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增长

2020-02-18林荣源

云南科技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科技人才

林荣源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福建 泉州,362000)

0 引言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创者,在1978 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要作为新的生产力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创。用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经济价值。要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要有研究,因此就需要有科研的投入。通过不断投入不断创新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目前,全世界经济体都进行了大量的R&D的投资,研究出新型产品或者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Thanh Le 等人以R&D以及市场结构为切入点,研究了科学创新和市场对经济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拥有科学创新特别是创新产品的企业能迅速占领市场从而主导市场,在这个过程会有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科研创新中,促进经济增长[1]。张婷等人通过区域划分,构建PCSE 回归模型,证实了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科研投入越多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2]。李一昕通过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并在文章中提出了多个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措施[3]。

为更好地构造一个好的科学创新环境促进经济长远发展,需要构建好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包括人才、服务平台、服务机构等,该体系集成了资金、技术、知识等用于向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技术融资、科研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该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区域内的科技和经济,为区域内的科学创新提供便利,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乃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

1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现状

目前针对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有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1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据载,我国只有20%左右的成果得以转化,实现产业化的不超过8%,而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比值大多在3 倍左右。主要原因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5]。

1.2 构筑“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的工作力度不够

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够,其根本表现在有关体制改革还不能适应政府和市场调控的需要[6]。

1.3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力地、有效地运作,能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创业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产业化[7]。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能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如存在着区域性或共性的重难点技术及配套问题难以解决;二是孵化器及其功能的建设滞后,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满足新技术产业化的需要[8-10]。

2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2.1 加快“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建设

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科研成果产出率和转化率很低的一个原因。实践证明,构筑“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是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条成功之路。因为这种合作加速了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了资金流动速度,“优劣互补、优优结合”的结果必然对技术创新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必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通过合作平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是继续积极培育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资金的运行机制;二是继续有效地、积极地使用基金和中长期低息或贴息信贷,用有效的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增进市场需求,推动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2 加快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创业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因此,可以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链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整合集约资源,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特别是发挥和利用辖区内科研集群能效,形成科技咨询业产业集群,引进培育辐射能力强、有权威影响力强的科技咨询业。这种类型的机构较多如生产力促进中心、计量检测机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例,该中心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使之真正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通过开展科技座谈会、科技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承办科技成果推介会等方式帮助政府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2.3 建立有效人才机制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机制,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岗位、技术难点,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对高端人才的奖励措施,鼓励高端人才用技术和研发成果创业或参股。以泉州市为例,该市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占有较大部分,而且制造业特别发达,其主要稀缺人才集中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光电、半导体等方面的人才。为引进这方面人才,政府在多个地方推动产业集聚,筹建了高新区、软件园、集成区等多个人才聚集区;施行人才港湾计划,对各方面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政策,对人才给予高度重视。二是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相关企业。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与入驻企业开展深度联合,凡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项目,优先给予立项和资金支持,并持续跟进,全方位服务,助推发展。充分挖掘科技资源,鼓励科技人员,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及有效运作。

2.4 加大科技投入,拓宽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渠道

要充分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在技术开发、设备改造、项目引进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加大政府对科技的引导性投入,充分发挥科技三项费用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信托、拍卖的方式与途径,鼓励技术、科研成果入股,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向企业转移,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11]。

2.5 利用校园知识外溢效应鼓励创新创业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在辖区内专门开辟一定场所,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载体,发挥在校大中专学生技术创新源动力的优势,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及其产业和其他科技服务业,为校园知识外溢效应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大学生个人创新创业提供量身服务、贴身服务及全程服务。

3 结语

受2020 年初 “疫情”的影响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将处于一个短暂的低谷。为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出台多项经济政策。除了政策支持外,企业本身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创建一套适应经济增长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包括人才、服务平台、服务机构等,并集成了资金、技术、知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技术融资、科研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科技人才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人才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