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应用型教师的培养:问题与策略
——以地方本科院校为视角

2020-02-24薛小建

关键词:专业技能应用型院校

薛小建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专业人才的主力军,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为了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结合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逐渐将目光转向于应用型培养模式。既然转向应用型培养模式,那么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也必须相应地调整其人才培养目标,即服务于本区域行业发展、企业发展等。在这种模式下,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则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就无从谈起,这就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教师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即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绝大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重理论型教师的培养而忽视对应用型教师的培养,这既与他们自身发展定位的要求相违背,又与服务区域发展、行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背离。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认真探索建设一支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教师队伍,以提高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

一、新时代高校应用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再加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技术人才的竞争,这就使得“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之后,在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国家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要求。如果说当今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当今的高校教师更是照亮这些学生未来的灯塔。由此可见,应用型教师作为高等技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处于突出的地位。然而,从现有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尽管这些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但由于这些高校创办本科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步较晚,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发展定位模糊、学科专业以及人才培养相同等现象,这样既无法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着重提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无疑迎合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2.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外在要求

从目前的招聘公告来看,有将近95%以上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招聘教师对都将学位要求定位在硕士以上, 在面试考核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主要侧重于对承担的项目以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考核,很少对专业技能进行严格考核,如果项目、论文均达标,则录用。而录用后,学校对专任教师的考核仍然是以项目和论文为主,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教学工作量的要求罢了。此外,对于从相关企业中引进的兼职教师而言,学校也未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这都使得不论是学校从别的高校招聘的教师还是从相关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都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理论研究型,这既与这些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不相符,也不利于新时代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面对此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2日视察北京大学,指出“要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办好高等教育,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随后,他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要不断引导和推动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理论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型,要将这一理念长期成为中国不断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常态化措施。而要想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建设一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为这不仅是构建现代技术教育体系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必备要求。按照这一逻辑,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使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转变当前教师自身培养的目标,而学校培养教师的目标不应再单纯地追求学术研究,还要满足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不断加强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理论研究型教师队伍的不足,满足新时代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外在要求。[2]

3.适应应用型教师专业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应用型教师专业化的自身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而且有利于坚持应用型教师素质的高标准,而其中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是应用型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进一步讲,对于应用型教师而言,过硬的专业技能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换句话说,提高教学质量的硬核,也是他们全面实现专业化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从社会现实来看,在应用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应用型教师专业技能,无论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还是在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后的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中,都被普遍不予重视。在应用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方面, 一般来说,没有确切的培训目标即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材、培训时间等作为保证,受训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无法适应技能教育工作,而长时间的“缓苗期”极大地影响了应用型教师的培养质量。因此,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主动适应应用型教师专业化自身发展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明确要求,重新定位自身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充分重视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教师的培养。[3]

二、新时代高校应用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数量层面:应用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高等专业技能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随着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由高等教育大国不断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国家对高级别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膨胀,与此同时,国家将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既然是应用型高校,就应当有一定数量的应用型教师来支撑。为了满足国家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甚至一些高校已经突破了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上限,这就使得在校学生数的增长率大幅超过了应用型教师数的增长率。而从实际来看,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课都是数百人的规模,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缺乏适当的教学互动环节,也缺乏必要的学习研讨环节,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这些院校缺乏大量的应用型教师,致使一名应用型教师往往负责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长此下去,既不能培养出高级别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也不能满足高等专业技能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2.结构层面:应用型教师结构严重失调,无法保证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衡量一所高校的师资结构是否合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学历比例,这是因为学历比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所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科研水平。那么,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教师结构也应当合理,只有具备合理的教师结构,才有可能培养出复合应用型人才,也才有可能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当然,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在研究项目上,其主要承担与企业合作的应用型项目等。

尽管有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接近10%,但与全国24%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该占比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无疑会影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能力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此外,从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看,他们大多来自国内外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几乎是“从校门到校门”。正因如此,他们不可能完全熟悉国内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这样就容易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发展的最大障碍。[4]

3.能力层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较低,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就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而言,其教学能力还非常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尚未接受师范生系统性训练。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任教的中青年教师(除少数师范生外)基本上都是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大都没有接受过师范生的系统教育和教学培训,这就使得他们的基本教学技能相对薄弱,因此,不论是教学的目标确定、方法选择、内容设计、反思感知,还是课堂教学过程掌控、学生能力预测、教学计划调整,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无法与师范生相比的,都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二是教学观念滞后和教学模式单一。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循规蹈矩,即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他们坚持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而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式地接受,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三是缺乏创新精神。进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本不想再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仍然依赖于传统媒体,而对于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他们关注不够甚至有的还处于空白阶段。

4.培训层面:应用型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无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即使是以博士学位身份进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任教,都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新的起点的开始。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有资格培养人才,否则终将会被残酷的现实所淘汰。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则是提高应用型教师专业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应用型教师在实践方面的培训还较为缺乏等。由于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有限性和高校自身体制的限制,教师无法集中一段时间深入企业生产线,反过来,企业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来保障教师在企业中的基本权益,致使这些应用型教师难以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也就失去了实践锻炼的应有意义。

三、新时代高校应用型教师培养的改进策略

1.建立健全应用型教师引进制度,充分保障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教师引进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关系着应用型教师结构是否合理。要确保应用型教师结构的合理性,就须提高应用型教师的所占比,具体而言:要坚持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必须改革现行的应用型教师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应用型教师聘用制度;要坚持多元化(既关注学历与科研,也关注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评价机制引进科技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应用型教师引进中的问题。此外,在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尝试通过企业考查,面向社会,通过采用聘用制或者弹性薪酬制完全可以将在行业、企业工作多年、并且具有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大胆地充实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与此同时, 学校还可以聘请相关高层次人才(如行业、企业专家、技术总监等)担任客座教授或者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的导师,有利于促进学校应用型教师培养与企业、行业生产同步发展。

2.强化提升应用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充分满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重点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要提升应用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提高应用型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初期,要整合校内外优秀资源,积极同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沟通合作,以此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二是要积极引导新教师尽可能多到校外参加实践性学习,并在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指导下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质量。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设施建设,为新引进的应用型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目标相一致,从而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充分保障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划分责任,比如专门成立负责应用型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小组。应用型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一系列培训制度的制定和改进,不断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并与他们一起制定培训制度,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应用型教师参加培训。二是要有效监督培训项目设计,并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具体而言,要明确培训项目设计主管,监督培训目标、内容、方法选择,并对培训项目设计提出具有实质性的意见。三是要监督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例如,所有培训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培训制度,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要明确项目监督人,让其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要求其在项目实施中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