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内古装历史电视剧之怪现状

2020-02-21薛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视剧文化创新

摘 要:古装历史电视剧是目前国内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类型之一,然而近些年的发展却问题频出。主要的两个问题是电视剧创作的抱残守缺和制作的粗制滥造。古装历史电视剧的创作题材选择单一,价值观封建落后和审美艺术堕落;而流水线生产,拍摄中的低级错误及简陋的后期制作等问题则成为古装历史电视剧良性发展的阻力。最后提出优秀剧本先行,理性对待观众和合理配置资源可以作为古装历史电视剧目前的出路。

关键词:电视剧 历史题材 电视剧制作 文化创新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三国演义》《武则天》《康熙王朝》等电视剧随着电视机的逐渐普及走入了观众的视野,凭借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刻的故事内涵和新鲜的观剧体验征服了几代观众,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回忆。这些电视剧代表的是中国电视剧的一大类型——古装历史电视剧。在众多电视剧类型中,历史题材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历史电视剧一直是中国观众最为青睐的类型之一。不仅如此,古装历史电视剧还是目前我国电视剧对外输出的主力军,最近几年不少作品在海外都有不俗的成绩。然而,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古装历史电视剧近年来创作问题频出,甚至在一些地方发生倒退,如此怪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一、 古装历史剧的现存问题

如今古装历史电视剧在电视上可以说是一股强大势力,占领着电视剧产业的半壁江山。观众们打开电视机,有很大概率看到的是宫廷选秀、将军征战、名捕断案等画面。然而,在古装历史电视剧野蛮生长的态势下,我们越来越难找到精品,甚至是经典之作。更可悲的是,直至现在当我们谈论经典古装历史电视剧时,所能谈论的仍旧是《一代廉吏于成龙》《天下粮仓》《雍正王朝》等已经是十几年前甚至是20世纪的作品。同时,古装历史电视剧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观众欣赏、文艺创作和社会教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现今有许多的古装历史电视剧难当此大任,甚至走向了相反的一面,展现给观众的是光怪陆离、荒唐无比的视觉垃圾。我们可以从创作和制作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一)古装历史电视剧创作:抱残守缺

创作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根源。对于电视剧来说,剧本的创作决定了这部作品在故事内容、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上的高度和深度,简单来说,决定了电视剧的内在水准。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目前仍有不少古装历史电视剧的创作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有些甚至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向前发展。

1.前朝后宫:题材选择的单一性

根据历史与人物的关系,古装历史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以人述史和以史塑人。前者以人物的成长发展为主线,并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勾勒历史环境,比如《包青天》《末代皇帝》《大宋提刑官》等;后者在于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描写各式相关人物,如《三国演义》《太平天国》《东周列国春秋篇》等。这两种方式各有侧重,创作手法也有明显不同,这里不多做论述。

目前古装历史电视剧取材中,以人述史的倾向颇为明显,甚至近几年难以找到一部以史塑人的佳作。以2015年为例,单看取材,以人述史型的古装历史电视剧就有《卫子夫》《武媚娘传奇》《芈月传》《大玉儿传奇》《曹操》等播出,而以史塑人型的仅《隋唐英雄3》《封神英雄》等寥寥几部。尤其最近几年几部所谓“大女主”“大男主”的电视剧收视火爆,获得了较大的商业成功,于是各个影视公司纷纷跟风拍摄类似题材,但是仔细看来很多电视剧只是换了个朝代和角色,故事类型大同小异,多表现一位历史人物(有时是虚构人物)的成功史,重點描绘其传奇甚至是“开挂”的一生。类似这样的电视剧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比如自《甄嬛传》大火后,模仿之作遍地都是,然而却没有几部能够复制其成功。同时,在大批以人述史型的古装历史电视剧中,人物取材也具有单一性,纵观近些年的这类型电视剧,主角多是与皇宫紧密相关,不是皇帝宰相,就是皇后妃子,难道中国古代民间再也找不到值得一说的人物了吗?遥想多年前神医、县令、乡绅、绣娘,甚至是普通女子的故事都曾被搬上荧屏,民间人物的故事有时更打动人,更能反映历史的变迁,然而遗憾的是古装历史电视剧的题材选择单一已然成为趋势,并且很有可能会保持如此。选材单一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电视剧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艺术品位提升都具有阻碍作用。

2.续梦天朝:封建落后的价值观

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什么是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作为一名小说家,他认为历史是作品的支点和背景,而不是主体,更不是枷锁。古装历史电视剧是我国电视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职责;还具有对外树立中国新形象的重责,所以电视剧中既应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应传递中国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精神风貌。但是,如今的许多古装历史电视剧中,思想道德价值观封建落后,部分腐朽观念甚至令人瞠目结舌,与现代中国社会格格不入。

