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健身气功图书“走出去”中中医术语翻译的文化传真
——以《五禽戏》英译为中心的考量

2020-02-23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意译音译气功

王 彬

(1.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89;2.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海外推广是中华文化外宣的应有之义,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形象提升也极具意义。为助推健身气功走出去,相关机构采取了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健身气功技术培训、出版图书及宣传册、发行报刊、发行影像资料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在诸多健身气功推广方式中,报刊书籍的文化推广效果最为显著。范燕薇、高河永[1](P97-102)通过对海外华侨华人健身气功习练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高达高达40.5%的海外华侨华人健身气功习练者是通过报刊书籍获得的相关健身气功知识,并建议相关部门应重视健身气功书籍和资料的翻译介绍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和外文出版社于2012年推出了英文、德文等版本的《五禽戏》《易筋经》等系列健身气功丛书,大连外国语大学于2016年也把“健身气功”丛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海外推广系列教材之一推出。不可否认的是,健身气功丛书的外译质量直接决定着图书的文化传播效度,如何提升健身气功图书的翻译质量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赵霞和王曦[2](P3-4)以“八段锦”为例,从音译、直译和意译方面对气功文化英译方法进行了探讨;赵心怡、钱浩、文娟和周锋[3](P101-103)从音译、直译和意译方面对五禽戏动作名称的英译进行了分析;杨梅[4](P20-23)分析了健身气功对外宣传册英文翻译中存在的死译、硬译、误译、中式思维翻译、选词不当等问题,并根据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对健身气功的外宣翻译原则进行了探讨;宋静、岳婧和李海燕[5](P168-169)从规范译名、设立语料库、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互文性翻译及图式翻译等方面对“五禽戏”外宣的英译策略进行了梳理。上述学者高屋建瓴,对健身气功翻译策略、原则及存在问题的梳理对健身气功翻译事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健身气功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信息,作为中医文化载体的中医术语是健身气功翻译中最为棘手的部分,译者能否在译文中实现有效的文化传真决定着健身气功图书翻译的成败,有鉴于此,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翻译的文化传真理应得到学界更多关注,但对于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翻译文化传真的系统论证尚未之见(张强和桑珍[6](P73-78)虽然以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气功术语翻译为例探讨了玄奘“五不翻”理论在中医气功术语英译中的应用,但没有论及中医气功术语英译中的文化传真问题)。本文拟以中国首部具有完整功法的健身气功五禽戏为例,从翻译策略、存在问题及如何应对等方面对《五禽戏》走出去中中医术语英译的文化传真进行系统论证,以期能为健身气功走出去效度提升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一、《五禽戏》走出去中中医术语翻译的文化传真策略

健身气功图书译介的目的是要助推健身气功的海外传播,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翻译能否实现文化传真直接决定着图书的文化传播效度。文化传真指的是译者把原文蕴含的文化信息精准的呈现给目的语读者。五禽戏是东汉华佗在前人导引、吐纳之术的基础之上[7](P6-13),根据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经络、脏象及气血运行等原理[8](P3)[9](P2-4)[10](P87-89),悉心研究虎、鹿、熊、猿、鸟的生活习性和动作、神态的基础上,通过象形取义、仿生超越的提炼而编创的一套健身功法。植根于中医理论的五禽戏中充斥着大量中医文化信息,译者在翻译蕴含丰富中医文化信息的中医术语时往往根据具体的文化语境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来实现译文的文化传真。

(一)音译

中医术语基本上空缺于目的语之中,玄奘法师[11](P50)指出对于此类空缺于目的语之中的术语应采取“不翻”的策略,“不翻”即音译。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一些空缺于目的语的中医术语(“气”“阴阳”等)的文化内涵已经被目的语国家接受,作为词条被目的语国家的权威词典收录。对于此类中医术语,译者可以直接采取音译的策略。

