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孔子学习思想

2020-02-14付娇娇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弊病子路乐学

付娇娇

摘要:孔子的学习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正是因为不断地学习,才会成为圣人,他的思想才会如此深刻,对我们中国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孔子关于学习的一些言论,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从而指导我们有效率,有方法的学习。

关键词:孔子 学习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方方面面,他为何能成为古今第一圣人,我觉得很大程度在于他自己的学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而编写的,在《论语》开篇第一章中《论语·学而》就提到“学而时习,不亦说乎?”。孔子的弟子把这句话作为这本书的开头,大有深意,与《荀子》以《劝学》作为首篇如出一辙,可见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一、孔子的学习思想主要特征是“乐学”

“乐学”即乐于学习,勤奋好学。孔子并不是生来就知道所有事情,所有道理。在《论语·雍也》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明他阐述一种乐学的态度,得有乐于知道知识的兴趣,这才是学习的前提,让你能继续学下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当别人称赞他博学多知时他回答:“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论语》中 孔子这样评价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认为自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好学。

(一)善于学习他人

另外,孔子的“乐学”,不仅仅是他自己通过书本来努力学习,他还乐于向别人学习。他向老子问礼的故事传为佳话,老子在东周,孔子不远千里来向他学习,老子这个洞察世间哲理的人也被孔子深为感动,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孔子离去时,老子赠言孔子,“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1】老子对孔子寄托了深深地厚望和极高的评价。孔子还乐于向身边的一切人学习,在《论语·述而》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要身边的人言行举止妥帖,可以向别人学习,并不因为你是谁,你的地位如何。即使别人的言行举止不好,那么也可以反省自己,也是一种提升。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我们都爱说想说最好的学习条件,学习资源,但也要学会和不好的例子中学习。

(二)终身学习

孔子的“乐学”贯穿整个人生阶段,与当今的终身学习思想一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易》韦编三绝。孔子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是只在一定年龄阶段学习,也不是因年纪大小而断定学习与否。

“学习是孔子的起点,学习是孔子生命的起点,也是孔子生命的终点。学习,不断的学习,向所有人学习,乐于学习,学习一切知识,最后成为集大成者,构成了孔子一生的主旋律。”【2】

二、孔子是成功的学习者

孔子不仅喜爱学习,还“会学”,懂得学习的方法。虽然很多人在学习,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但怎么能够提高效率,得到一个学习效果。孔子的学习思想中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

(一)学思结合

《论语·为政》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些是孔子向世人说明学习需要不断巩固复习,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过目不忘,但是反复的复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还需要带入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

(二)恒学

《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不是你整天的在想这件事,还需要付诸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难免会觉得辛苦,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枯燥,这就需要我们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在《论语》中,也有对学习要有恒心的论述。“《论语》中叶公曾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当时没有回答。后来,孔子这样告诉子路:‘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学习还需要一定的毅力,不断地坚持。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认为,“格物致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必须持之以恒。在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一章。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一个人不坚持学习,连巫医都做不成。一个人不坚持学习,会一事无成。一事无成的人,会招致别人的羞辱。在这里,孔子极言恒心的重要性,恒心不仅在学习中需要,我们做很多事,也需要有恒心。

(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孔子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还体现在他认为学习后,要会去用。在《论语·子路》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背诵了是三百篇,交给他政事不能通达,派他去外交,不能专对。读诗虽多,背诵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在学习中,很多人只知道死记硬背,还抱怨背诵得太多,这时候要学会怎么去运用它,让这些背诵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做事情的方法,才能够活学活用。

(四)学习为何

有的人说自己的品德好,就不需要学习了。在《论语·阳货》中,对这一想法有了很好的反驳,孔子教导子由说到,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不学习会有这么多弊病,相反,学习后就能避免这些弊病。学习是对思想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改造。

最后,学习到底为了谁,为了什么。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有一些孩子认为是为了父母而读书,经常觉得父母很辛苦,自己学习是为了家长的开心。当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有没有去想一想,学习最终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提升,为了名利,为了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探求真理。《论语·宪问》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这里“为己”,并不是说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是表达学习修养完全是自己内心的需求,也就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富足。但是现在有的人学习是“为人”,“为人”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为别人,做个别人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作秀。作秀一方面是给别人看,还有做给自己看的一种“假学习”、“假努力”,只是在那里假装学习,而实际脑子一片空白。“孔子的学习精义在‘求道,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是为了追求宏大、高远的人生境界。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谋道。”【4】这是孔子对学习的最高追求。

孔子的一生颠沛流离,正是因为他的不断学习,才使得他在精神成长过程中,思想也不断升华,最终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思想,儒家思想,也最终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华夏民族。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王蔚,孔子的学习思想,中国孔子网,【J】,2018-04-29

【3】北大公学国学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是孔子做学问的终极法宝【J】,2018-08-29

【4】孙桂平,孔子的学习思想综述,【N】,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8卷第2期

猜你喜欢

弊病子路乐学
孔子“教训”子路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加强公司财务治理的方法与策略探究
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