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北沁河支流尧河水利开发研究

2020-02-14牛永利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尧帝沁阳沁河

牛永利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东南流经阳城,在济源市东北部太行山山区进入豫西北黄沁冲击平原,流经沁阳、温县、博爱、武陟,在武陟南贾村南汇入黄河[1]。沁河在豫西北的河道上,有济源市白涧河、沁阳市安全河①、逍遥河、丹河等河流汇入其中。安全河在沁阳常乐村以东的河道,便是尧河的古河道。

尧河,发源于沁阳市西北太行山南麓的捏掌村,在北魏时期又名台渟水。《水经注》载:“沁水又东,右合小沁水, 水出北山台渟渊, 南流为台渟水, 东南入沁水。”[2-3]唐宋以后,尧河又称尧池泉、尧王泉。当地村民在尧帝庙前筑尧池引水,向东南流经南作、常乐、鲁村、清河、高村、解住、魏村,在魏村西汇入倍涧河,合流至龙泉村、东西沁阳入于沁河。清乾隆年间河内县进士范照藜考察尧河后写道:“处处清泉绕绿畴,尧帝遗迹著千秋。尧池流出台渟水,小沁城东合沁流。按尧池泉……源出太行山麓捏掌村。泉畔有尧庙,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汇而东南流,灌稻四十余里, 经卫村西与秘涧泉合流, 至龙泉村入于沁。”[3]

关于沁河在豫西北的支流上,研究最多且深入的是丹河[4-5],对于尧河的研究,只是在研究沁河水利时附带上提上几句[6-7],或者只是将府县志中有关尧河的文献罗列一下,并没有从水利开发、管理角度对尧河进行研究[8]。本文以府县志所载尧河文献与尧河相关的水利碑刻和笔者实地调查收集的文献为中心,从水利开发以及管理角度对尧河进行研究。

1. 宋元以前的开发

尧河的开发,相传在尧帝时代。尧帝由山西南出太行,帅师巡守到此地,“困息思浆, 求无获济。忽睹斯境,犹掌润泽。帝乃圣意阴符,龙指按坦,寻感醴泉应手,源涌无涯,滔滔而莫测浅深,混混而不舍昼夜”[9]。尧帝时,百姓利用尧河水利,虽是宋人追溯,不可确信。但在尧河东北不远处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橘红色泥质陶片、石磨盘、石刀、石斧原坯、钻孔石镰等生活生产器具,以裴李岗文化为主,含有仰韶文化遗存。说明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居住[10]。并且尧河所在地的村名就源于尧帝“龙指按坦, 寻感醴泉应手”,名“坦掌”,金元以后更名捏掌[11]。人类逐水而居,进入农业社会后,水又是农业的命脉。帝尧时,此处居民利用尧河水,也未可知。

唐代,捏掌一带村民可以确定利用尧河水灌溉农田,因为尧池前的尧王庙是为纪念尧王而建,其中遗留的经幢距北宋建国不过70多年。尧河水“夏则冷而太清,冬则温而益暖。鱼游而跃,同灵沼钓乐,而坐状蹯溪,止渴疗饥,聚朝散暮。竹木森耸,蒲稻蕃滋,水绿萍藻,池香菡萏。解亢希灌溉之济,后稷田丰去垢。赖澣濯之能,蔡伦纸富。浩流十五余里,济民百万余家”[9]。从上述记载来看,尧河水冬暖夏凉,水生植物颇多。当地百姓利用尧河水种植水稻,用水生植物造纸。河道覆盖长度达15里,和明清时期河道的径流长度基本一样了。

入金以后,尧河河道因长久缺乏疏浚,生活垃圾等污秽之物阻塞了河道,民不能享其利。金大定五年(1165),捏掌村民李整等率领一群人,又找来工匠,在尧帝庙前修建泉池,即尧泉池。尧泉池位于尧帝庙山门约8米。据当地人相传,尧泉出于尧王庙尧帝殿下的暗井,沿尧庙中轴线砌暗道引水,从尧泉池北壁上的石雕龙首嘴中流入池内[12]。流入池内的水经池南壁下部正中间的拱券暗道向南流入尧河。当时,尧河源头的泉眼还有多个。用砖砌好尧泉池之后,“又使数村之人复享其利”。金代, 人们利用尧河水“灌溉田园, 植竹种稻”。尧河仍旧向东南流, 最后汇入沁河。