例1: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艾炙、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从而康复。

together with therapies like herbal medicine,acupuncture,tuina massage,moxibustion,cupping,qigong,food therapy and so on to help patients recover and arrive atYin and Yangbalance.[12](P16)

例2:熊戏动作以腰为轴运转,挤压按摩,左右晃动,疏肝理气,有健脾和胃之功。

Bear Exercise can soothe liver,regulateqi,and improve the functions of stomach and spleen by squeezing and swaying the waist.[12](P24)

中医术语“阴阳”源自中国道家哲学的阴阳思想。中医文献中的“阴阳”主要是指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有不同的所指,如指阴气阳气、男女、阴邪阳邪(导致疾病的原因)、阴经阳经等。尽管该术语是中医文化所独有,在英语文化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涵丰富的术语,但该术语已经被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作为词条录入。鉴于阴阳的文化内涵已经被英语世界接受,译者直接采取了音译的策略把“阴阳”直接译成“Yin and Yang”。中医术语“气”同样源自于中国道家哲学的精气思想。中医学中的“气”主要是人体机能的原动力,在具体语境下可指与疾病有关联的某种气候、某种症象、腑脏等器官的功能、药性等。例2中的“气”指的是肝的功能,同样是因为文化内涵丰富的术语“气”已经被英语世界接受,译者没有把例2中的“气”译为“the functions of liver”,而是直接音译成“qi”。

对于健身气功中此类空缺于目的语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其文化内涵已经被目的语文化接受的中医术语,译者采取音译的策略完全能实现文化传真的翻译目的,不会造成译文的文化理解障碍。

(二)音译加注释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尽管一些中医术语已经融入了西方文化,但对大多数中医术语而言,融入西方文化的路还很长。对于还没有融入西方文化的中医术语,直接的音译实现不了文化传真的翻译目的,为了弥补音译造成的文化传真不足,译者往往在音译之外加上必要的注释来实现有效的文化传真。

例3:摇晃身体,起到调节中焦①,加强脾胃运化的功能。

When rotating upper body,the function ofMiddle Jiaocan be regulated,and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pleen and stomach can be strengthened.

①中焦:中焦为三焦之一。三焦的中部,指上腹部分,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

Middle Jiao:one of Sanjiao,refers to the upper abdominal cavity from diaphragm to navel,including spleen,stomach,liver and gallbladder.Its main function is to digest,absorb and transform and transport food into essence used for qi and blood transformation.[12](P75)

例4:两臂外旋,上托至胸前膻中穴高度,掌心向上;眼睛跟随两手动作。

Raise both arms up to the front of chest,the same level asDanzhong pointwith palms facing upward,eyes following hands.

【穴位认知】Knowledge on Acupoints

膻中:任脉上的穴位。在胸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连线的中点。

Danzhong:one of the acupoints in Ren Channel,located in chest,midway between the nipples,at the level of the 4th intercostal.[12](P41-44)

例3中的中医术语“中焦”和例4中的中医术语“膻中穴”都空缺于西方文化且都没有融入目的语文化。译者首先对两个中医术语采取了音译为主的策略,分别译为“Middle Jiao”和“Danzhong point”,鉴于直接的音译会造成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译者在音译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必要的注释。不同的是,译者对“中焦”采取了译文之外脚注的方式,而对“膻中穴”则是采取了在该部分功法介绍完之后的穴位认知部分进行尾注的策略。通过有效的注释,译者成功解决了音译造成的文化理解障碍,实现了有效的文化传真。

(三)意译

对健身气功图书中空缺于目的语且尚未融入西方文化的中医术语采取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实现译文对原语文化的保真,降低被误解的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尚未融入西方文化的中医术语是否应一概采取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不能一概而论。译者译介健身气功的目的是要把中国的中医导引养生文化传递给目的语国家的民众,但作为读者的普通民众和专业读者(海外中医从业者、中医研究人员、海外汉学家等)有着不同的阅读期待。对普通读者而言,通俗易懂的读物更加契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太多的注释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作为目标读者的普通民众的阅读兴趣。有鉴于此,译者在翻译健身气功中蕴含的空缺于目的语且尚未融入西方文化的中医术语时,应在保证文化传真效度的同时力求减少音译加注释策略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对目标读者阅读兴趣的负面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译者往往采取意译的策略。

