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

2020-02-14庞晓娟顾世春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品格英雄总书记

庞晓娟 顾世春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英雄做出了比普通人更大的贡献,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英雄”, 多次对英雄作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 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1]分析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四个维度: 英雄的本质、英雄的品格、英雄的来源、对待英雄的态度。

1. 英雄的本质:推动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1]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对英雄的本质做出了揭示,指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都用各自的方式为民族拥有更好的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得出英雄的本质就是要作出突出贡献、凸显自身价值,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授予英雄模范“共和国勋章”仪式上,以最高荣誉点赞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张富清、申纪兰、于敏等英雄模范都用各自的实际行动为祖国、为民族、为时代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历史人物的出现与活动离不开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共同作用。首先,社会历史的需求推动着历史杰出人物的出现,“凡是有便于杰出人物发挥其才能的社会条件的时候和地方,总有杰出人物出现”[2], 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历史人物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个历史人物都不能越过这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来活动,并且他们的活动也会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反映出历史必然性。其次, 历史人物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 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3], 这体现了历史人物出现的时间、地点、方式带有偶然性。历史人物以自身的特点去影响某一段历史也是带有偶然性的。最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时才可能出现历史人物。这里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偶然性作用起到的影响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历史人物只有在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才能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同时,偶然性也为必然性开辟新路,历史人物出现的偶然性也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提供了新的道路,即“英雄影响时势”。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历史人物的出现。历史人物是在历史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大的个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个体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大小是有差别的。作用大的个体可以被称为“历史人物”,作用相对小的个体被称为“普通个体”[4]。历史人物发挥的作用有进步的、积极的, 也有负面的、消极的。那些发挥进步、积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促进者;那些发挥负面、消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的阻碍者。作为历史促进者的历史人物具有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他们以自己的思想、精神与行动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英雄在本质上就是这种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铭记于史册。

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来看,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英雄是与普通人民群众有差别的,他们是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

2. 英雄的鲜明品格:忠诚、执着、朴实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忠诚、执着和朴实是英雄的鲜明品格。习近平在颁布共和国勋章时提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5]忠诚、执着、朴实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个英雄个体中揭示出来的英雄共性,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品格才成就了英雄,才使英雄能够成为民族的脊梁。

忠诚在《辞海》中意为(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6]。《忠经》对“忠”的解释为“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天下至德,莫大乎忠”[7], 中国古人把忠诚视为天底下最重要的品德,教导人们做人做事,都要竭诚尽责。在人们对忠诚日常理解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忠诚的阐述具体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忠于自己的国家,要爱国。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四大文明古国目前仅留下中华文明,多次的枪弹林雨与外敌入侵,都没有把中华民族从历史上抹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民在国难当头时,都放下自己的恩怨,一致对外。在中华民族的每一段历史中,都涌现出一大波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唤起了许多中国人民的爱国共鸣,帮助中华民族在每次风雨飘摇后都更加坚定地继续前行。第二是忠于自己的信仰,用磐石般的定力坚守自己的信仰。忠诚来源于信仰,英雄人物们具有自己坚定的信仰,信仰是人生路上的明灯,可以让人们在面对考验时坚守住自己的初心。第三是忠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责任、有担当承担自己的职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群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执着”一词最初来自佛教,指对某一事物放不下,不愿意超脱,现多指对事物追求不懈。习近平总书记用“执着”一词是强调:“英雄模范们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 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 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5]执着是一个人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或者事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与国家、社会、人民的发展方向一致时,就会成为人们赞扬的正能量。英雄们把自己人生的志向与国家、人民的志向相结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朴实意为质朴诚实,习近平总书记描写的朴实是指英雄人物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是伟大的忘我精神。伟大出自平凡,英雄们的伟大在于他们脚踏实地,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不忘朴实的初心。朴实来源于实践并归于实践,马克思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为“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过程”[8],英雄们正是从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朴实的品质,并将这朴实的品质更好地用于工作实践中。具有朴实品格的人才可以在伟大事业上走得长远。

中国需要构建与经济、政治改革相配套的文化价值体系,以完成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又容易诱发人们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进一步导致人们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造成人们认知的迷茫。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忠诚、执着、朴实三个词对英雄的品格进行精炼表达,为新时代英雄品格的塑造做出了精确的描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英雄的品质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支持,可以解决人们对价值认知上的迷茫问题。中国在实现国家顺利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人们做出贡献。要让人们承认、接受、融入这一认知,需要有文化价值上的引领。英雄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们身上的精神与品格引导着中国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英雄的来源:英雄来自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 英雄来自人民。”[9]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英雄的来源。英雄不是抽象的, 不是超人, 而是“现实的人”,而是从人民当中走出来的。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伟大,脱颖而出,成为英雄。

