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管内皮NF-κB通路的影响

2020-02-12蓝丹纯廖荣臻李知行张弘弢李子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针内皮细胞内皮

蓝丹纯 廖荣臻 李知行 张弘弢 李子勇

(1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深圳市中医院;4广东省中医院)

全世界大约11个成年人中有1个患有糖尿病,而90%为2型糖尿病(T2DM)。亚洲是迅速出现的全球T2DM流行主要地区,而中国和印度是其中的两大重灾区。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这些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胰岛素抵抗(IR)是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大量基础研究亦表明血管内皮的IR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炎症反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3,4〕。针灸作为古老的治疗手法,不论是改善IR,还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其良好的治疗作用均已经得到临床验证〔5,6〕。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IR大鼠模型,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观察针刺干预对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NF)-κB p65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炎症反应与IR相互作用及治疗效应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动物选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雄性SPF级SD(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使用许可证号:SYXK(粤)2013-0001。并于该中心SPF级环境内完成整个实验过程。高脂饲 料配方(D12492,质量比):蛋白26.2%,碳水化合物26.3%,脂肪34.9%(购于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普通饲料配方(质量比):豆粕21%,稻谷4%,玉米31%,小麦18%,黄豆2%,鱼粉6%,预混料3.5%,麸皮10%,蛋黄粉3%,植物油1.5%,多种维生素1%(购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本实验在实验室动物护理和使用的伦理指导原则下进行。

1.2主要试剂及仪器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试剂盒均购eBioscience公司;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试剂盒购自默科迪亚公司;NF-κB p65 及p-NF-κB p65抗体试剂盒购自美国CST公司;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EVG3439);TEM-1200EX型透射电镜;G6805-2A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YZB/沪0735-26-2009);血糖仪(罗氏血糖仪);微量注射泵:(YZB/粤0641-2008);针灸针(华佗牌,规格:0.35 mm×13 mm)。

1.3穴位定位 本实验所选的穴位定位〔7〕:①肾俞:大鼠后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0.5 cm处;②足三里:大鼠后肢膝关节外下方,即腓骨小头下约0.5 cm处;③三阴交:大鼠后肢内踝尖直上1 cm处;④内关:前肢内侧,离腕关节约0.3 cm的尺桡骨缝间。

1.4实验分组 将24只SD大鼠随机地平均分配至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各8只。空白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12 w;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喂以D12492高脂饲料12 w以诱导IR模型。予以电针组大鼠针刺干预,同侧的足三里及三阴交给予疏密波(疏波2 Hz,密波50 Hz,调制频率10次/min)的电流刺激,刺激强度以局部肢体轻微抖动为度,20 min/次,1次/d,持续治疗28 d。

1.5标本采集及检测

1.5.1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8〕待全部大鼠禁食不禁水8 h后,将充分麻醉的大鼠固定于鼠板上,钝性分离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及右侧颈外静脉,而后分别于其中插送深约2.5 cm的PE管(PE管中已预先注入80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并将PE管稳固于肩胛部皮下;右侧颈静脉PE导管末端连接三通旋塞,接通微量泵端口,分别输注胰岛素及葡萄糖。首次0 min经颈动脉取血采样,检测基础胰岛素和基础血糖(BBG),而后以速率为0.12 U/(kg·h)恒速输入0.05 U/ml的胰岛素溶液。每隔5 min测一次大鼠的空腹血糖(FPG)值,当FPG值超过(BBG±0.5)mmol/L范围时,可泵注20%的葡萄糖溶液,并且每隔10 min采血检测FPG,而后根据波动的血糖值调整糖的泵注速率,使FPG值稳定维持在(BBG±0.05)mmol/L上下。等达到机体稳态后,则每5 min采血测定FPG,取稳态下6次葡萄糖输注速率(GIR)的平均值作为GIR,GIR=稳态时GIR×葡萄糖浓度×1 000/体重(kg)/60;取稳态下6次FPG的平均值作为稳态下的FPG。

1.5.2检测方法 整个治疗疗程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2 h,次晨于麻醉后眼眶静脉窦采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P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FINS,所有步骤按说明书严格操作;采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2000)测定TNF-α、IL-6水平。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大鼠,截取大小约3 mm×2 mm的主动脉置于2.5%戊二醛溶液中固定,备透视电镜观察,余下的主动脉置于冻存管并于-20℃下保存,用于Western印迹检测。