元代,国家和当地官员主要是开发沁河水利,水量远远大于尧河的丹河也才刚刚受到地方官员的关注[7]。可见尧河的河道疏浚与水利开发,仍旧就是民修民用,粗放的管理方式。

2. 明清以来的开发

明朝建国后,为了快速恢复因元末战乱导致的经济凋敝状况,注重农田水利工程。怀庆府的赋税整体上高于黄河以北的其他府,为了应对沉重的赋税,怀庆府的地方官也较为注意沁河、丹河的管理[5]。尧河的开发,由民间主导变成官方主导,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开始的。从明洪武二年(1369)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怀庆府的旱情呈增长趋势,进入万历年以后,平均约9年发生一次旱灾[9,13]。文安人纪诫于明隆庆元年(1568)莅任怀庆府,第二年,河内县就发生了旱灾,知府纪诫率领僚属遍访怀庆府河道水利工程,又向当地百姓询问实情,“青衿王三级辈,欲于尧王泉开渠”,于是精心制定了兴建尧河水利工程的方案,并动工修建。引尧王泉灌田的河渠名曰惠民河、惠民渠。“自泉源取水,过五花泉,阔七尺,深倍之,底半之,派河六,建桥,设大、小五闸(一说七闸),长一十五里,附广惠北河入沁,可灌田五十顷”[9,13]。

河内县知县邸存性“恤灾导利惟万历年间河内县知县袁应泰是准”, 万历四十七年(1619), 河内县“大祲,骄阳肆虐,民不沾天泽者浃岁”,临近河道的农田还能有点收获,而其它田地皆不生产,饥民以草木为食以度日,甚至饿殍填于沟壑[9,13]。面对旱灾,邸存性开始沿太行山的泉水处开挖河渠。尧河再次迎来开发。尧河故河道过清河,但清河不能食其利,如果还按原渠故道疏浚,清河仍不能享其利,但发生洪涝却必受害。因此,此次修渠,于尧河清河段前古道中折而东开渠,经过高村以下十余里,将下游村庄全部覆盖,农田“岁可令亩一钟”[9,13]。更改河渠故道,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修渠期间“清河奸民有忌其成阻挠者”,不过很快就被知县邸存性妥善处理了。新开的河渠“越旬日告成,渠广一丈,深八尺,东西延袤可十五里,灌田约五百顷。环渠利户请知县邸存性为新开的河渠赐名: 安阜”[9,13]。于是, 原渠遂涸。自清河下,安阜河至龙泉村,入于沁。清河上流,居民随便引用[9,13]。此次,邸知县改道“惠民河”使其在西义合与倍涧水相汇入沁。

尧河在明代得到两次大的开发,但是万历年以后,明朝开始走向衰落。“惠民渠”“安阜河”被地方豪强及校尉侵夺,于桥处私自设闸,普通百姓也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尤其是清河以东的村庄⑥。高村、龙泉一带,乡民多以造纸为业,仰赖“惠民、安阜河”水利。一旦上游河水被截留,河道中芦苇等水草不复繁盛,可以想见高村、龙泉造纸业必受影响。

进入清代以后,尧河的水量仍然很大。尧庙前,泉水掬手可饮,水草丰盛,苇荷交映,灌溉稻田二十余里,五百余顷。

清顺治二年(1645),河内县又遇大旱,分守河北兵备道申朝纪到尧帝庙“斋戒宿庙祈祷雨泽”,又令高村一带居民挑挖尧河河道,深八尺,首尾二十余里。河道疏浚结束后,改“安阜、惠民河”为“仁爱河”⑦。分守河北兵备道申朝纪又为沿渠七村总管公直议定了“分水册”。以避免明末豪强侵夺水利的事情再次发生。环渠村庄按“分水册”灌溉农田。清顺治二年(1645)《申老爷新开仁爱河碑记》载:“计开:本河泉水七村总管公直(下缺)议造册入碑分水[时] (下缺)二堰小甲娄二[满] (下缺)二日寅时起(下缺)堰小甲巳(下缺)日午时(下缺)一□(下缺)”。[14]明万历年间,河内知县袁应泰在广济渠竣工后分水册管理模式。尧河水利工程由民用民修到官方主导民修,再到议定“分水册”,管理越来越合理。