其一,男尊女卑的文化糟粕。历史进入到21世纪,女性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已经获得了认可,女性地位也得到了全面的承认,女性权利已经不是一个特殊的话题,尊重女性亦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然而就在这样的语境下,我国的部分古装历史电视剧却逆潮流而动,渲染男尊女卑,物化女性、边缘化女性等落后的思想,实在令人费解。不少电视剧作品中的女性,有的是只知谈情说爱,无视家国大业的简单动物;有的是男性角色的附属品、装饰品和战利品;有的甚至沦为男性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而不自知,甚至还洋洋自得。而对于一些封建残余如三妻四妾、童养媳、冥婚、缠足等情节则大肆铺陈,毫无批判精神。比如2018年播出的某剧中,女主角接连有了三位女儿,在受到各方冷眼时,她对丈夫说:“你要怪就怪我吧,怪我生不出儿子来。”全剧类似的情节和对白不少,而剧作者对这种封建思想的态度不仅没有批判,反而充满了对女性牺牲、隐忍,甚至感恩戴德的歌颂,奇天下之大怪。倘若充斥这样女性主义观点的电视剧作品在电视上轮番播放,对中国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百害而无一利,这是时代精神的倒退。

其二,皇权崇拜的观念泛滥。帝王生活一直是古装历史电视剧的重要题材之一,毕竟自古以来皇宫生活就是民间的终极幻想,寄托了大众内心对于权力和富贵的渴望,所以出现这样的故事也并不奇怪。但是,现在许多电视剧过分宣扬皇权至上思想,似乎只有登上权力顶峰才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难免有大量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甚至骨肉相残的情节。比如多部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康熙皇帝晚年“九子夺嫡”的历史事件,亲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权自相残杀本是人间惨事,但在剧作者的笔下却变成了创作的沃土,极尽想象力地大肆描绘,将皇权捧为至高无上的位置,似乎为此做出一切都是“情有可原”。更可怕的是不少观众也逐渐接受了这样成王败寇的强盗逻辑,认为这是“有所得,必有所失”的一种人生观的体现,全然察觉不出其中落后的封建思想,更无法分辨其对于以诚待人,行行出状元,行得正、立得直等中国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污染,这样的电视剧显然不具备历史电视剧“以史为鉴”,反思历史的作用,反而是提供了错误的思想价值导向。

其三,权谋之术的思想渗透。权谋之术的泛滥和皇权崇拜是紧密相连的,中国自古以来帝王都极为重视权谋之术,历史中朝堂之上,党同排异、勾心斗角、利益互换等政治斗争的手段从未停歇过。权谋之术的本质是自私自利和利益至上,人们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谋求利益,追求政治或经济地位,为此不惜出卖灵魂,无视公平正义,忘记圣人教诲,甚至罔顾亲情人伦。这种权谋之术是封建时代的历史产物,却在古装历史电视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渗透,无论皇权争斗、后宫争宠,还是民间活动,处处都在宣扬这样的思想。电视剧通过展示收买人心、投机取巧、揣摩上意等玩弄权术的手段来获得地位和财富,对于观众和社会风气来说是严重的腐蚀。

3.以丑为美:艺术审美的堕落。既然古装历史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就应当遵守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要求,也应当符合文艺美学的一些特征,就电视剧具体来说,应该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关系、美学呈现方式和戏剧独特的悲剧书写这几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近些年的某些电视剧,在审美追求上似乎与这些较高的创作标准渐行渐远,反而步入了以无知为美、以丑陋为美、以粗俗为美的怪圈。

