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新局面

2020-02-20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城市民化经济圈

农民工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我省坚持把服务保障农民工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有力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和疫情新挑战,全省农民工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权益维护更加有力、市民化进程逐步加快、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把农民工作为战略性资源,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发展壮大农民工经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全省农民工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农民工工作有力有效,农民工就业总体稳定,返乡创业态势向好。

当前,农民工群体正在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的劳动大军成长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其发展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开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新局面,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工作实效。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川渝农民工工作合作,分层分类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共同推进四川省农民工博物馆建设,建好用好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创造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要压实责任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共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农民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双城市民化经济圈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