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迪庆藏猪产业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

2020-02-16吴晶王娟刘韶娜赵彦光相德才信爱国孙强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迪庆香格里拉养殖户

吴晶,王娟,刘韶娜,赵彦光,相德才,信爱国,孙强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迪庆藏猪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东旺、格咱、建塘、小中甸、尼西、五境等乡(镇)以及德钦县的奔子栏、羊拉、佛山、燕门等边远山区和高寒山区,邻近的维西县、乡城县、稻城县和德荣县也有零星分布[1]。随着国家对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强,2008年建塘镇迪庆藏猪保护区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畜禽保护区[2]。据行业统计,2017年迪庆州生猪(藏猪)存栏 49.99 万头,出栏35.27万头,并计划到2022年生猪(藏猪)养殖达到71.52万头,涉及州内27个乡(镇)、重点养殖企业10余家。

藏猪养殖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对迪庆藏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进行调查,对迪庆藏猪产业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针对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1.1 养殖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养殖企业4家,其中香格里拉1家、维西县3家,企业成立最早的时间是2010年,最晚成立时间为2016年;平均注册资金为1 125万元;有3家为龙头企业,有3家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负责人均专职从事迪庆藏猪养殖和销售工作。

1.2 养殖户基本情况

调查的24户农(牧)民均为香格里拉的迪庆藏猪养殖户,居住地全部在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平均居住地海拔3 346 m,养殖从业人员平均年龄48.8岁。

2 调查结果

2.1 养殖结构与规模

2.1.1企业养殖结构与规模

4家迪庆藏猪养殖企业2018年末藏猪存栏共计3 200头,占本次调查样本总量的90.8%,香格里拉市和维西县藏猪规模化养殖以企业为主,农户养殖数量占比较少。企业饲养种公猪27头,能繁母猪155头,种猪来源50%以上为本地收购。在饲养方式上主要采取全舍饲和半放牧半舍饲的方式,配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分为养殖合作社、养殖小区、独立经营等传统方式。

2.1.2养殖户养殖结构与规模

从24户养殖户样本调查来看,2018年末藏猪共存栏324头,农户养殖数量只占样本总存栏数的9.2%,养殖数量较少。但从种猪数量来看,24户农户共有种公猪63头,种母猪73头,仔猪来源主要是自繁自养或本地收购。

2.2 养殖设施

从调查结果来看,4家迪庆藏猪养殖企业猪舍建筑面积在1 000~8 000 m2,猪舍多采用钢架结构或空心砖木结构,种公猪舍、种母猪舍、妊娠猪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隔离舍等养殖设施较为完善,部分猪场还规划了运动场。所有养殖企业均有自备饮水水源和粪污处理设施。养殖户圈舍面积在100~200 m2,建筑结构以砖混和砖木结构为主,部分为土木结构。

2.3 饲料购买或使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养殖企业均有饲料加工设备,购买全价料的有1家,购买主要原料的有3家;养殖户没有购买饲料的习惯,多数采用夏季放牧、冬季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多用蔓菁、玉米、马铃薯等进行补饲。

2.4 产品认证与销售

在“三品一标”方面,有3家企业的猪肉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并注册了相应的商标;产品销售以自销为主,辅以商贩上门收购,产品多以省、州内为主,部分销往省外,且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养殖户出栏的生猪以自给自足为主,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在县(市)内销售。

3 存在问题

3.1 品种退化严重

由于迪庆藏猪繁殖力较低,且长期处于自繁自养的状态,近交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由于农(牧)民对繁殖和育种技术、饲料营养、圈舍设计等生产技术缺乏系统的示范推广,导致优良个体的藏猪数量不断减少,藏猪群体数量和规模也呈减少状态。

3.2 生产效率不高

虽然调查的企业饲养有种公猪27头、能繁母猪155头,但由于生产效率不高,商品猪仅出栏1 284头,出栏体重60~80 kg,平均饲养时间为450 d左右;而农(牧)民平均饲养时间长达600 d左右,商品猪出栏体重仅为50~60 kg。说明迪庆藏猪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3.3 品牌知名度不高

迪庆州有良好的旅游和生态资源,不但有“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等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还有迪庆藏猪、中甸牦牛、尼西鸡等一批地方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迪庆州对迪庆藏猪等地方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开发利用力度远远不够,在积极推动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要积极创办龙头企业,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力争培育出在云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品牌,真正把畜禽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3]。

4 产业发展建议

4.1 加大繁育体系建设

加大迪庆藏猪保护区的宣传力度,同时以国家核心育种场和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为契机,建设迪庆藏猪遗传资源保种场。畜牧推广部门要系统开展迪庆藏猪的本品种选育,适度引进优秀种猪开展杂交利用,并在金沙江和澜沧江等河谷地区开展异地育肥工作。

4.2 加大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是现代化畜牧发展的必然方向,生猪规模化养殖是产业发展的趋势[4]。迪庆藏猪规模化养殖一定要立足资源禀赋,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等不同产业连接方式,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商品猪养殖场(户),同时在海拔超过3 000 m 的高原坝区开展全舍饲饲养方式的示范和推广,力争实现“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目标。

4.3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深挖产品特点,打造公用品牌或通用品牌,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与旅游文创产品的结合,促进多产业融合,提炼和凝聚品牌价值,实现“量、质、价”的快速提升。在产销对接过程中要利用好“三区三州”(四省藏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海市与迪庆州合作平台,外引龙头企业,内联产地,捆绑式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产品流通渠道,达到线上线下共发展。

5 讨论

虽然本次调查对迪庆藏猪产业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本次调查企业样本较少,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在养殖户调查过程中未能采集到维西县和德钦县养殖户的数据,也会对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希望下次能够补充和完善相关数据,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迪庆藏猪产业发展对策。

猜你喜欢

迪庆香格里拉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香格里拉行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寻找香格里拉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