在此期间,尧河源头南不远又开挖了东、西王公渠,以泄云阳河山洪③。云阳河发源于山西省晋城市月泉湖,南流至狄河村进入沁阳紫陵镇赵寨山区,然后南流绕赵寨村东,折东汇入尧河。每当夏秋季雨时节,洪水由尧河河道进入沁河[15]。

清光绪初年,夏秋多雨,沁河多次决口漫溢,王公河河道淤塞,为了泄云阳河山洪,时任怀庆府知府的欧阳霖责令南作村民挑挖河道④。

期间,“惠民渠、安阜渠二渠已废,而泉水依然奔流,荷稻犹然鲜茂”[14]。光绪十五年(1889),乡民恐“池岸倾圮废坏,执事人出社, 社积余金”[14], 鸠工复修尧泉池。尧泉池下部基础仍就是金代的,只在地面上增加栏杆。池东西长8.55米,南北宽7.93 米,深2.6 米。泉池四壁石基砖砌,地表以下用青砖砌筑,地表以上装石雕栏杆。从光绪元年(1875)到光绪十五年(1889),河内县沁河决口约8次[1]。尧泉池的维修,很有可能是光绪年间大雨,多次淤塞河道的缘故。此次重修的尧泉池一直沿用到今天。

光绪十五年(1889)秋后,河内县(沁阳)大雨,尧河河道又被淤塞,此次常乐村因挑挖的河道太长,河内县县令龚其裕劝谕常乐村北邻南作村帮助挑挖河道,南作村民“秦德祯等慷慨急公,帮助常乐村挑河玖拾丈村(南作村·《帮挑安阜河道告示碑》)”[14]。由此可见,尧河河道的疏浚,由临近河道的村民负责,为官督民修。

1958年,因修建安泉河水利工程,安泉河在长沟汇入沁河的河道改道向东延伸,在常乐处汇入尧河向东的河道,最后汇入沁阳。1967年,在沁阳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引水渠的背景下,赵寨人开挖“引尧入赵”地下河道水利工程,由东向西900多米,修建两个抽水站,灌溉赵寨400多亩农田[16]。现在,尧河的水已经远不如昔,常常干涸。

3. 尧河流域的造纸业

尧河流域的人民,除了利用尧河水灌溉农田外,还利用尧河水草芦苇、蒲草以及稻田的稻草等材料造纸。捏掌、常乐、龙泉、高村等沿尧河的村庄其造纸业,可以追溯到宋代[6]。

到了清晚期,尧河的“造楮清草”仍然十分茂盛。清光绪年间,龙泉村30余家造纸户又成立组织,兑钱购买生产纸张的“撞穰场地”,又陆续购买五亩田地作为管理场地。30余家造纸户分成四班,轮流管理场地。以至于龙泉村西北数顷芦苇地被陆续开为农田[14]。龙泉村,因造纸业被称当地人称为“金银乡”[17]。

因为尧河水清冽,水草繁茂,有“小西湖”之美誉。捏掌村手工造纸生产的麻头纸、黄白纸,其中白纸(俗称小宣纸)质地柔软,韧性好,雪白透亮。造纸户每年举办两次大的祭祀尧帝、蔡伦仪式,有些造纸户每月都会到尧帝庙祭祀蔡伦⑤。

捏掌、南作生产绵纸、麻头纸,龙泉生产的黄纸,成为生产鞭炮、日常生活及文房必用品,为附近县市独有,销往周边县市,乃至远销山西、河北、陕西等省⑥。清末民初,尧河流域的造纸户以“务本堂”商号为代表不仅在府城及周边县市开设门店,还将市场拓展到陕甘、内蒙和东北三省[8]。

民国时期,沿尧河的村庄造纸从业人口达八千余人[16]。解放后,尧河流域又率先成立造纸厂,仅西向镇就创办14座。引领整个沁阳的造纸业。随着工业造纸的发展,手工造纸慢慢没落[16]。

