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校思政教育有“根”有“料”有“膜”

2020-02-24陈佳丽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陈佳丽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办好中国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1]因为,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养育和栽培。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有如农业,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掌握花木的特点,对花木进行区别分类,以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2]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育人为根本,勇于创新,精准施策,协同联动,落实责任,在价值引领、内容载体、育人环境上下功夫,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根”、有“料”、有“膜”。

一、深耕沃土,筑牢根基,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根”

1.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根

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怎样培养人?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精辟阐述“六个下功夫”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六个下功夫”中摆在首要位置的就是“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如同茁壮成长的植物要深深扎根于肥沃的土壤一样,理想信念教育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根。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就“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3]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根”的位置,方能塑造大学生挺拔灵魂。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理想信念教育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实现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紧密相连,才能做到根深叶茂,并开出耀眼的花朵。

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成之根

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效果,应当成为高校育人评价的根本标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处于关键主导地位。高校要打造一支德高、能强、业精的思政教师队伍;思政教师要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遵循规律、实践总结,加强学习、完善自身,专心用心真心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有云:“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若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别人,那么大家就会心悦诚服。有言无行,则过于空泛过于抽象,无实际引导作用,大家会充耳不闻。而有行无言,则犹如无牢固地基的高台,岌岌可危,随时有坍塌的危险。身教相对于言教的优势体现在:身教更为生动、直观、形象,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会更强。教师的身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要做好榜样与引领。[4]因此,言行统一、情理交融,教师自身不光说得好而且做得更好,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教育示范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有五美,即人格美、心灵美、学问美、言行美、思想美,“五美”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称职的“五美”教师会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感情的力量打动学生,自觉做好学生的表率,做让学生心悦的人,诚服的人,尊崇的人,仿效的人。

(2)遵循规律,实践总结

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前人、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教训;积极主动担负起育人使命及培根筑基的重任,更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育人工作;立足新时代的宏大历史定位,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紧紧牢记育人之初心,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握育人要求,在大学生“思想之苗”成长期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在遵循规律的同时也要把握原则,如方向引领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合一原则、信息交互评估原则等等。教师应在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之上,秉持灵活运用正确的、先进的教育原则,有序推进。[5]把立德树人贯穿其中,注意教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3)加强学习,完善自身

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在教师。教师应立足于新时代、新社会、新形势、新要求,谨记时时要学,事事可学、世世传学。既要向时代学习,也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应自主定期定向学习,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学习能力、思想深度、沟通技能、行为意志力。要夯实理论功底,既增强专业知识素养,更要笃定信仰、做好价值引导,掌好“舵”,守好“阵营”,弘扬“主旋律 ”。要将思想与理论融入课堂与生活,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上下功夫,在课堂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努力使课堂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思想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合力应是高校根本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三全”育人理念应当成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南针,她指明了育人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需要主体的全员化、载体的多元化、过程的可持续化。“三全”育人理念其中的关键是主体的全员化,即全校老师的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支思政教师队伍。队伍的成员不应只含思政教师,还有其他专业教师等等;不应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应包括其他专业课程。应将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融会贯通,构建全员、全院、全校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大力挖掘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将显性的思政教育与隐性的思政教育相统一。

二、滴灌施肥,养分充足,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料”

1.内容新颖,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成为发展大学生的“养料”

若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取得好的效果,则需要使其变得“丰满多肉”,令人“垂涎欲滴”。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是否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虚实交接,谋划为虚,作为要实,让学生用心学习、用脑参悟、用情实践;二是构架新颖,立场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架应具意识形态性,立场鲜明且坚定;三是情理交融,帮助学生明是非、认对错、知正误;四、视野要广,思维要活,既要开阔学术视野,也要锻炼思维能力,更要提高政治觉悟,用求新、求变的思维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2.教学方式多样,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为大学生喜欢的“香料”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要依靠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以及名师讲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应局限于高校教师,地方党政领导也应走进高校、走上讲台、走近学生,推进大学生了解形势、认识国情 ,用地方文化、发展历程、革命故事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更让教师的教育变得有理有据。此外,学校可自建理论教育宣讲团,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并轮番更替。用优秀典型讲典型故事,用典型故事教育身边人,以此彰显典范的榜样价值,也让思政教育变得鲜活生动、随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不应只是讲台,可以是演讲台,也可以是话剧舞台等等。高校可通过报告会、话剧等多种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地走进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3.工作载体多元,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随时浸润大学生心田的“实料”

