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产品质量

2020-02-20唐玉霞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职工意识

文/唐玉霞

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工程,打造高素质的航修职工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更是装备修理企业提高修理品质、坚实质量根基的重要保障。

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中的全员、全面、全过程,将人摆在了质量管理中的首要位置。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首要因素,人员综合素质对产品质量的保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工程,打造高素质的航修职工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更是工厂提高修理品质,坚实质量根基的重要保障。

纵观近年来航空修理系统各类质量警示教育案例就能发现,绝大多数质量问题都是因为操作者质量意识淡薄、责任心缺失、工作行为不规范、工作能力不强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想提高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从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抓起。

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培养人、教育人、感化人,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行“强基固本”的发展战略。通过强化职工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规范质量行为、形成质量能力;改进教育方式、引导发动职工广泛参与质量管理,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形成良好质量风气,促使职工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减少修理过程中的人为差错,提高产品修理质量。

强化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

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对质量的思想认识、信念以及质量素养,对质量的评价等,都属于质量意识的范畴。据统计,80%以上的质量问题并不是由于高深的技术问题造成的,而是由于职工没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以及责任心不强等人为因素所导致。

强化质量责任意识。质量责任意识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是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潜移默化、不断强化才能逐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各种宣传教育载体和措施,对职工的质量意识进行经常性教育,要利用展板、标语、显示屏、内部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营造时时讲质量、处处讲质量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在装备修理质量面前没有“旁观者”都是“当事人”的观念,引导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到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危害性。

树立质量精品意识。在职工中叫响“把每一颗螺钉都修成精品,把每一个保险都打成精品”的口号,牢固树立“修出精品装备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的理念,把精品思想融入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使之成为干部职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进而形成“做精荣耀、做差可耻,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精修文化和“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的创新文化。

树立质量法规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和活动,在职工中强化质量法规信念,增强依法施修意识,牢固树立企业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不能碰的“高压线”,坚决杜绝把质量规则束之高阁,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思想。要把质量信念落实到对质量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做到敬畏法规、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不折不扣地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在质量管理中实现持续改进,促进实物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双提高。

树立质量改进意识。在全厂上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中对细节要求高,对精品执着追求,坚持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精神品质和企业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紧密结合,大力进行宣传。通过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工匠”征文活动,在厂报、OA网络、厂外媒体报刊、公众微信等各种平台,诠释“工匠精神”,宣扬工匠人物,引导职工树立起“每名员工都是自己岗位上的工匠,都要有一股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理念,并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养成严谨、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规范质量行为,形成质量能力

质量行为直接作用于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质量能力指人们(职工)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为职工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合理的制度,创造成长的机会,提供足够的培训来达到规范职工质量行为、形成质量能力的目的。

装备维修作业是大团队的合作过程,岗位与岗位间、员工与员工间就犹如齿轮传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疏忽。而要保证这一点,除了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外,还需要严格规范质量行为。因此,必须全面调动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自觉地规范其质量行为,主动解决质量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通过了解和满足职工的需求,充分调动职工主动解决质量问题的积极性。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提高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对职工岗位评估和职位设计,让每位职工有成长的机会,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其质量行为。对每位职工岗位和职位的设计应当能为职工提供实现绩效持续改进的机会,并激发职工的风险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对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质量能力。从改善单一陈旧化的教学模式入手,利用多渠道、多形式,采取小型培训模式开展业务培训。以发生的质量问题为基础,组织专项技能补差,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质量能力。在进行各专项技术任务时,更应加大对职工的培训,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如在进行新机试修时或在进行技术准备时,应加大调研、技术资料消化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除对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和关注技术文件的落实之外,还要将大修指南、各种使用维护说明、外场维护规程等技术资料内容的消化落实纳入重点培训内容。

改进教育方式,引导职工参与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的关键是发动基层广大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职工害怕拿主意或提问题,即使他们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或不明白对错时,他们或是继续用错误的方式做事,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出现问题时不敢暴露问题,更不要说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职工容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要克服这种不安全因素,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改进教育方式,讲究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质量管理中,对一些客观条件存在的问题隐患要加以解决、疏导,对因主观原因引起的人为差错必须按章执行,严惩不怠。只有“疏堵”相济,公平、公正处理问题,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为质量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引导职工养成敢于暴露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的态度。认真对待质量问题隐患是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路径。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职工树立不怕查处问题,就怕查处了问题不改的思想。问题出现后,一是要找准原因,二是要制定并落实有效措施并坚决贯彻,将预防人为差错的好方法固化成好的工作习惯,最终形成可执行的规章制度。

引导职工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质量用人是加强质量队伍的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大力倡导“质量用人”和“质量诚信”的管理理念,建立诚信档案,采取对诚信缺失行为零容忍态度,强化职工为下工序服务的意识,把问题解决在本工序,把本岗位的价值传递至下工序,使每个岗位都成为工厂价值链上的有效环节。

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形成良好质量风气

质量文化作为一种共同价值观念,其塑造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企业职工在个性、品行、气质、文化素质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要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必须对职工进行长期耐心的倡导和培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营造氛围来积极影响职工,可以通过汇编遴选典型问题和案例、做好年度质量安全警示教育片、开展质量安全教育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各级各类人员围绕质量安全工作的实践,谈认识、谈看法、讲心得、提建议等,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承担起保证质量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人是确保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第一要素,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和调动每一个人的能动性,通过强化质量意识、规范质量行为、提高质量能力、营造质量文化氛围,使每名员工对质量的认识越来越清晰,逐步从被动转为主动参与质量管理,解决质量问题,真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参与。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职工意识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