4. 结论

尧河发源于沁阳西北太行山麓捏掌村,流经南作、常乐、鲁村、清河、高村、解住、魏村、龙泉村、东西沁阳,最后汇入沁河,流经区域利用尧河水灌田。宋元以前,是一种放任的管理方式。金代,捏掌村民主动修建了水利工程——尧泉池,利用尧河水。明清时期,因为怀庆府的税赋较高,人民担心新垦的农田不足交纳赋税而不愿意开荒。明代建国初期,朝廷就重视农田水利开发。明朝中期,怀庆府旱灾频繁,官民只能借助兴建水利工程,提高农田产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怀庆府的地方官员及乡民努力开发尧河水利。明隆庆二年(1569),怀庆府太守纪诫引尧池水开挖惠民渠。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 河内县县令邸存性又开安阜渠。期间,又开挖东、西王公河,以泄云阳河山洪。清代,为了避免明代出现的地方豪强侵夺水利、私设堰闸,清顺治二年(1645) 分守河北兵备道申朝纪维修河道时,将“安阜、惠民河”更名仁爱河,并与渠首公直议定“分水册”,管理日益精细化。光绪年间,频发大雨,河道淤塞、尧泉池岌岌可危,乡民又重修尧泉池,疏浚淤塞的河道。明清时期,一改过去民修民用的管理方式,尧河水利工程走向了官督民修的方式。1958年,因安泉河改道向东延伸,在常乐处汇入尧河,在东西沁阳汇入沁河。1967年,在沁阳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引水渠的背景下,赵寨村民在尧河西开挖“引尧入赵”地下渠道水利工程。

尧河水利丰富,水质清冽,生长的水草种类繁多,沿河一带捏掌、常乐、清河、高村、屯头、魏村、龙泉等村庄利用楮草造纸业,发展编织业,使沁阳的造纸业闻名豫西北。

由于沁阳西北太行山区工业的发展,尧河常常处于干涸状态,又因工业造纸的发展,尧河流域的手工造纸已经没落了。

注释:

① 安全河,原名安泉河,发源于发源于济源五龙口镇东、西逯寨村 两村交界的安泉。1958年,安泉河加宽加深,更名为安全河,又向 东延长,在宋寨并入锅泉,在常乐村并入紫陵仙神河、捏掌尧河, 向东南流,至西义合村南汇入沁河。

② 《水经注》载:“沁水又东,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渟渊,南流为 台渟水,东南入沁水。沁水又东,倍涧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 流注于沁水。”从《水经注》的记载看,北魏时期, 尧河与倍涧 水汇入沁河的地点不同。直至明代河内县知县改“惠民河”清 河段折东,才汇合倍涧水入沁。这就是清代怀庆府府县志记载 的尧河河道。

③ 清道光五年(1825)《河内县志·卷二十七·孝义传》载,“因云 阳河暴涨,将村东尧河及东、西王公河河道上的石桥冲毁,赵寨 村民王鹿鸣独力维修。”此事在雍正年以前,推测东、西王公河 开挖应在明末清初。王公河河道至今仍存。

④ 《守道申老爷新开仁爱河碑记》碑阴碑文载:“稽古帝尧之时, ……[捏]掌村有尧河一道,……伊村斜河则吞诸(下缺)数,并无南 作,现有(下缺)欧阳仁大堂谕言:尧(下缺)挑王公河以通(下缺)开 障蔽去壅塞也。”

⑤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创建关帝殿碑记》载,“(尧帝庙)西院配 以蔡公神圣殿。鱼网立业,被其泽者,一乡楮庭者,功成其祠者,奕 世如是,而俎豆千(秋)。”碑在沁阳市捏掌村尧帝庙山门前。

⑥ 1992 年《复修尧圣庙碑记》,碑在沁阳市捏掌村尧帝庙马王殿 后。

猜你喜欢

尧帝沁阳沁河
尚书·尧典
房县磬口漫谈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沁河
沁阳位于沁河南岸为何不叫“沁阴”研学始末
尧造围棋 教子丹朱
沁阳黑陶发展三建议——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是强大动力
中国陶文化高峰论坛暨沁阳黑陶传承发展研讨会在河南沁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