黑格尔把具有自我意识的现实的人的发展解释为精神的发展,把具有精神的人解释为精神,完全忽略了“现实的人”的自然存在,从唯心主义的立场来解释人,忽略了“现实的人”。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对人的解释,费尔巴哈从人对自然、友谊依赖的角度解释“现实的人”,他对“现实的人”的解释仍跳不出唯心主义的框架。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提出“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有意识、有活动目的的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0]。“现实的人”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现实的人”具有实践性。社会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历史便是人类自己实践的历史,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实践。人的实践带有主体性,并且在持续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可以逐渐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同时,劳动实践将人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人本身具有自然特质,劳动实践使人的个体性存在融入到社会中,使人成为社会的人,为人民主体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劳动帮助人与人结成命运共同体,人与人之间不会自发产生这种关系,需要通过劳动来帮助联系起来。劳动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逐渐成为整体,这也促进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养成。第二,“现实的人”具有社会性。物质资料的生产包含着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此处的社会关系指的是多人共同参与生产,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人类可以与自然界产生关系,从而完成社会生产。第三,“现实的人”具有历史性。每个人都是生存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的,受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条件的制约。现实连接着现存与未来,人类通过突破现存的制约来获得发展。英雄是具有这三个特征的现实的人,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做出一系列具有历史性实践的人物。

英雄是现实的人,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人。他们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怀揣着朴实的品质,正确看待自己工作的人。他们是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执着地完成工作中每一项看似平凡的小事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郑州圆方职工回信时再次提到,在疫情期间,从一线医护人员到每个参与防控的工作人员,许多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人员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他们都是英雄,都是为人民群众、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贡献着自己力量的英雄。

4. 对待英雄的态度: 崇尚英雄, 捍卫英雄, 学 习英雄, 关爱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分析强调:“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 学习英雄, 关爱英雄。”[1]这为我们指出了对待英雄的正确态度。

“崇尚”指的是人们因为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做了突出贡献而对他们表达出发自内心的尊敬与崇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崇尚英雄”表达了国家、民族、人民都应该尊重并且崇拜英雄,同时从思想角度引导人民正确认识英雄。对此,国家应该建立起崇尚英雄的教育体系,从不同阶段、内容、方法等多个角度来系统搭建崇尚英雄的教育体系,把“崇尚英雄”的教育融入到道德教育里,帮助人们在接受教育的不同阶段都可以受到“崇尚英雄”的教育。同时,通过利用媒体与技术来加强宣传英雄事迹,打造主流与非主流媒体共同配合营造“崇尚英雄”的舆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11]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个别人企图伤害我们的英雄,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多种手段来捍卫英雄。 第一, 利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捍卫英雄。201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便是以法律的形式来捍卫英雄,引导和强化了人民群众纪念、尊敬英雄。第二,“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2]。捍卫英雄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从而更好地为捍卫英雄提供制度支持。第三, 人民群众应自觉主动捍卫英雄,坚决同污蔑英雄、丑化英雄、损害英雄形象的言行做斗争。

学习英雄指的是在思想上学习英雄的精神,在行动上学习英雄的行为。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蕴含着诸多的教育资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拥有着诸多的英雄人物,学习英雄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引导学生从英雄所处的时代来理解英雄,学习英雄面对困境表现出来的伟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第二,社会上可以通过营造学习英雄的氛围来引导人们主动学习英雄,利用各种新兴的宣传工具来报道宣传英雄人物的事迹与精神,营造学习英雄的社会环境,促进人民群众向英雄学习。第三,对于个人来说,学习英雄需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学习英雄精神,将英雄精神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13]英雄对每个民族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关爱、呵护英雄。对英雄的关爱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如薪酬待遇上的奖励、节假日的问候等贴心的行动,让英雄真正体会到被关爱,也让人民群众看到社会对英雄的关爱。

在社会发展的每个艰难的阶段,我们的民族与国家都涌现出一批愿意奉献与牺牲的英雄群体。是他们愿意“舍小家而顾大家”,才有了我们现在强大繁盛的国家。为此,我们应该树立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正确态度。只有当我们都树立了这种正确态度,才可以让社会形成更好的风气,才有助于涌现出更多的英雄,而更多英雄的出现又反过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论述的四个维度首先为我们道出了英雄的本质,指出英雄的本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他们为国家、民族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告诉我们英雄是与普通人有差别的,他们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英雄具备的三个重要品格,即忠诚、执着、朴实,为我们总结出英雄品格中的共性,这给我们每个人塑造自己的精神品格都提供了范本。关于英雄的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英雄来自人民再一次拉近了英雄与人民的关系,让人民群众了解到英雄不是遥远的,而是就在我们身边,每个普通的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便涌现出诸多“逆行者”,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英雄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诉说着伟大,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坚持中奋斗出不平凡的人生,都可以成为英雄,为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对待英雄的态度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成为英雄的路径。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普通个体都应该主动去尊重英雄,向英雄学习,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争取成为我们时代的英雄,为祖国、为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品格英雄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英雄犬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