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匠精神推进艺术专业通识教育

2020-02-24娴,陆

关键词:通识工匠艺术

陆 娴,陆 涓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工艺美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加强通识教育无疑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开展有助于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不断提升通识课程的科学性和契合度,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无疑是帮助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其健全人格和塑造品性,而且也是满足培养目标要求,弥补人才培养薄弱环节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更加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在“六个教育的重大方面”[1]上下功夫,既是党和国家对什么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涵界定(培养什么人),也是对教育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明确要求(怎样培养人)。为此,习近平还要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这一要求对如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提出了明确规定。从高校而言,如何培养更加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如何让现行培养体系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要求,这是高等教育一直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目前高校已经意识到只有让学生具备崇高理想、伟大情怀、高尚品德、丰富知识、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才能成为更具发展潜力和更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的是让学生知识更广博、能力更全面、人格更健全、情操更高尚、品德更良好的根本保证,哈佛大学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哈佛大学人才培养能走向卓越,先后经过了几个重要阶段。在埃里奥特时期,他将哈佛从一所主要培养牧师的地方性大学转身成为现代大学,他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废除必修课程制和班级制,让学生自由选课,这可以说是通识教育的发端。接任他的劳威尔面对由于过度自由选课带来的弊端,实施了“集中与分配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引入导师制来改进通识教育。他的继任科南特于1945年发布“红皮书”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它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将学生塑造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和公民,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认识自我及世界的方法[2]。科南特的后任、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强调人的价值,提出培养“有文化的人”[3]。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一批批卓越人才,与历任校长重视通识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可以培养更具发展潜力的人才,有助于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有助于学生融入全球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比较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但缺少理解与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更多的是为讲授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在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解运用上花的精力少;不太重视教学互动。加上过分偏重专业必修课以及学时和学分,导致课程结构上的不合理,学生将精力过多集中在专业学习上,以致忽略通识教育。这一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一是显得知识面狭窄,除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二是实践应用能力较差,不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分析、解决问题。三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失,在学校里是被动学习多,导致就业后是被动工作,不善于也不知道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相当一部分人是盲从服从的多。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如此这般,我们自然会缺乏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现代文明成果更多地惠及世界各国,我国率先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学生树立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人类文明观,才能更好地参与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必须融入全球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这无疑需要通识教育来支撑。目前国内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主要模块之一就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结合社会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时代特征。因此,加强通识教育的建设与改革,凝练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点,结合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感知、理解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从本土和全球视野去理解世界主要文明[4],将有助于学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情怀。

二、通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在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上存在误区

起初,人们认为通识教育就是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因此,从以往的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的通识教育重点面向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而实质上相比而言艺术类学生更需要接受通识教育。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发布全球教育议程《教育2030行动框架》,构建了2015年到2030年世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提出“教育改变人生”的新愿景,重申人文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指出教育需要从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向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5]。可见,面向2030年的教育,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具有更强的想象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人文主义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知识对于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的价值与意义;要懂得美,善于发现美,知道欣赏美,并且能创造美。因此,必须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的这种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对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普遍大于科学素质。美国专门制定了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认为开展艺术教育将有益于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英国不甘落后出台了一系列艺术教育方面的准则,旨在推动国家艺术教育的普及化和可持续发展。日本则是重视将艺术教育的理念和教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以及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可见,无论是面向2030年世界教育的宏伟目标,还是从重视提升国民的素质而言,我国都迫切需要建立起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今天在校的艺术专业学生,无疑将是今后承担这一使命的主力军,如果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都没有经过熏陶,没有经过艺术通识教育的经历,那毫无疑问是难以担此重任的。因此,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不可遗忘了艺术专业的学生。

2.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存在的误区

国内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数量基本在100门左右,但是查阅一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如复旦大学要求选修6大模块中的12学分,中山大学则是四大板块16学分。无独有偶,从学时与学分的分布来看,多数学校在对修读学分要求上,相对于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而言要求都相对低,容易造成通识教育课程对个人成长意义不大的感觉,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也就自然会降低。同时,目前大多数高校一般都将通识课程作为主修课程之外的附加课,导致一些核心课程变成“水课”,失去了原有的目的和意义。目前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大多是基于不同学科和专业来开展的,一般是将若干个学科知识进行简单编排后形成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使得课程建设变为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新的所谓“核心内容”的简单累加。并且大部分的课程仍有着浓厚的专业知识背景,迫使外专业学生望而却步。核心课程建设还没有从通识教育最本质的理念出发,打破各个学科专业的壁垒,建立合理优质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得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发、挖掘学生个人潜质的教育内容。同时,为显示对课程建设的重视,一些学校要求由中青年教学骨干来承担任务,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这些艺术类专业教师基本上接受专业教育多(毋庸讳言,一些人是因为文化基础原因选择艺术专业的),他们可能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基于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念的认识和科研工作的压力等,使得这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相对专业化,课程体现跨领域、跨学科性的内容相对较弱,能够更好地展现通识教育课程精髓的教学理念、资源也相对缺乏。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沿袭下来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惯性,一些教师在课程教学时,多采用讲授方式,基本没有小组讨论、启发式、案例式、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单一也影响了学生对核心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明确课程建设的地位,全方位发挥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以工匠精神推进艺术类专业通识教育

1.以工匠精神引领艺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顶层设计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6]习近平又在2019年9月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7]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承载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首先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的确定上,要从培养各行各业的“工匠”或大师的要求出发,而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人、员工或统称为“打工仔”的劳务输出;其次是在教学各环节都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才有可能培养出各行各业认可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而艺术类专业,尤其是工艺类、设计类的专业更需要工匠精神,从作品构思设计到创作完成才会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因此,通识教育建设的方向与内容无疑都应当体现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求。目前虽然大多数学校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前,一般都会要求先制定出指导性的实施方案,力求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承担建设任务的教师并没有很好研究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没有深入研究如何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没有研究专业知识如何深入浅出地在通识教育中呈现,更没有认真思考各种知识在通识教育上的关联性,说到底就是没有用工匠精神去做好顶层设计。因此,从加强通识教育而言,首先必须抓好顶层设计,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将工匠精神贯穿始终。同时,认真考察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实施是否带有学校特色、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及其需求?教师对课程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领会是否深刻、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表达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是否满足学生内心需求?通过考察论证整个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拓宽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既要注重从中西优秀文化传统中发掘艺术审美价值的特殊性,又要掌握面向人类文明积淀的共通性。不仅要培养他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创造美、表现美、传授美、传播美的能力,将自身能力拓展为滋养精神、浸润心灵、净化人格的载体,进而提升为创造美的能力与境界。

2.以工匠精神创新艺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

以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迫于科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将授课作为任务来完成,对待通识教育类课程则更是如此,甚至作为额外的负担。过去对此我们往往推卸于客观,而不去从主观意识上去找问题。现在从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的高度去衡量,必然要求教师首先要重新认识面向艺术类学生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认真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来承担教学任务;第二,要以工匠精神的严谨态度来做好教学工作,尽可能发挥自身潜能,创新教学实践的内容与形式;第三,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需求,使教学更加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第四,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要善于依托互联网上的各种教育平台,广泛吸收和采用平台上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教学与互联网的互通互联;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给予他们更多拓展的教育与训练。因而从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而言,需要我们着重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发散思维、浪漫情怀、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些单单靠专业课程是实现不了的,必须将这些培养要求与教育要素贯彻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去,才能更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的价值。同时要鼓励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依据学生个性制定具有特色和激发潜能的教学方案。同时要善于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善于互补线上线下资源,使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相长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通识工匠艺术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纸的艺术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工匠赞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