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细微处析文本:解读郑振铎的《猫》

2020-02-14汪纯佳

文学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郑振铎养猫小猫

汪纯佳

内容摘要:郑振铎的《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也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自从它问世以来,学术界关于它的讨论就未停止过,尤其是在它的文体解读和主题的分析上。本篇文章将从艺术特色、文体属性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对《猫》展开探讨。

关键词:文本解读 《猫》 郑振铎

一.艺术特色

1.结构

《猫》总共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以“我家养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是死亡”的总说为开头,引出三次经历。这三次经历以猫作为主线,以“我”的情感态度作为暗线,每一次的经历都包含猫的来由,“我”以及其他人的感情态度和猫的离开。作者在这三次经历上倾注的笔墨是由少到多的,第一只猫的情况略写,第二只猫稍稍多了一些,第三只猫所占的篇幅是最大的。作者的感情态度也是逐渐递增的,从对第一只猫离开时的“一些酸辛”,还能够理智地安慰三妹到第二只猫离开时的“怅然,愤恨,诅骂”到第三只猫离开后的“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感情逐渐递进,并在第三只猫离开时达到顶峰,懊悔、自责之情无以言表。文章倒数几段的“我”内心的自责和忏悔不能不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在这三次经历的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也多次运用伏笔,在写第一只猫的时候以“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暗示它的得病与死亡,第二只猫的过于活泼,让我们提心吊胆,总要查问寻找为下文的它被人捉走又埋下了伏笔。这些潜在的伏笔使得文章联系更为紧密,情节的发展也显得更有逻辑性。

2.语言特色

全文的语言朴素自然,且句式简单,多为单句,这就使作者的感情抒发更为真挚诚恳,全文也像是真实的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事件一般。然而这篇实际上是小说体裁,这是由于作者的散文化的笔法,“《猫》总是给人以‘真之感,这不仅基于作者当时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追求文学要有‘真实的精神,也缘于将猫作为描写对象,‘我成了次要人物,重在表现‘我对猫的感情,这就是散文化处理。”[1]相对于其他小说的语言,郑振铎的小说多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淡化情节,不讲究情节的故事性、曲折性、传奇性,多采取片段缀合,构成情节,情节大多平淡无奇”[2],郑振铎在《猫》中并没有把所有的笔墨都放在写猫上,三次养猫的经历也并不讲求完整性,而着重表现“我”对于这三只猫的不同的感情态度,三次经历的主线猫都是为写暗线“我”的感情态度做铺垫的,文中抒情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散文化的语言是《猫》的一大特色。

其次,《猫》中也用到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将第一只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写出它毛色的美丽,语言形象。将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与第三只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作对比,突出第三只猫的长相丑陋;“三妹”和“我”对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喜欢关注与对第三只猫的讨厌,甚至错怪形成对比,突出第三只猫的可怜和不受待见,使“我”的内疚与忏悔来得更加强烈,为主题的表现增加了力度。

二.文体属性

在《猫》到底是散文还是小说这一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意见。从教科书的编排看来,2013年人教版教材的课前提示是:“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喜爱……作者的家里就曾养过三次猫,这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显然它把《猫》的体裁定位为散文。2016年部编版教材《猫》的课前提示是:“注意梳理文章的思路,特别是‘我的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到教材的定位已有所转变,不再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将《猫》的体裁定位也转变为小说。从《猫》的出处来看,《猫》是郑振铎早期的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他在《家庭的故事》的序中这样说道:“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恋;然而我可以说,它们并不是我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绝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或者有人看来觉得有些像真实者,那是因为这种型式的人,到处都可遇到,所以他们便以为写的像他或像她。”[3]而在郑振铎的儿子郑尔康在《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一文中这样回忆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我家的猫,也有遇到灾难的时候。一次,一只可爱的小猫突然失踪了,几天后,在邻家屋顶上发现了它的尸体,显然是被人打死后,抛上屋顶的,身上带着多处伤口。姑妈们为此哭了好几天。后来还在花园里为这小猫修了一个小坟,立了个小木片作为‘墓碑,上书‘小黄之墓。又有一次,邻居的一位先生喝醉了酒,而我家的一只小花猫却不知趣地去和他亲昵,‘咪咪地缠着他,他正心烦,一怒之下,拎起它便从三楼窗口扔了下去。虽然没摔死,但跌断了一条腿,从此成了一只跛脚猫。……自从上述那两件‘猫的事件发生不久以后,父亲便写了他的《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猫》。”[4]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猫》并不是真实的事件,而是作者在类似的事件的影响下为了抒发相似的感情而重新组织事件与情节写成的一篇文章,因而《猫》的体裁也就无可争议的是小说了。

三.主题思想

和对《猫》的文体的讨论类似,不同的学者对《猫》的主题思想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从人性批判的角度出发的,认为《猫》是一篇深刻反省人性、批判人性的文章;有持动物弱小论观点的,认为它抒发的是对弱者悲剧命运的悲悯与同情。从教材的编写来看,2013年人教版《猫》所在的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单元导读是:“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从这里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向是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而在《猫》的课后练习的第三题是:“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过呢……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这里将课文的主题引向误解容易造成麻烦,应该拒绝偏见,可以说是反省人性、批判人性的主题。2016年部编本的教材中《猫》所在的单元主题依旧是“人与动物”,单元导语是:“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員,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本单元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可以看出教材对《猫》的主题定位依旧偏向于尊重动物,关爱动物。

