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浅析

2020-02-22林宜臻

语文天地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情境

林宜臻

语文能力在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上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语文能力又表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学生对其他学科的掌握和学习是建立在其阅读能力上。然而,就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象来看,语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的发展被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以至于初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在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初中阅读教学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直视并有效解决十分有必要,深层次地讨论其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出对应的优化策略,进而达到对初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建阅读教学情境

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提升文学基础、把握学习技巧方法和提升语文学习效率是初中阅读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以情境创建来对学生阅读素材进行引导与激励,以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为依据,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和观看动画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被情境吸引,主动将注意力投入学习中,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阅读情感,感同身受,提升阅读水平,进而达到产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随着科技发展,运用多媒体讲课的方式在教学中普及,教学的情境建设也因此变得多样化。比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岳阳楼的真实景观,运用动画的方式展示文章内容,不仅使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也把学生吸引进岳阳楼的壮美景色中,使文章与学生融为一体,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加深了印象。再如,在进行《乡愁》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用多媒体播放适合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乡愁所表达的诗人的思乡情怀,也让学生在朗读时体会到诗歌的写作特点,为写作进行积累。还有许多运用比较广泛的教学场景,例如联想、故事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情境创设,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情境对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

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教师对待学生要尊重、引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应该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阅读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翻转课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性格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投入到学习中来,对知识主动的获取,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使用适当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自信并得到鼓励,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做到大胆发问,畅快表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阅读教学,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可以使用包含有不同水平学生的分组教学。

例如,在进行《智取生辰纲》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走上讲台,课堂上安排学生在前20分钟进行文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鼓励学生上台评析人物,分别以人物、事件、人物关系、身份转化等为线索方法,对作品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采取“一线串珠”式梳理并品悟,学生自己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成为“小老师”,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这样引导下的课堂将会变得活跃,学习也将会变得更有趣,学生能主动去思考,阅读水平能得到提升,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发挥阅读的最优效果

阅读教学是实现阅读价值的方法,阅读价值的体现依附于阅读对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发挥出阅读的最优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与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知识、使用多元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课堂的导入方式上积极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留下阅读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将课堂延伸。

例如,在九年级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阅读课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中的该片段,通过视觉的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内容。然后让同学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对红楼梦的其他精彩片段进行阅读。然后,教师也可以利用引入课外的阅读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例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前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莫泊桑《羊脂球》,以此将作者和其所在的时代背景带进学生的脑海,为教学内容做铺垫。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在阅读水平和积极性上有所提升,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材料选择的时候要依据当前学生发展的特点,选择出适合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要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贴切,从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出发。合适的阅读材料是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基础进行选择,阅读材料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被阅读所吸引从而主动进行阅读学习,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基础,最后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提升阅读水平。

四、使用有效阅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将阅读学习的知识运用在试卷中阅读问题的解决上,教师的阅读教学成果也通过试卷分数直观的表现,阅读题在语文试卷所占的比例最大,要想使分数提高,阅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针对阅读题,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读材料。即阅读试卷上的文字内容,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厘清材料的层次与段落;然后找原文。重点圈出关键字、词和句子,进行分析,找到题目的得分点;之后看要求。对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子进行审视并圈出;最后进行问题的作答,作答时可以从文章的类型入手。

另外,教师在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时要起到指引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增加学生思维方式,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通过与其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了解,并从自己的专业知识上出发给与学生相应的建议与鼓励,以此解决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所出现的问题,使学生阅读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解答说明文的题型之一“某某词好在哪里?”,就可以使用“某某”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某某事物的某某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再如,解答记叙文的“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问题时就可以使用这样的答题技巧:“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解题时要抓住得分点,找到突破口,得到有效的解题方法技巧,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针对初中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掌握十分必要,它是学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外现。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课内外阅读有效地融合,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更灵活、更充分地驾驭语言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