第一,艺术虚构漫无边际。古装历史电视剧不是“史”,而是“剧”,是“电视剧”,这就界定了其创作标准。所以艺术创造是可接受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在一部古装历史电视剧中,精致巧妙的艺术创造可以让历史和艺术有机地进行组合,在真实历史和虚构情节中来回穿梭,自由畅游,达到较高的审美体验。很多电视剧走向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对立面,剧作者用毫无依据的想象随意捏造情节甚至是操纵历史,这其中有些是对真实历史人物彻底改头换面,乱世奸雄变成柔情铁汉,弄臣宦官也忠君爱国;有些是历史事件张冠李戴,给一些皇帝、将军杜撰了不曾有的功过;有些是增加历史中不存在的人物,这些角色与历史背景格格不入,好似天外来客具有看透一切的本质,凌驾于真实历史人物之上,等等。类似这样的虚构是否有必要?是否符合古装历史电视剧的艺术规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粗俗丑陋的文字画面。电视剧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所以不能以要求案头文学那样的标准去要求它,但是既然是艺术,就应当是美的。美是一个广博的概念,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阳春白雪就是美,下里巴人都是丑;云淡风轻就是美,争名夺利就是丑,这样就陷入了将美学简单化的思维圈套。在美学具有多样性这一基础上,我们同样可以试图提出一些古装历史电视剧文字画面上的美学要求。比如以合理、适度、文雅、忠诚、克制等为美,而荒诞、无度、粗俗、背叛、纵欲等为丑,当然这些元素的美丑是相对的,也需要考虑“度”的问题,所以要视情况而定。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近几年古装历史电视剧中的“丑”,那些充满暴力色情、颓废肉欲的审美低下的作品更是需要观众警惕。举例来说,暴力并不代表“丑”,比如有些古装历史电视剧中通过描写劳苦大众所遭受的暴力行为表现统治阶级的封建残酷性,或者通过反抗暴力来表现人物顽强不屈,不畏强暴的坚韧品格时,这些视觉暴力的展现是颇有必要的;但倘若仅为了夺人眼球而暴力,为了发泄而暴力,就沦为了“丑”的奴隶。

第三,创作缺乏悲剧意识。历史电视剧和历史剧一脉相承,是历史剧发展到大众媒体时代的产物,它必然承载了历史剧这一具有几百年创作历史的艺术形式的烙印,其中之一就是悲剧意识。中国文化是饱含悲剧精神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就不乏充满悲剧性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国的英雄们或虽九死其犹未悔,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以一人之力搬山移海,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的独特之处,展现并发展这些深植于传统文化中的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历史电视剧责无旁贷。然而现在的许多古装历史电视剧更多的是肤浅的美好、表面的正义,主角如果是男性,往往达到权力顶峰,抱得美人归;如果是女主角,那就一路顺风顺水,周围智勇双全的男性角色也不在少数。结局看起来颇为美好,恐怕只有配角在辅助主角成功道路上牺牲,才能寻觅到一丝悲剧的意味。这样的电视剧看几部还勉强接受,如果总是上演这样的故事,证明了剧作者的艺术创作匮乏,对观众来说也难免烦腻。

(二)古裝历史电视剧制作:粗制滥造

优秀的古装历史电视剧,除了在创作环节下功夫,制作环节也同样不可轻视。现在的电视剧市场上,粗制滥造已经不是新鲜事,有些电视剧从拍摄到播出前后居然仅一两个月时间,这样“高速”造剧,结果如何可想而知,更遑论一些本来质量颇佳的优秀剧本在制作环节被草率对待,最后生产出的作品惨不忍睹这样的遗憾,笔者这里总结了一些现有古装历史电视剧制作上的问题。

1.流水线化的生产

如今的古装电视剧市场,放眼望去一片白衣飘飘的俊男美女,片方投资以亿为单位也不再是新鲜事,一些知名电视剧在开播前就有不少“粉丝”,观众已经熟悉那些风靡于网络的知名小说,甚至会将原作和电视剧加以比对。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的问题是投资比例不合理、改编率过高而原创少、选角草率等问题。

最近几年的古装历史电视剧,总投资金额大多上亿,而2018年播出的几部电视剧更是号称总投资超过三亿,这样惊人的投資金额中有大半居然是用作演员片酬。巨大的投资如果都付给了明星,那么在剧本创作、片场布置和后期制作等环节的资金势必得到压缩,所以虽然总投资金额连年上涨,电视剧质量何以提高?同时,原创的古装历史电视剧越来越少,阅读相关新闻看到的是“大IP”、根据某某作家“改编”这样的宣传语。这些曾在网络极为流行的古代题材小说,多是为了满足年轻一代,尤其是为满足年轻女性所创作的,故而热衷于渲染豪华奢靡的宫廷生活、荡气回肠的爱情追求等情节,若以此为蓝本,拍出的电视剧大同小异也就在所难免。

2.低级历史错误频出

古装历史电视剧虽然不是历史教科书,但是其服装、道具、布景等制作也有必要尽量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在的许多电视剧中,历史错误频出,如建筑、礼节、称呼、诗词歌赋等都存在“串场”的现象。比如最常见的称谓错误,“本宫”是只有享有后宫控制权的一宫之主才可以使用的自称,不是普通嫔妃可以随意使用的;比如宫廷礼仪,太医给后宫女眷问诊时直接号脉,这也不符合历史;比如历史事件的错位,通常认为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那么两汉之前的电视剧表现拜佛、求佛等画面就不合理,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这些历史知识错误背后的原因不难分析,主要还是资金不足、制作草率、缺乏专业人士指导。资金不足是目前电视剧制作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许多创作者最初的意图无法在电视剧中得到完整的呈现,制作者工资低、水平差,无力聘请学者专家都是资金支配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后果。