《猫》是一篇小说而非散文,从小说文体的角度上分析应该重点把握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文中最触动人心的是“我”的忏悔,自责的部分,文章也在这个部分达到高潮,“我”忏悔的原因是“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我”自责的原因仅仅是冤枉了第三只小猫吗,这样的自责能够达到“是刺我的良心的针”的程度吗?我想他自责的更多的还有他对于自己的反思。“我”一直没有把猫当成真正的生命来看待,当第一只猫到来的时候,我的反应是“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我”只是把小猫当做消遣的一个工具罢了。因而在它死后,“我”只是感到“一丝”酸辛,还能够安慰三妹,因为在“我”的心中,它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当第二只小猫来的时候,“我”也依旧为着它的可爱有趣而喜欢它。而当第三只猫来了,它是那么丑陋瘦弱,没有外在长相的加持,“我们”都不喜欢它,在感觉它似乎影响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黄色的芙蓉鸟死了),“我”因为自己比小猫强大很多而在暴怒之下,在未能弄清事实的真相之下就用木棒打了它。“我”就是这样一个因自己比其他物种更强大而就不把它们当生命,有好处即利用,损害了自身利益即肆意发火的人。在第三只小猫或许是因自己的错打而死了的情况下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残暴,才会有如此深切的懊悔与痛楚。小说中的三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她是以“最喜欢猫”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她是真的喜欢猫吗?当第一只猫消瘦了,不肯吃东西后,三妹并没有像一个真正的爱猫人士那样去陪猫去看病,而是买了小铜铃挂在猫的颈下,企求猫再陪她玩,可见在三妹的心中,猫也不过是她的一个玩具罢了,而不存在关心什么的。当第二只猫走丢了后,三妹只是“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没有一直寻找,甚至也没有着急与担心,这根本不是喜欢猫的表现。三妹也不过是把猫当做玩伴儿,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乐趣而已。在“我”看来,“我”和三妹都不是真正的喜欢动物,而都是把猫当作一种可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对猫的喜爱是有条件的。文章中还总是出现的是张婶这个角色,作者虽对张婶着墨不多,但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张婶的形象。张婶是“我”家的下人,经常要做各种事情,比如听从主人的安排,把可怜瘦弱的第三只猫“拾进来,每天给它饭吃”,比如主人嘱托她留心猫,要看好芙蓉鸟她就“跑来把猫捉了去”。她是一个很卑微的人物,当主人责骂她的时候她也只能“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在文中,张婶是一个服从者的角色,因而她的很多行为都让人看不出她的感情态度。但这也恰恰让人看到了文中对待动物态度不同的一个角色。张婶和“我”以及表妹不同,她对待所有的猫似乎都是一样的态度,对待活泼可爱,很招人喜欢的第二只猫文中说的是“向来不大喜欢它”,对待第三只大家都不大喜欢的猫也并没有强烈的讨厌和排斥,依然“把它拾进来,每天给它饭吃”。当主人嘱托她留心猫的时候,她也只是“把猫捉了去”,而并不是冲猫生气,把它轰走。和“我”以及表妹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张婶对于猫的态度并不是有条件的,而仅仅只是把它们当作动物当作生命来看待,不会因你可爱而多喜欢你一点,也不会因你丑陋而就放弃对你的喂养。不带感情色彩甚至有些冷漠的张婶也并不是没有仁爱之心,当第二只猫离开的时候她也发表感慨“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也能够体现她将小猫当作生命来看待。再来看“我”和三妹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其实也并不至于太糟糕,其实谁不是这样呢?谁不是怀着这样的功利之心的呢?面对比自己弱小的物种,欺负和残暴总是更容易一些,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将它们视为利用的工具。把它们依然当作生命,平等地看待他们,关爱他们才是真正困难的。这就是人类身上所共有的,与生俱来的恶呀。这人性的恶实在让“我”无法接受,于是发出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喟叹。

再看作者的写作背景。郑振铎对于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持支持态度的,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积极地参與倡导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深受“科学、民主、博爱”的思想影响的一代知识分子。“他在20年代初的作品就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主张”[5]。可以想见,深受平等博爱思想影响的他怎么可能接受和容忍这样的对待猫的态度?《猫》写于1925年,而在1921年他与茅盾、叶圣陶等一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文学创作,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猫》是作者对人性的恶进行思考,批判人性,而主张关爱弱小的文章。他通过这三件养猫的小事来表现人性当中的恶,倡导要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思想。这与两本教材所定的主题都是吻合的。同时《猫》也是郑振铎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家庭的故事》创作于1924年至1928年之间,其中多是悲剧。中国社会刚刚经历巨变,许多封建旧家庭正走向瓦解。郑振铎着力描绘的正是当时“旧家庭的‘积影”[6]。而把《猫》放在第一篇颇有以此来揭开悲剧的意味。作品中的猫也许也不仅仅只是猫,更是一切弱小群体的总称,可能是文中的猫,也可能是文中的张婶,更有可能是千千万万的贫苦而又卑微的人们。思考对他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这或许也是作者的一个用意。

《猫》并不像它所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相反,它是一篇寓意深刻,深藏作者思考的一篇文章,从很多细微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对它做出分析与理解。能拥有很多的解释,这或许就是经典的作品所拥有的一大特点。

参考文献

[1]柯新燕.从一望而知到一无所知——郑振铎《猫》的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对接个案的研究[J].学周刊,2014(35):18-20.

[2]游友基.郑振铎小说的独特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08-114.

[3]郑振铎.家庭的故事[M].上海: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8:3-4.

[4]郑尔康.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

[5]姜秀丽.郑振铎《猫》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6]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一卷 小说[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4.

[7]王兴.动物弱小论还是人性批判论——也谈郑振铎先生《猫》的主题思想[J].语文教学通讯,2016(05):52-54.

[8]戴维斯.浅议小说教学中的主题思想解读方法——以郑振铎的《猫》为例[J].文教资料,2017(18):39-40.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郑振铎养猫小猫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猫舍里的猫
郑振铎炒股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TAILS FROM THE CRYPTO
小猫
猫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