例5: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起势的调吸动作和收势的引气归元动作,共12个动作。

In addition,a starting posture for regulating breath and a closing posture for returning qi to Dantian are added before and after a complete set of exercises,which makes twelve motions in total.[12](P3)

In addition,a starting posture for preparatory adjustment of the breath and an ending posture for return of Qi to its origin are arrang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e set of exercises.[13](P5)

例6:五禽戏特别注重对动物神态的模仿,通过外在神态来体现其个性特征,疏泄内在情感,通调脏腑气机。

In practicing Wu Qin Xi,much emphasis is laid on mimicking the spirit and manner of the animals.By imitating movements and manner of the animals,the features and personalities of animals could be reflected,inner emotions could be given vent to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of Zang-fu could be tuned.[12](P12)

健身气功中的“引气归元”可以指通过呼吸、意念和动作的规律运动,促使气血沿着其本有的路线运行,也可指导气归于丹田的动作,特别是引气归于下丹田的动作。例5中的介绍的是五禽戏的收势,“引气归元”应该是导气归于丹田的意思。两位译者在翻译“引气归元”时都采取了意译的策略,分别译成“returning qi to Dantian”和“return of Qi to its origin”,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译法更好的实现了文化传真,第二种译法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不够具体。

中医学中的“气机”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性活动。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例6中的“脏腑气机”指的是“脏腑的功能性活动”。译者在翻译“气机”时直接意译成“functional activity”,有效实现了对原文的文化传真。

(四)意译加注释

译者在翻译健身气功中的中医术语时,与音译相比,意译的确可以引起目标读者的认同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但当简单的意译难以把有些中医术语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标读者时,译者往往采取意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来弥补意译造成的文化亏损,从而实现文化传真的目的。

例7:预备势 起势调息

Ready Position Starting and Regulating Breath

调息:气功四大要旨之一,又称“调整呼吸”。“调”有调和、调整、调理之意。调息的内涵是运用意识,通过调整呼吸使意气相合,以后天之气换取先天气。

Regulate breath:one of the four essential qigong practices,“regulate” means “to make smooth,or proper,or better”.By regulating the depth,frequency and rhythm of respiration in a conscious state,mental focus and breathing could reach a harmonious state so that the acquired qi can be replaced by the connatural qi.[12](P40)

例8:收气静养,培补元气。

Lead qi into Dantian and take a rest for a while to replenish Congenital Qi.

元气:由父母之精所化生之气。道家修炼者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人刚出生时元气最为充足,元气耗尽时人的生命将走向尽头。

Yuanqi(Congenital Qi):stored in the kidneys and originated from the sextual energies of the parents when they procreate.Based on Toist thoughts,Congenital Qi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all kinds of functioning activities and is responsible for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At birth,Congenital Qi is full.When it is used up,life will come to the end.[12](P108)

例7中的“调息”一词看似简单,读者很容易理解出调整呼吸的意思,但目的语读者从译文“Regulating Breath”中很难领悟出习练者该如何调整呼吸。为完整再现原文的文化信息,译者在意译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效的注释,凸显了通过调整呼吸实现习练五禽戏时“意气相合”的文化信息,实现了对原作的文化传真。同样,对例8中的中医术语“元气”,译者在意译成“Congenital Qi”(先天之气)的基础之上,也通过有效的注释把原文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精准的呈现给目标读者。

