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四维一体”建设路径

2020-02-24

关键词:专业课程应用型育人

刘 波

(盐城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我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工作遵循。课程思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际,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共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一、以学校为支撑点,明确责任主体,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撑点,高校各职能部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高校通过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使全校上下贯通、多元协同,形成建设合力,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重要保障。

1.更新办学理念,注重内涵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指引方向,影响着学校各项制度体制的建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新时代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办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有效整合地方经济文化资源,为地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德育人、德才兼备的育人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改变原来重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轻价值引领的传统思维模式,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创新之路,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课程思政建设需多部门协同配合,明确责任主体,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教学主管部门要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首要作用,在教学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拟定,教学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教学资源的统筹与分配,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重点学科的建设,教研项目及课题的审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建设等工作中,要强化各门课程均有“育德”功能的理念,充分发挥各门课程“价值引领”作用。二级学院(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及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与监督等具体工作中,要将各门课程发挥“育德”功能的要求落到实处,提升学院(系)内涵建设的质量。人事部门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育德”意识和思政能力及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效,形成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门教师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强化制度执行,确保落实到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才能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到位。高校规章制度执行力与管理者的理念和管理水平相关联。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自觉成为国家相关理论、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

要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学校的各项具体制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执行制度的部门工作人员要深刻领会规章制度中蕴含的“立德树人”育人内涵,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熟悉文件的具体要求,积极宣传、认真解读、耐心解释。学校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制度,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对一些多部门协作的制度措施,要将具体工作细化,落实具体责任人。制度执行需加强监管,设立由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组成的督查工作组,进行制度执行的全程化督查和工作任务的过程化管理,严格做好中期检查,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出现重大问题或事故时,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层层问责和相关惩罚。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制度的能否有效执行,要求高校各级管理部门,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形成协同效应,强化制度的执行能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成效。

二、以教师为着力点,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各类课程育德成效

课程思政建设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师是关键。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增强育德育人意识,提高育德育人能力,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不断提高各类课程的育德成效。

1.明确责任担当,增强育德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中央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高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德的职业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落实是关键,必须明确教师的责任担当,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

学校、各二级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教师的责任担当,经常性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树立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发挥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机融入支部的各项活动之中。只有广大教师转变思维观念,增强既教书又育人的育德意识,才会自觉将育德意识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行动上,才能形成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2.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育德能力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和教学方法研究,才能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提高育德能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更应重视自身育德能力的提高,改变专业课程教师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轻价值引领的传统思维。

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的预算会计账务处理: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时,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投资支出”,贷记“资金结存”;收到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利息、股利或利润时,借记“资金结存”,贷记“投资支出”(此时的“投资支出”发生额净值则为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收回本年度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时,按照取得投资时“投资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借记“资金结存”,贷记“投资支出”;收回以前年度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时,按照取得投资时“投资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借记“资金结存”,贷记“其他结余”。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史、国史等相知识,特别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要学习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设计,把握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道德品格、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价值。教师间要经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探讨不同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专业教师要寻求思政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正确识别和把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3.创新方式方法,注重育德成效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各类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生命力的保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灌输为主要教学形式的传统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多渠道,多形式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的方式方法。一方面,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备课方法,提高专业课程的感染力。备课过程中要结合课程的知识体系,多渠道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元素,特别是当地的红色文化,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对本校的校情、校史、校友及师生员工的相关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以典型事件和优秀人物为研究对象,提炼形成德育相关的校本案例,增加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和情感性,组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德育教学案例库,全校共享,使课程思政的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提高育人效果。[3]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激发专业课程的创新活力。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载体,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知行合一,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以学生为落脚点,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回答好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坚持四个自信,充分激发学生的内生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助推课程思政建设。

1.强化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思政教育最现实的任务和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和强化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4]。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政治认同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政治认同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自觉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同时,教师还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

2.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内在需求和根本动力。教师要立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重点,制定不同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给予分层次的指导和建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助推学生成人成才。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思政元素,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客观实际,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5]教师还应从专业课程的视角,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认知体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每位学生都能自觉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努力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3.参与教学评价,助推课程建设

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及社会等不同主体不同视角的评价。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让学生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融入教学管理中,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参与者。[6]一方面,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评价,有助于专业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学生层面的评价可以帮助学校完善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助推课程思政机制建设。

高校要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评价,改进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教学评价,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评价,有利于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拓展素材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进行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案,提高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效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学校层面要制定学生参加教学评价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同时,要对学生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认真调研,及时落实整改,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巩固,保证教学评价系统的完整、持久、高效地运行。

四、以社会为助力点,形成育人合力,助推学生成人成才

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是主战场,社会同样也是重要阵地。课程思政建设除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外,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达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广泛共识,共同构建三全育人的新格局。

1.达成育人共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协同配合。首先全社会要达成广泛的育人共识,树立人才培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观点。一方面,三全育人的“全”字,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营造风清气正、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优良社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全社会要关心、理解、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进展,理解“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深刻内涵,改变“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专业课程只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支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共同构建社会育人的大环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要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培养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等三个方面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7]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博、QQ、微信及短视频APP等融媒体矩阵,大力宣传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各类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社会成员达成广泛共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育人大环境。

2.多方参与合作,做好榜样示范引领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协作。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社会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社区街道、企业等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责任。国家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弘扬时代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从我做起,发挥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

社会有序参与地方高校建设,有关产学研合作、科教协同育人、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等合作项目,均应包含“立德树人”的相关内容,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会邀请现场工作人员参与现场教学,这些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具有课程思政意识,在传授生产实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社会公德等意识。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会从社会上选聘具有较高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行业上的先进人物作为特聘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特聘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课程思政的活教材。

3.社会评价反馈,改进育人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社会评价反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视社会评价反馈,特别是来自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员工,除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等“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外,更看中员工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高素质”的综合素养。应用本科院校应该根据“高素质”、“应用型”的社会需求,多渠道收集社会评价,不断改进育人的方式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育德育才效果。

社会评价可从学生个体的个案追踪和同类群体的整体效果评价两方面进行。评价信息可以利用现场问卷、电子邮件、微信小程序等开展广泛的社会问卷调查,以及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调研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大数据信息采集等方法获得。对反馈的意见建议和大数据信息,需进行数据的处理、挖掘和分析,形成科学的综合评价结果。学校邀请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用人单位代表以及本校职能部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等对社会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应用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