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羊区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2020-02-20高源林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案由青羊区立案

文/高源林

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由此引发的辞退、裁员、拖欠工资等问题是当下劳动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也是涉疫情案件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20日至5月12日,成都市青羊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共处理涉疫情劳动争议案件107件,立案前协调处理34件,立案处理73件,涉及企业35家,涉案金额260.89万元。

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案由

在青羊区立案处理的73件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案由主要为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赔)偿金、拖欠工资、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等。其中,涉及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49件、赔偿金6件,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10件、拖欠工资7件、加班工资1件。

可以看出,企业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是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案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根据成都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5.5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由此引发的辞退、裁员、拖欠工资问题是当下劳动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也是涉疫情案件的主要原因。

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分布情况

截至目前,青羊区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共涉及企业35家。从企业性质来看,35家企业全部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可见中小型民营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大,在劳动关系处理上也存在问题与短板。

从行业类别来看,共涉及一般服务业14家,文博旅游业6家,贸易零售业共3家,教育培训业5家,科技信息业共2家,物流运输业共2家,医疗卫生业共2家,金融业1家。

从涉案人数来看,共有1家企业有超过10人申请仲裁,同一家企业的申请人数集中于1—4人之间,集体案件数量非常少。

可以发现,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本身存在资金流有限,业务范围单一、经营水平不高、抗经营风险能力较弱、处理劳动关系问题重视不足等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容易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也更易出现劳动争议,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指导与帮扶,稳定其经营状况。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文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裁员、降薪甚至拖欠工资的情况,成为争议案件的多发行业,需要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关注,积极联合其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目前,涉疫情劳动争议集体案件极少,多为散发式,整体上处于较平稳阶段,但仍需积极做好劳动关系普法宣传,引导劳动者和企业共渡难关,鼓励双方协商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青羊区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共立案73件,3月15日—5月12日期间立案的涉疫情案件65件,占立案数的89.04%。说明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劳动关系矛盾自3月起开始逐渐显现,需要及时关注企业经济动向,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争议矛盾预警工作,将矛盾消除在未发之时,解决在萌芽状态。

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对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友好协商。疫情发生后,青羊区仲裁院第一时间面向社会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有关事项的告知书》《致全区各类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倡议书》《致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一封信》等,倡导劳动者与企业双方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同时制作发放《企业用工风险点及法律责任》宣传单,以案释法,帮助企业规范用工行为。

二是强化纠纷排查,坚持源头预防。区仲裁院工作人员主动下沉街道、园区一线,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000余家,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排查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矛盾隐患,开展劳动关系政策咨询解答,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强化沟通调解,积极化解矛盾。区仲裁院坚持“办事少见面、业务不断线、服务不掉链”工作理念,以“网络+调解”前置、线上线下服务结合等方式,优先调解处理。疫情期间,调解处理争议45件,11名当事人主动撤回了仲裁申请。

猜你喜欢

案由青羊区立案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青羊区:紧盯目标有序推进 人社工作取得成效
青羊区: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2021年“成德眉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成都市青羊区举办
论环境行政案件案由的规范化
职能定位视角下民事案由制度的反思与改进
从高粱双反立案调查说起
论案由选择的考虑因素
立案
“先调查,后立案”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