(五)直译

健身气功中的中医术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孕育于中国的道家哲学,迥异于西方的医学文化,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医术语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从语义到语体上与之对应的词语,因此译者对健身气功中的中医术语往往采取音译、意译的策略或增加必要的注释进行有效的文化传真。但对于少数在目的语中能找到对应词语的健身气功中的中医术语,译者也会采取直译的策略。

例9: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Regulate breathing to a uniform frequency with mind concentrating at Dantian.[12](P41)

例10:肾在五色上属黑色,五味上属咸,五行属水……

Kidneys correspond to the color black,taste of salt,water in the Five Elements …[12](P22)

例9中在介绍五禽戏习练要领时用到了中医术语“意守”,其意指把注意力集中于某处。译者直接采取了直译的策略,把“意守”译为“mind concentrating”。通过译文,目的语读者很容易领会到把注意力集中于丹田的文化信息。事实上,《新编汉英中医药学分类词典》《汉英中医药学词典》等国内权威中医药词典上也都把“意守”直译成“concentration of the mind”[14](P536),“mind concentration”[15](P60)。

例10中用道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练习鹿戏可以调理肾脏,用到了中医术语“水”。根据五行理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水”指的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指肾脏的功能属性。中医学中用“水”这一物质名词来表达肾脏的功能属性这一抽象的意思,事实上隐喻性思维在中医学中普遍存在。译者把表达抽象意思的“水”直译成物质名词“water”。尽管英语中的物质名词“water”一般不能表达肾脏的功能性属性这一抽象的意思,但在“the Five Elements”的语境下,译者将“水”直译成物质名词“water”也能引起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联想,实现对原文的文化传真。

(六)插图

囿于导引养生的文化特色,中华健身气功图书中插图的使用由来已久,且使用频率远高于一般的科普图书。和文字相比,插图对相关文化信息的再现较为感性,使相关文化信息更易于走进读者。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注释及意译加注释等策略,译者可以把健身气功中中医术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完整的再现给目的语读者,但就文化传播的形象生动、直观具体而言,插图比文字更具文化传播优势,尤其是在对穴位及经络有关的中医术语进行文化诠释时。健身气功图书的外译者也往往以图辅文,收到了很好的文化传真效果。李颖编著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汉英对照》一书的附录部分用十四幅插图把人体的经络穴位清晰直观的呈现给目的语读者[12](P120-133)。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幅经络图的下方,编者还以脚注的形式把该图中的经络所能预防及主治的疾病清晰的交代出来。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写,外文出版社翻译的英文版《健身气功—五禽戏》一书的附录部分也以五幅图把该书所涉及的穴位直观而具体的呈现出来[13](P98-102),该书译者在插图中具体穴位的译名之后还把相关穴位的国际标准代号清晰的标注出来,使译文更易于被目标读者接受,体现了译者鲜明的读者意识。

三、《五禽戏》走出去中中医术语翻译中文化传真的问题及建议

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医术语翻译的效度直接决定着《五禽戏》在目标读者中的文化传播力,对国家形象建构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也极具现实意义。通过采取音译、音译加注释、意译、意译加注释、插图等策略,译者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五禽戏》中中医术语译文对原文的文化保真,但就文化传真效度而言,也存在释义错误、注而未达、重复注释、参见阙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译者对个别中医术语的释义出现了不应有的错误。例如,在李颖编著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汉英对照》一书中,把“方剂”译为“herbal medicine”[12](P27)。“方剂”中的“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在谢竹藩编著的《新编汉英中医药学分类词典》[14](P374)和刘占文主编的《汉英中医药学词典》[15](P314)中都把“方剂”译为药方(formula;prescription;recipe),健身气功·五禽戏:汉英对照》一书中却把“方剂”简单的误译成“herbal medicine”(草药),实属不该。

