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郫都区:构建返乡创业培训体系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2020-02-20蔡昌林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郫都区蜀绣特色产业

成都市郫都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培训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优势明显。一是特色产业支撑作用。目前安唐片区豆瓣调味品生产、友爱农科村微盆景及农家旅游、唐昌战旗村“村—企—农”三合一的循环经济圈,古城街道指路村以鸟笼编织为重点的“三编”等产业链已形成。二是双创要素资源富集。菁蓉镇聚集各类创新创业要素,为返乡下乡创业提供支持。三是高校智力支持。郫都区有19所高校,与高校院所融合发展,为返乡下乡创业注入创业活力。四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政策红利支撑。郫都区打造“中国乡村振兴博览园”,先行先试政策红利为返乡下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2018年,郫都区以全面提升返乡下乡创业能力为目标,创新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构建了“三方协同四大体系三个重点”创业培训体系。

三方协同,形成合力,共促创业培训

三方指参培方、服务方和培训方。参培方是创业培训的对象,服务方是牵头的政府服务部门,培训方是具体实施培训的培训机构及培训导师。参培方紧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掌握创业者培训意愿和需求,让创业者自主选择参培项目。服务方则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引导协调,搭建平台,创新服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校企合作”的原则,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探索建设乡村创业培养载体。培训方则通过选、育、用、留,建立“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乡村工匠+大师工作室”的创业培训师动态生态圈。

四大体系,落实保障,提升培训质量

构建创业培训管理运行体系。培训前,完善准备工作,抓好统筹协调。培训中,实施全方位监管,确保培训质量和资金安全。培训后,实施满意度调查和回访、评选表彰优秀学员等工作举措。

构建精准创业培训课程体系。围绕群众需求和特色产业开发精品课程,以实操和参与性为主,创新教学模式,从“源、点、线、面”四个维度构建创业培训课程体系。依据返乡下乡创业主体兴趣爱好、能力、创业条件、受教育水平等实际情况,从“源头”出发按需施教。推行“菜单式”培训模式,培训机构开出培训“菜单”,参培对象自由“点单”,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加单”。强化链条式、线性跟踪服务,提升培训效果,实现培训一个、扶持一个、成就一个。开展以“培育乡村工匠、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创业+技能”培训,扩大受益群体覆盖面。

构建二维创业培训评价考核体系。开展“满意度”到“有用度”的二维度评价考核,从开展培训期数、结业人数、成功创业人数等方面定量考核培训情况,根据培训“特色鲜明、实效实用”的原则,强化参培对象满意度测评以及创业成功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方面的定性考核培训效果。

构建创业“全生命周期”激励帮扶体系。以全面提升创业成功率为目标,紧扣创业关键点,着力解决创业者在市场营销、薪酬管理、发展规划等痛点难点问题。对初创者建立“一对一”导师帮扶制,强化精准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对扩大期、稳定期企业,建立有效后续帮扶体系。同时,对创业项目发展好的优秀学员开展重点帮扶。

三大重点,需求导向,创新培育模式

以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有个性需求的市场主体为重点,形成以“意识引导、特色教学、精准帮扶”的创业培训“三部曲+典型引领”的“3+1”人才培育模式。

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创业培训。战旗村以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为载体,打造本土专家团队,结合产业特色,开展民宿管理、乡村经营规划师、农村电商、园艺、礼仪等创业类培训,极大推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其中,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的众多创业者大多接受过系统创业培训。

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创业培训。安靖蜀绣学院以“致力弘扬蜀绣文化,精心培育郫都工匠”为办学宗旨,建立“蜀绣大师+创业导师”的“双师型”导师库,开发“创业+蜀绣技能”的系列个性化培训课程。目前学院师资库有国家级大师3个、省级大师30余个、市级大师20余个,近两年培训学员400余名,实现就业创业人数比例达50%。

猜你喜欢

郫都区蜀绣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探究
成都市郫都区: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人社力量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郫都区: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传承创新发展 让蜀绣艺术瑰宝永放光彩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