1.6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方差齐性用LSD比较,方差不齐用Tamhane比较。

2 结 果

2.1针刺前后IR模型大鼠血清FPG、FINS、GIR的变化 针刺前,模型组GIR、FPG及FINS较电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两组GIR水平显著降低,FPG及FINS水平显著升高(P<0.01)。针刺后,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血清FPG、FINS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GIR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电针组大鼠血清FPG、FINS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GIR水平明显升高(P<0.01)。见表1。

表1 针刺前后各组FPG、FINS及GIR的比较

与空白组比较:1)P<0.05,2)P<0.01;与模型组比较:3)P<0.01

2.2电针对IR模型大鼠血清TNF-α及IL-6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NF-α、IL-6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 各组血清TNF-α及IL-6比较

与空白组比较:1)P<0.01;与模型组比较:2)P<0.01,下表同

2.3电针对IR模型血管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模型组、电针组血管内皮的磷酸化(p)-NF-κB p65水平及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血管内皮p-NF-κB p65水平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见表3、图1。

2.4电针对IR模型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影响 在透视电镜下可见,空白组大鼠主动脉的内皮层完整连续平滑,紧贴于动脉壁内层,细胞下间隙连接紧密,线粒体形态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内皮细胞下层疏散,扁平细胞与动脉壁间隙增宽,线粒体形态异常,壁上出现多量的空泡样线粒体;电针组中大鼠的内皮细胞与壁间隙稍增宽,部分线粒体形态改变,嵴部局部消失。见图2。

表3 各组血管 内皮NF-κB p65蛋白表达的比较

图1 各组主动脉NF-κB p65 Western印迹比较

a内皮细胞;b 壁下间隙;c 线粒体 图2 各组血管内皮超微结构(×15 000)

3 讨 论

T2DM的主要诱因是过多高热量饮食摄入而导致的肥胖。其引起的机体过多脂肪堆积会使得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反应状态,慢性炎症是IR的主要原因之一〔9〕。而血管IR的表现为因胰岛素引起的血管舒张异常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0〕。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管疾病的初始阶段,是心血管和代谢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强有力预测因子〔11,12〕。同时内皮功能障碍也是T2DM自然史上最早发现的功能紊乱。此与机体长期高水平的血糖浓度及炎症状态密不可分〔13〕。当IR加速着T2DM疾病进展的同时,心脑血管疾病也在血管功能障碍诱发下逐渐地显现出来〔14,15〕。

本研究结果说明电针可提高外周胰岛素敏感性。NF-κB是炎症的主要调节因子,表达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6,通常以p50和p65亚基及抑制蛋白κB抑制因子(IκB)α组成的无活性复合物形式存在。其中,NF-κB p65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及DNA结合亲和力〔16〕。在细胞溶质中,NF-κB与IκBα相关,后者控制着NF-κB的核易位。IκBα的降解导致NF-κB激活,从而调节基因表达。近年来,NF-κB的磷酸化,特别是NF-κB p65的磷酸化已成为转录激活的新机制〔17〕。研究结果发现,脂肪堆积状态能激活机体中的NF-κB,而抑制NF-κB通路可以减轻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肥胖〔18〕。

一方面,机体的慢性炎症状态直接改变胰岛素靶器官血管内皮的结构,破坏了机体的保护屏障。此外,脂毒性或者炎症状态触发着内皮功能障碍,从而诱发内皮层的病理改变。另一方面,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或形态的改变,都将影响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阻碍机体的糖脂代谢,最终诱发糖脂毒性〔19〕。而增加的活性氧激活了NF-κB 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加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又使内皮损伤及IR进一步恶化〔20〕。

本研究所选的4个穴位,具有补益肾脾之功,可有效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强靶器官胰岛素敏感性,逆转IR现象,再次验证了既往的研究结果。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电针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层在经过电针的干预治疗后,动脉内皮层病理状态得到了改善,此与NF-κB信号通路调控慢性炎症密不可分。

猜你喜欢

电针内皮细胞内皮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