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养成教育的探索

2020-02-14柯碧如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习惯数学老师

柯碧如

小学数学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在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有一点儿粗心,算错一步或点错一个小数点都会造成重大失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做到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进行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我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向学生讲述伟人少年立志、刻苦学习的故事,如讲敬爱的周总理中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身边的英雄、模范现身说法,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我经常对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讲华罗庚是一个初中生,后来自学成才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讲陈景润立志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而废寝忘食的故事,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信念。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同时我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各自的潜能。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价值取向,需要环境,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并从中体验其乐趣与成功。

二、培养广泛、浓厚的数学兴趣

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学习。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我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尽可能做到对教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魁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创设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三、以“严”治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学习品质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学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听、看、疑、想、讲、做、查的习惯,做到具体要求具体抓,扎实有效促提高。

1.认真听讲。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但要听老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随时准备补充,纠正别人的回答,踊跃争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分散,并且使学生在急辩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2、注意观察。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目光注视老师,眼看黑板。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我则不讲或适当点拨,同时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

3.勇于质疑。 常言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

4.善于思考。 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能注意提高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为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5、积极发言。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多说,并促进学生多想。学生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進其它三会,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到举手发言,声音响亮清晰,讲完整话,对一些计算过程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要求学生做到完整叙述。

6.注重实践。 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问题的解决往往只靠单一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困难。如果学生养成了手脑并用,利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注重动手操作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7、仔细检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养成学生主动检查、自学验算的习惯和主动订正、及时交作业的习惯,有的学生学习较草率,写完作业即交,从不进行检查,我及时找他谈话,从思想上对他进行教育,告诉他,如果计算出现错误,在医院要出医疗事故,我国的卫星要上不了天,发射的导弹就会偏离方向,后果是不可设想的。对于应用题的检验,我教给学生检验应用题的方法,每次作业或是考核,均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进行检验,必要时,我还要检查学生的草稿本。同时。我还采用了让学生互相进行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促进,从而使得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通过以上方面的训练,我不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自觉性不断增强,并逐步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老师提问抢着回答,气氛非常活跃,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敢想、敢说、敢争论、敢创新,同时也使学生形成了一种相互撞击、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习惯数学老师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