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2020-02-23□姜庆,方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支农农民收入财政支出

□姜 庆,方 艳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1 前言

2017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构想,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十二字方针。据此,广东省2019年7月印发《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广东省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上努力走在全国前列,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更富必然是重中之重,而财政政策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虽然,广东省经济总量GDP持续多年傲居全国首位,但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众所周知,尤其是粤东西北和广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有的地区甚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由于农业的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要进行干预。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农政策上,财政支农支出的强度和力度直接影响和决定财政政策效果。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实现财政政策的强农惠农富农,提升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农的关键所在。

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在学术界已经有较多研究。徐远华(2019)运用DEA方法测算财政支出对于农民增收的效率得分,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支农效率越高[1]。朱青、卢成(2020)基于农业补贴政策的角度,对我国2009—201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政补贴虽然不能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状况,但是有助于缓解农村的绝对贫困,有效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2]。周艳、谢艳琳(2020)选取安徽省2000—2017年的财政支农相关数据进行制衡分析,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影响显著正相关,认为扩大财政支农规模、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和健全财政支农政策有利于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3]。王君萍等(2008)通过对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进行协整分析,表明农业财政支出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4]。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虽然当前研究主要关注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促进作用,但是在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中,各种资金对于农村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并不清晰,对于广东省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也非常少。基于此,本文通过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各种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好地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促进农村农民收入的增长,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灰色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邓聚龙教授提出并创建的,专门针对数据样本小,特别是数据反映的信息不全面的问题。根据影响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因素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近期数据具有样本小、信息不全面等典型的灰色特性,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就非常合适。灰色关联模型建立的过程为:

(1)确定分析数列。设参考数列(又称因变量序列)为x0={x0(k)|k=1,2,…,n};比较数列(又称自变量序列)xi={xi(k)|k=1,2,…,m}。

(2)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因为各个数据指标的量纲不同,数量级差异可能很大,不便于进行比较,影响比较的准确性,所以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无量纲化,本文采用初值法,公式如下:

(i=1,2,3…,m;k=1,2,3…,n)

(4)求两极最大差M和最小差m

(5)灰色关联系数γ0i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γ0i=(m+ρM)/[Δ0i(k)+ρM];ρ∈(0,1)

其中,k=1,2…,n;i=1,2…,m;ρ称为分辨系数,一般ρ的取值区间为(0,1),具体取值可视情况而定,通常取ρ=0.5。

(6)计算灰色关联度r0i

2.2 研究的指标体系

本文选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Y)作为因变量,代表农村收入增长指标,选取当前广东省财政支出的各项目作为研究的自变量,包括教育支出(X1)、科学技术支出(X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X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X4)、医疗卫生支出(X5)、环境保护支出(X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X7)、农林水事务支出(X8)、交通运输支出(X9),用以研究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以上所有数据均来自《广东省统计年鉴》(2007—2018年),原始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2007—2018年广东省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情况

3 实证分析

将上述数据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步骤先进行初值化,然后计算出各因子与广东省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如表2所示)。

表2 广东省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关联度

根据表2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广东省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明显,关联系数均在0.7以上。其中教育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影响最大,关联系数接近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的关联系数也在0.8以上,这与实际情况也是非常符合的。财政教育支出、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能有效增加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对农民提供的各类农业生产教育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专业知识和农产品种植、加工水平,进而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林水事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基础,有效的农林水事务支出能更好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农业收入。环境保护支出一方面增加农民在家务工的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从而增加农作物收成,增加农民收入。医疗卫生支出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减少了农村居民因病返贫的现象。交通运输支出改善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保障了农村经济活动和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也为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基础。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相对其他因素而言,对于农村居民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当前广东省农村生产条件还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对于农业生产的科技依赖度低,这也是未来农村农业生产急需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率,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

4 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广东省财政支出能较大程度上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关联度高,同时也表明广东省财政支出在支农政策方面的有效性。但目前广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以及让农村居民愿意留在农村,财政政策需要在支农方面有更多的倾斜。研究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对于农村农民收入关联度最大,未来首先应该巩固免费义务教育,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给予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持,让更多农村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去学习机会;其次要加大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力度,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林水事务支出、道路交通建设等,为农业生产打好基础;还需要在生产领域加大对粮食直补、农业机械补贴,推广农业先进生产技术,探讨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现代化精准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最后应该加强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的投入。当前农民最怕因病返贫、老无所依,增加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让农民敢看病、不怕老,最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的目的。

猜你喜欢

支农农民收入财政支出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