统模式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影像构成了颠覆。

二、电影中的镜像理论分析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所阐述的镜像理论在许多电影中都有所应用,常常涉及二元对立。在《双子杀手》中,亨利和小克之间的关系也将拉康的理论映射在了电影的叙事之中。

首先,亨利发现追杀他的人竟然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是小自己25岁的克隆体。克隆情节在许多电影里都出现过,但是映射在亨利身上的故事则不相同。亨利作为一名杀手时常不敢照镜子,他也害怕直视镜子中的自己。镜子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道具,亨利作为一名杀手也逐渐在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质疑。他的性格和心理也在逐渐变得柔软,会产生难过和怜悯。亨利和小克第一次的相遇就是通过镜子,通过镜子的反射看到了对方的样貌和自己是一样的。借助于拉康的理论来说明就是通过镜像产生了对自我的凝视,也是初始对自我意识的觉醒。镜子成为情感态度转变的一个关键之处。

其次,在他意识到小克就是自己之后,他想劝阻小克放弃杀手的任务,认认真真地为了自己生活,告诫他的时候也是对自己过去人生的一种领悟,我们都渴望再年轻一回,重新活一次。时间是无法倒流的,生活是没有彩排的,也许无论怎么度过都会有所遗憾。所以亨利期望他迷途知返,有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亨利利用经验和阅历不断引导镜中的自己,通过时空的错位,完成了自我与自我的对话,弥补了自己的遗憾和不足。

最后,影片在镜像化呈现的同时,受众也在跟随主角的命运进行“分裂”,将自身的情感也投入到主人公的命运上,置身于一个复杂的时空之中。李安导演在情节设计中也考虑到了观众的心理需求。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可能会想知道亨利和小克两个基因相同的生命体到底谁会更胜一筹,继而抱着好奇心持续到影片的结尾。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主体也通过镜像重新认识了自己。在观影的同时,受众作为自由的主体,对影片中的角色进行自我代入,与此同时也实现进入“第三方”的世界。在观影后,受众也可以反观自身、认识自我,这也正是影片能够启发观众反思的原因。

三、数字技术下人物情感的升华

从李安导演经典作品的角度来看,他一直把父亲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形象。在早期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中,他塑造了威严的父亲形象,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可以看到父权在电影中被解构。

《双子杀手》中,小克作为“儿子”有个创造他的父亲魏瑞斯,这位父亲显然是冷漠无情的,通过复制优秀的基因将克隆体创造出来完成他的“伟大计划”。而克隆本体亨利也可以说是小克的另外一个父亲,两个人基因相同,有相同的生活成长经历,也都拥有不凡的身手。但是,亨利这个父亲的形象显然是温暖包容的,他期望小克平安幸福地生活。两位父亲也像是父亲所具有的两面性的特征,一面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一面是正直善良的形象。亨利利用仁爱不断唤醒他的自我意识,魏瑞斯却利用人性痛下杀手,最终在亨利的引导下慢慢走出黑暗。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儿子与父亲的交战,经历过对父亲的反叛和不理解。故事的开始是魏瑞斯指使小克去杀亨利,但故事的结尾是小克将自己的“父亲”魏瑞斯杀死。他在经历了自我成长后成为真正的自己,拥有了个人的情感和判断,不再是机械的杀手和克隆人。故事的结尾,主角三人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以克隆为主体的电影故事中,数字技术充斥了故事的始末,科技的质感带来了冲击和震撼。与此同时,导演也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和态度,将情感故事巧妙融入其中。但是在细节的展现中因为追求技术而有所忽视,尤其在几个关键的戏剧性情节中,角色似乎缺少了真实人类所具有的那种细腻心理,少了多种感受的复杂情感。比如,在亨利得知小克真实身份后渴望保护他的心理挣扎和对他的保护的细节,小克在创造他的父亲魏瑞斯和亨利之间的纠结和心理态度转变的细节。这种心理变化和挣扎表现得不是很突出,不能传递和表达真实的情感,这样受众也不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四、结语

《双子杀手》票房较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目前处于技术更新的适应阶段,受众对故事情节的求新求异和冲突性的心理还难以满足,导演想要传递的思想与受众的期待心理不符合等等。可见,数字技术电影的发展还要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新的出路。李安导演已经通过对技术与情感的研究尽力使作品内容达到一种融合高度,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科技已经充斥了人们的生活,电影制作技术也不能够完全凌驾于影片故事之上,真正能让观众沉浸其中的还是触动人心的故事。

猜你喜欢

双子李安亨利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找找看
红苏雀
红苏雀
当“双子”遇上“金牛”
蓝斯诺占星转载之月亮双子
大公鸡亨利
找找看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