3.后期制作难以入目

后期制作在电视剧产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其流程通常包括剪辑、配乐、特效和配音这四个基本环节。优秀的电视剧后期制作可以将一部拍摄完成的作品从璞玉打磨雕琢成最后的精美玉器,这就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还要制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投入不足也是目前电视剧后期制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后期特效制作为例,古装历史电视剧需要后期特效来完成部分现实无法实现的布景和动作等,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产业内缺乏高端熟练的特效制作人员,最后的成品往往差强人意,人物和背景无法融为一体、动作特效虚假僵硬、布景视觉平面化严重,这些都严重拉低了电视剧的艺术价值,也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时时有“出戏”之感。当好莱坞已经可以使用后期特效制作逼真的魔法怪物、古堡庄园,甚至是虚拟人物的时候,中国的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却是拙劣的武打特效,如此差距正是我们需要对古装历史电视剧的反思之处。

二、 古装历史电视剧的出路

古装历史电视剧的现存问题不容忽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剧作为最主要的大众传媒手段,在娱乐大众的时候也需要不断提高艺术价值,这样才能跟上观众不断提高的文化品位和消费需求,跟上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脚步。综合来看,古装电视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优秀剧本先行。剧本是电视剧的核心,优秀剧本强调原创性、艺术性和大众属性三者并存。首先,原创性是艺术创造的最大魅力所在,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作者的创造;电视剧剧本和小说表现形式不同,所以创作上也有很大差异,在创作之时就需要对艺术规律、观众心理和市场需求等要素进行精准的把握,如此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剧本,倘若仅仅依靠小说改编,难免会在电视剧市场水土不服。其次,电视剧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创作者必须有一定的艺术追求。古装历史电视剧作者在创作时若能将历时性和艺术性结合,在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中准确地寻找到恰当的界限和度,那么创作出的剧本就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样的作品更有可能成为精品、经典,最终成为人类精神的财富。最后,剧作者要考虑电视剧的大众娱乐性,既要“雅”又要“俗”,谨遵艺术标准的同时考虑观众的消费需求,争取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达到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

第二,理性对待观众。做好古装历史电视剧要辩证地对待观众,既要尊重观众、信任观众,同时也不能盲从观众。如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转型迅速,人民生活节奏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电视剧观众显然有了与过去不同的需求。不少观众在观看古装历史电视剧时仅仅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刺激感,心理上的爽快感,至于看过之后对能否得到艺术的感染或长久的感动并不甚在意。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者如何自处?就像《宰相刘罗锅》主题曲中唱的那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创作者心中也应有一杆秤,秤砣就是观众。秤杆子挑起了电视剧的制作,而创作者就是那“定盘的星”,创作者应当在面对观众的时候做出取舍,不能不顾观众的感受自说自话,也不能事事以观众口味为准只讲娱乐消遣,同时还应牢记自己作为艺术创作者的社会和历史使命。这就对创作者的艺术品位、经验积累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三,合理配置投资。电视剧投资水涨船高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证明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得到了认可,然而投资总额上涨的同时我们必须合理配置资金。制作方应当把主要资金投入在剧本创作、电视剧拍摄和后期制作等重要环节上,这样就能从硬件上为电视剧的成功保驾护航;演员聘请上应当注重演员和电视剧的契合度、演员演技等要素,适当考虑其娱乐圈地位、粉丝影响力等商业因素,合理支付演员薪酬,将钱花在刀刃上,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结语

中国古装历史电视剧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时代生机,如何将之提升利用是每个学者和行业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中讲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紧跟时代潮流,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意义,阐发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精神,才能带来电视剧行业的长久繁荣。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历史题材创作三向度[J].文学评论,2004 (3).

[2] 李新根.谈古装电视剧创作与时代文化的互动[J].中国电视,2001 (11).

[3] 肖惊鸿.当前中国历史电视剧何以繁荣[J].当代电影,2006 (2).

[4] 高一然.古装电视剧:历史与商业的双重诉求[J].当代电视,2018 (8).

[5] 杜莹杰.论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基本美学特征[D].中国传媒大学,2008.

[6] 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 者: 薛婧,博士生,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外戏剧、文化、影视对比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电视剧文化创新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浅谈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