其次:译者对一些中医术语译文的注释没有达到文化传真的效果。例如,《健身气功—五禽戏》一书中在把中医术语“三焦”音译成“Sanjiao”的基础上,又在译文后的括号内进行了文内注释(occupying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cavities)[13](P33)。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健身气功—五禽戏》一书中把“Sanjiao”注释为“occupying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cavities(包含胸腔和腹腔)”,不难看出,上述释义过于笼统,没有达到文化传真的翻译效果。相比较而言,《健身气功·五禽戏:汉英对照》一书中对“Sanjiao”的注释在文化传真方面就更为科学,基本上把相关的文化信息再现给目的语读者。

最后:重复注释、参见阙如

注释是弥补译文文化信息缺损的有效手段,但译者在翻译健身气功中的中医术语时应注而有度,重复的注释会造成译本的文化信息冗余,降低译本的可读性。例如,《健身气功·五禽戏:汉英对照》在介绍虎举的动作功效时,在把“三焦”音译成“Sanjiao”的基础上进行了脚注,详尽的再现了“三焦”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其中包括了“中焦”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译者在介绍熊运的动作功效时,在把“中焦”音译成“Middle Jiao”的基础上进行了脚注,对“中焦”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译者虽然通过脚注实现了对中医术语“中焦”的文化传真,但鉴于译者已经在图书的前部对相关文化信息进行了有效的阐释,此处的注释虽然有效,但不必要。重复注释造成了译本的文化信息冗余,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笔者认为,译者可以在把“中焦”音译成“Middle Jiao”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告知读者可以参见第50面对“三焦”的注释。参见策略既能保证译文的文化传真,又能避免重复注释带来的文化信息冗余。就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翻译的文化传真而言,参见可谓是注释策略的必要且极具意义的补充,尤其是对健身气功图书中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中医术语的翻译而言。但令人遗憾的是,译者在翻译一些反复出现的中医术语时,尽管意识到重复注释的不足之处,但没有对相关术语的译文进行参见策略的处理,造成目标读者很难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例如,《健身气功·五禽戏:汉英对照》在下篇教学篇中介绍虎扑的动作功效时,在把“任脉”与“督脉”译成“Ren Channels(Conception Vessel) and Du Channels(Governor Vessel)”的基础上通过注释对相关文化信息进行了详尽的诠释。但在上篇的理论篇部分,在介绍五禽戏整体的功法特点时,译者把“任脉”和“督脉”译成“Ren and Du Channels”,这种简单的音译让读者很难领会出相关的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对于此类反复出现于健身气功图书中的中医术语,译者可以不要重复的注释,但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参见处理。否则,译文的文化传真效度会大打折扣。

释义错误、注而未达、重复注释、参见阙如等问题对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翻译文化传真效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译者才能实现对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的文化传真,从而确保译本的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译者在翻译健身气功图书中的中医术语时,应认真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精准把握相关术语的文化内涵,对文化内涵有争议的术语可以咨询相关专家,确保对文化信息的理解无误。在正确理解术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准确阐释相关文化信息。在使用注释策略时,译者即要避免译文对原文不应有的文化亏损,也要避免重复注释造成的文化信息冗余,影响到译文的可读性。对于反复出现的中医术语,译者应在有效注释的基础之上,运用合理的参见策略,避免译文对目标读者的文化理解障碍。

以五禽戏为代表的中华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和医疗养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健身气功走出去对世界人们健康事业的发展及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提升都极具意义。健身气功中的中医术语承载着迥异于西方医学文化的深邃的中医文化信息。中医术语翻译的文化传真效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健身气功图书翻译的成败。对于空缺于目的语文化,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已经融入目的语文化的术语译者采取了音译的策略;对空缺于目的语文化但尚未融入目的语文化的中医术语,译者灵活采取音译加注释、意译、意译加注释、插图等策略,在保证文化传真的同时还兼顾了译文的可读性、直观性与生动性。鉴于健身气功图书中中医术语翻译中存在译文释义错误、注而未达、重复注释、参见阙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译者应在参阅权威资料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文化内涵,合理使用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实现文化传真的翻译目的。

猜你喜欢

意译音译气功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