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组织TS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02-12鲁明骞陆海燕冯雪松高嫣周东奎张蓉李莉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癌阳性化疗

鲁明骞 陆海燕 冯雪松 高嫣 周东奎 张蓉 李莉娥

(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 宜昌 443000;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道,在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1〕。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占世界新发病例的40%,因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达进展期,早期诊断率远远低于欧美及日韩等国家〔2〕。研究表明,胸苷酸磷酸合成酶(TS)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在DNA的合成和修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抑制TS可使生物合成受阻,进一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3〕。氟尿嘧啶(5-Fu)是胃癌化疗的重要药物之一,5-Fu本身无生物活性,在体内经胸苷酸磷酸化酶(TP)的催化下转化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脱氧氟尿苷单磷酸盐(FdUMP),FdUMP与TS的巯基、亚甲基四氢叶酸(5,10-CH2-FH4)的甲基结合,形成共价的三重复合物,从而抑制TS的合成,阻碍尿苷酸(dUMP)向胸苷酸(dTMP)的转变,影响DNA的合成〔4〕。因此,研究TS在胃癌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TS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胃癌患者140例,具有充足的石蜡组织标本,其中男107例,女3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7.4±3.8)岁;肿块>5 cm 82例,肿块≤5 cm 58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6例,中分化65例,低分化59例;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者6例,肌层12例,全层122例;淋巴结有转移98例,淋巴结无转移42例;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为18例、19例、58例和45例。所有患者接受“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CF)/5-Fu”方案化疗(中位4程)。

1.2免疫组化SP染色法 140例胃癌组织标本经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经高压抗原热修复,冷却后,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3次,加入3%过氧化氢孵育10 min,再次冲洗,加入Ⅰ抗即小鼠抗TS单克隆抗体,抗生物素化羊抗小鼠IgG。具体实验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免疫组化SP Envision两步法进行检测。

1.3结果判断 以已知阳性的胃癌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依照综合计分法,将细胞着色强度与阳性着色细胞所占百分数结合进行判定。细胞着色强度:不着色、淡黄色、棕黄色和棕褐色分别计0、1、2和3分。阳性细胞百分数:10个视野阳性细胞的平均数占其10个视野中细胞数的百分比:<5%、5%~25%、26%~50%、51%~75%和>75%分别计0、1、2、3和4分。

1.4疗效评价 近期疗效按实体瘤标准评价(RECIST)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其中总有效率(RR)=CR+PR。化疗毒副反应根据WHO毒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T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40例胃癌患者中,95例胃癌组织中TS表达阳性,TS阳性表达率为67.86%(95/140);90例癌旁胃黏膜正常组织中,TS阳性表达率22.22%(20/90),T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

2.2TS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TS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无关(P>0.05)。见表1。

表1 胃癌组织中T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2.3TS阳性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 在可评价的84例胃癌患者中,TS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28.07%(16/57),TS阴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74.07%(2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TS阳性表达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TS阳性表达患者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1%(32/57)、22.8%(13/57)和19.3%(11/57),TS阴性表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15/27)、25.9%(7/27)和18.5%(5/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TS阳性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TS阳性表达组的1年生存率为52.63%(30/57),阴性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48.15%(1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TS酶是一种叶酸依赖性酶,由两个相同的亚基构成,,分子量约62 kD,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四氢叶酸与dUMP结合,通过甲基化合成胸苷酸重要的限速酶dTMP,dTMP是氟尿嘧啶类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关键性酶之一,5-Fu通过抑制TS的生成,使DNA合成受阻,从而达到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5〕。5-Fu是除手术外胃癌最主要的内科治疗药物,但不同个体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异,医务工作者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产生其差异的主要原因,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指标,因此寻求能预测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的指标对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淑璟等〔6〕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77例胃癌患者病例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病理切片,发现T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1%,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0%,胃癌组织中的TS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TS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本研究TS阳性表达率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7,8〕。徐振宇等〔9〕研究发现,TS在胃印戒细胞癌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等其他病理类型,与胃癌分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5-Fu在体内通过影响核酸合成发挥抗肿瘤效果,属于TS抑制剂,与多种恶性肿瘤化疗敏感性相关〔10,11〕。当TS的表达水平增高或活性增强时,一方面可使尿苷酸向胸苷酸转变增加,加速了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同时还可抑制体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合成,DPD是5-Fu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与5-Fu的疗效、不良反应、耐药和预后等密切相关〔12〕,当DPD表达水平下降时,其活性也随着降低,5-Fu在体内分解代谢减少,导致血浆中浓度增加,体外排除减少,从而使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增加〔13〕。

有研究发现TS表达与氟尿嘧啶类药物疗效无明显相关性〔14〕。但也有相反的结果,认为TS低表达患者其疗效和预后更好,因此,TS可作为评价胃癌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指标〔15,16〕。Farina-Sarasqueta等〔17〕研究发现TS基因多态性与5-Fu化疗毒性反应有关,可以作为5-Fu化疗不良反应的预测指标,指导临床医生个体化用药。本实验结果显示,TS阳性表达患者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不良反应与TS阴性表达患者无明显变化,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8〕。TS阳性表达组的1年生存率与阴性表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onnenblick等〔19〕研究结果一致,但Lu等〔20〕在荟萃分析中发现,进展期胃癌TS表达对总生存有预测价值。

综上,在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当TS活性受到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障碍,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因此,通过研究TS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对胃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选择性TS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TS可作为肿瘤化学治疗预测的重要靶点之一。

猜你喜欢

胃癌阳性化疗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跟踪导练(二)(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