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化学专业带教探讨

2020-02-13李海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规范化医师实验室

李海凤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学检验科,广西梧州 543002

检验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属于临床医学范畴,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利用大量的新技术及新指标为临床提供服务,在医生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订、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判断等医疗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药卫生行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检验医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度自动化的大型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成为临床实验室的常客,实验室信息实现网络化,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能够提供给临床医师的结果不再局限于单一项目的检测数据,各种与疾病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获取。为适应临床诊疗的需要,检验医师应运而生,他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检测,而是主动走进临床,与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在临床医生选择实验室检测项目时提供更具专业性的帮助,逐渐转变为临床医生的合作者,在检验与临床之间担负起桥梁的作用[1]。因此,检验医师的培养要同时兼顾临床医师和检验技师的职业特点,既要具备临床医师的素养,又要胜任临床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切实掌握临床实验室管理、项目检测和质量控制等专业技能[2]。

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成部分,检验医师的培养方法是采取在检验专业及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形式,目标是以检验专业知识作为立足点,广泛涉猎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逐步培养临床思维,最终使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成为真正的检验医师,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发挥桥梁作用[3]。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规定,检验医学应设置5个亚专业,临床化学专业作为其中之一,其特点为开展的检验项目多,日常的检测工作采用大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手工项目极少,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所测项目涉及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三大代谢的物质改变,测定结果在相应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化学专业的以上特点,使规范化培训带教工作充满了挑战,需要带教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全面考虑,避免出现教学、实验室现状与临床需求脱节的情况[4]。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带教体会, 探讨如何培养检验医师的临床化学专业能力。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临床化学检测能力

医学检验规范化培训学生学习临床化学专业的时间为4个月,学习时间较充裕,在带教过程中,临床化学专业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制订合理、规范的带教计划[5-6],具体措施包括:(1)详细讲解临床化学专业组检测项目的种类及日常工作基本流程,教会学员正确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使他们初步熟悉本专业组的具体工作和要求;(2)带教教师对学员悉心指导,从实验检测前的样本处理开始学习实践操作,逐步过渡到上机操作、项目校准、试剂更换和项目参数设置,切实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初步掌握日常工作中常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3)讲解仪器性能验证、维护保养、常见报警处理的相关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使学员能够初步应对仪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4)引导学员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熟悉临床化学检测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在进行分析前辨别标本是否合格,熟悉标本退检原则,学会正确处理不合格样本,使学员初步建立起全程质量控制的意识;(5)由专业组组长指导规范化培训学员学习临床化学检验报告单的审核,针对不同项目逐一讲解报告单的审核要点和该项目的临床意义,让学员切实掌握常见临床化学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6)在完成以上5个方面的学习后,让学员系统学习室内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独立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样本的检测,并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判断,如有失控现象则鼓励学员独立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随后带教教师进行点评,让学员全面理解临床化学专业的质量控制,为将来独立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学员在临床化学专业轮转学习的过程中,带教工作必须立足教学大纲,充分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层递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牢固掌握教学内容,让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2 巧用案例分析,促进临床思维

检验医师的培养需顺应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以胜任日渐广泛的职责要求,因此,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重而道远,在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谨记教学目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使学员成为真正的检验医师。为此,带教中应注意巧用案例分析,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病例,让学员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查看患者的临床信息,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根据降钙素原的结果,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根据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异常升高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下一步检测的建议;根据动脉电解质、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结合病史,分析患者潜在的酸碱失衡类型,与主管医生密切沟通,为临床治疗提出建议),培养学员养成把专业知识与临床信息有机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促进临床思维的建立。此外,专业组还应定期组织学员进行综合检验报告分析或异常报告单讨论,要求学员选择一份典型的报告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患者的入院信息、诊疗经过和其他相关检测结果,以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为立足点,根据患者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判断,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形成书面报告,制作PPT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学员真正掌握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从而能够以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角度来分析临床问题,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变化规律,进而能够根据疾病特点对检验项目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增强提供临床咨询的能力,在检验与临床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帮助。

3 关心学员生活,培养再学习能力

规范化培训学员刚刚离开学校,来到陌生的环境,心中会有孤独和彷徨。带教教师应从细微处着手,关心学员的生活,热心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赢得学员们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利于规范化培训计划完成。医学需要终生学习,要注意引导学员谦虚务实,脚踏实地,在实践工作中稳步成长,不断提高再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临床医疗实践,针对相关问题利用科研文献等资源,深入理解,综合分析,切实掌握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员善于应用新兴科技(如信息技术、在线学习等)手段,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有效提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

4 建立考核机制,确保规范化培训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对规范化培训学员作出了相应的考核要求,明文规定在完成培训任务后学员必须进行相应的考核,如考核不合格可以申请再次考核,直至考核合格[7-8]。临床化学专业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2个方面:理论考核的范围包括临床化学专业组的工作流程、检测项目的组合原则及临床应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全程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等;实践能力的考核规定学员须完成某一检测项目的检测工作,评分依据操作规范性、熟练度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可以了解学员对临床化学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学员真正掌握临床化学专业能力。

5 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师资自身专业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带教教师也需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与方法,以实际行动言传身教,激励学员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培养出既具有临床医师素养,又具备检验医学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检验医学住院医师。

6 小 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检验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检验医师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在提高培训效果方面,带教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检验医师在完成临床化学专业的轮转培训后,应具备基于实践的再学习能力和临床化学检测能力,并能以检验医学为支点,密切联系临床,协助临床正确解读临床化学检验结果,合理应用检验项目,使学员们初步具备与临床沟通的能力,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规范化医师实验室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