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一站式”联调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实践

2020-02-20杨红梅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一站式补偿金法律援助

文/杨红梅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加之受疫情影响,产生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明显上升态势。成都市青白江区对联调联处的三种办案模式进行了总结提炼,就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几点思考。

成都市青白江区遵循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理念,采取多方联动“一站式”化解的工作模式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取得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效果。

“一站式”化解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做法

“调解+仲裁+诉讼+执行”的“一站式”处理方式。针对企业账户、固定资产被查封即将被拍卖,劳动者的工资、经济补偿金未支付的情况,在受理劳动者的仲裁申请后,立即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同时启动“调解+仲裁+诉讼+执行”的“一站式”处理方式,由仲裁院负责联系司法局、法院等部门,尽快进入法院的执行程序,打破办案壁垒和跨地区执行障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一站式”处理方式。针对上市公司停牌后没有进入破产重整的阶段,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无力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社保,又与职工通过协商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的问题,受理调解协议审查申请后,仲裁院立即联系法院、司法局等部门,成立“一站式”专班,对具体情况开展专题研究,部分调解协议经审查置换成《仲裁调解书》、部分调解协议经双方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解决文书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

“调裁+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的“一站式”处理虚假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办案中积极引入属地属管的产业功能区或乡镇(街道),进一步了解企业真实情况,开展“一站式”处理,可有效避免虚假仲裁,提高仲裁的公信力。

处理集体争议案件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集体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涉及人数众多、金额巨大。如涉案公司因经营困难又无执行财产,调解裁决后易形成一纸空文,劳企矛盾突出,出现案件处理难、执行难、涉诉涉访并存,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加之法律法规的适用有限给案件处理带来难度,即使出具了调解书或裁决书,劳动者仍然存在可能无法拿到工资或补偿的情况,矛盾没有得到有效化解,还可能给仲裁的公信力带来冲击。目前,一些地区已形成“一站式”化解集体劳动争议的联调模式,但仅针对重大疑难案件联调联处,尚未形成工作机制,对劳动争议案件无法实现全覆盖,导致劳动者维权时间长、程序复杂等问题。

关于“一站式”联调联处的思考

完善制度建设。一是解决优先执行的问题。明确通过仲裁或司法确认、法院裁决后的劳动纠纷案件具有优先执行权利。二是解决担保有效的问题。认定企业对其子公司员工作出的工资、社保、经济补偿金的担保行为是合法有效的。三是解决集体争议案件法律援助的问题。对同一集体争议案件涉及的所有对象,全部纳入法律援助。四是解决欠缴社保费的仲裁和诉讼问题。在集体争议处理中,将有明确欠缴金额的社保费纳入仲裁和诉讼受理范围,便于尽快进入法院执行阶段。

加强部门联动。成立“一站式”劳动纠纷联调处置中心,涵盖劳动监察执法、“互联网+调解仲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仲裁审查、司法确认、财产保全等功能,实现多部门共同参与、联动处置,积极促成劳动纠纷的快速化解。

强化基础保障。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细化完善“以案定补”和各项考核激励机制。同时,落实人员保障,不断提升业务效能。

猜你喜欢

一站式补偿金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助力老年人维权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论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功能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