载体多元,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守住线下主阵地的同时,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拓展网络平台。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对学生分层次定具体培养目标及方案。把握学生喜欢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优点,借助网络时代的大背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政课程中。如现在特别流行的“慕课” “雨课”等,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要求,又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打破了时间与地点的桎梏,让学习变得更加触手可及、随心所至。青春期的大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矛盾体,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也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在大力推行网络平台的同时,我们高校应做好正确引导,切忌让学生沉溺于网络,要将网络变成一种工具及手段。及时、适时、适当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与学生沟通,所以高校教师应充足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出租自己的耳朵,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用“共情”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功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防虫控温,优化环境,让大学生身披保护“膜”

1.现实要求高校帮助青年大学生构建明辨是非之“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寄语广大青年:“是非明, 方向清, 路子正, 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7]陈嘉庚先生也曾说过:“明辨是非善恶, 众人须知之, 应如何笃行之”。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如今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网络新媒体高度发展,各种负面元素影响、扰乱着青少年的心智。高校应该帮助大学生构建明辨是非之“膜”,以做到求真务实,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怀敬畏之心,强辨别能力;向善惩恶,知行统一。

2.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是从根本上建“膜”

内外兼施,效果加倍。在高校帮助大学生构建明辨是非之“膜”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抵抗力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中华子孙生生不息、上下求索、历经风雨而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魂”与“根”,是中华民族的最突出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髓。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践行的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发性的、错误的价值认知的困境中走出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成带有批判性的价值观,会自主辨别对与错、好与坏、精华与糟粕,能够高效的自我发展、自觉发展、自主发展。

3.优化校园环境也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内因是根本,外因也会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等经典名言,向我们揭示了环境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提出“泡菜理论”,“泡菜理论”是指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的味道。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对学生的个人品行和素质会有明显的影响。好的环境如同一缸好的“泡菜汤”,学生进入汤内,会发生化学反应,会帮助学生形成完整人格、健康心态、乐观性格。[8]因此,优化校园环境是帮助学生增强免疫力的重要途径。而校园环境的构建有赖于校园文化的塑造、校纪校规的引导、文化行为的指领。

(1)校园文化的塑造。学生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会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既添彩校园生活,又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善于思考的能力。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致,并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多元、积极地开展文化知识培育,加强文化浸染,运用好图书馆、文化墙、网络平台,坚定文化自信,打造高雅、健康的文化校园。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优化校风学风,建设优美校园环境。

(2)校纪校规的引导。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校纪校规是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高校章程、教育教学规律、高校独特办学理念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制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规范师生行为与语言,是对师生的一种无形的约束、有形的指示牌。不仅可用于维护学校日常教育管理,还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有道德引导等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体纪律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

(3)行为文化的指领。高校行为文化本质是文化的实践、实践的文化。高校行为文化一般地说一方面是课内文化,即谓教师诲人不倦教的文化,学生勤奋刻苦学的文化,师生互动相长的文化,她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主阵地,是推动学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另一方面是课外文化,比如文体活动、培训讲座、各种竞赛、志愿服务、野外实践等等,她是文化建设重要内容、 “分战场”。利用好 “分战场”这些行为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并养成正确的学习观、意志观、劳动观、苦乐观,群众观、社会观,人际观、是非观,这类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与行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相得益彰,有时往往收到特殊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偏废。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