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封面开始《骆驼祥子》的阅读和教学

2020-02-10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骆驼祥子书名阅读

邓 东

【摘要】 一本书的阅读应该从封面开始,一本书的教学亦是。不仅如此,通过封面阅读而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在阅读的起点和阅读的终点分别进行,从而统领和引导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骆驼祥子》封面上书名和画面内容的解读和探究,设计能够关联全书内容、能够指向深度学习、能够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阅读学习总任务;通过有章有法、有理有据地为作品重新命名,通过对作品封面上画面的内容要素进行选择并陈述理由,学生不仅可以“读会”一部作品,而且还能建构起“会读”其他作品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发展多种思维能力,从而全方位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封面 书名 画面内容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57-020

封面是一本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有意无意,读者对一本书的阅读往往都是从封面开始的。一个经典的或者凝练而又新鲜的书名,一个夺人眼目的画面,一种文字排列与色彩运用的奇妙组合,很有可能成为吸引读者阅读一本书的理由。但遗憾的是,正如“得意忘言”之说所表达的,人们在抓住作品的内容之后往往忘记了作品的语言形式,大多数读者一旦进入书本的内容世界,也就往往淡忘了封面曾经给予他的视觉冲击和阅读冲动,忽视了封面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和所承载的独特价值。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事实上,封面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封面犹如一个人的衣装,承载着这个人身上全部的社会性内容,甚至承载着其隐秘的内心世界,是予他人以第一印象的凭借,更是引导他人了解这个人、进入这个人内心世界的一条路径。一般来说,作者本人高度重视其作品的封面设计,很多专业的读者也能从作品的封面设计中读出许多信息。一般而言,与作品高度相关的封面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书名和画面的内容要素。一般读者对封面的阅读,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也可通过对封面上书名和画面内容的探究来进行。

一、与书名有关的任务设计

书名一般出自作者本人,是作者对这本书全部内容所作的高度浓缩和精简概括,也是作者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的含蓄表达。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指定读本《骆驼祥子》一书为例,众所周知,这本书的名字即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号,而作者老舍先生之所以用作品中主人公的外号+名字给这本书命名,能够合理推断出的原因是他对祥子、对以祥子为代表的社会底层老百姓充满了关注和同情。

与书名有关的任务设计为:为本书重新命名。这一任务必须以全面而又深入地了解作品内容为基础,以充分理解书名内涵、充分理解作者命名意图为前提,显然,这是一个既具有闭合性,又呈现开放性;既要求关联和整合作品内容,又体现学生思维水平与概括能力的学习任务。这一任务可分为三步来完成:

(一)对书名进行解读和探究,充分理解作者的命名意图

对书名的解读和探究最好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达成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好的问题,既能将作品的内容聚合起来,形成清晰的理解与旨归,又能触及作品的诸多因素,关涉作品中的局部与细节。这样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思维才能在感性与理性的对话中趋向清明与开放。”针对《骆驼祥子》这一书名,可以提出的问题是:1.为什么书中的主人公祥子得了个“骆驼”的外号?2.老舍先生为何要用祥子的外号+名字为这部作品命名?

关于第一个问题,老舍先生在作品的一开篇便以“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作了类似的表达,骆驼和祥子有什么关系呢?祥子为什么得了“骆驼”的外号呢?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关联的便是作品中祥子的一段经历。祥子在连人带车被搶到军营之后,机智而又大胆地带着三匹骆驼逃了出来,这是祥子得名“骆驼祥子”的直接原因。书中第四章第一自然段直接书写了这一原因:“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如果祥子与骆驼的关系只存在于祥子的一小段人生,只关联到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骆驼祥子”的名号应该不会如此深入人心。是的,祥子与骆驼之间还有更深刻的关联,那就是二者在性格上的高度相似,而这,正是祥子得名“骆驼”的深层次原因。至于祥子和骆驼在哪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可以由学生进行概括,并在作品中寻找依据。

关于第二个问题,除了前述老舍先生关注和同情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情感态度和创作视野外,还可以从小说各要素的角度、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回答。

(二)对书名进行评价

对《骆驼祥子》这一书名进行评价,即请学生就这一书名好或是不好说出自己的判断,并陈述判断的理由,这是一个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但是学生的回答不能天马行空,必须要灵活、综合运用小说文体的知识,同时以作品内容为依据,分点逐条陈述。

(三)为本书重新命名

为本书重新命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水平,学生的概括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得到综合体现和全面提升。小说文体要素这一知识系统可以作为学生思考的路径和完成任务的支架,也就是说,为作品重新命名可分别从人物、情节、环境和主旨等小说要素出发进行思考,关联作品相关内容有章有法地开展;陈述理由则必须联系作品内容,有理有据地进行。

比如从人物角度出发,可以把作品命名为《末路鬼》,并可从以下角度陈述命名理由:1.作者在全书结尾处用“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来概括祥子的个性和命运;2.改书名指的是作品主人公,但与《骆驼祥子》相比,它不仅指向人物,还暗示了情节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3.“鬼”更深刻更尖锐地揭示了人物与环境的冲突,更能突显作品主题。

再比如从情节角度,可以把作品命名为《求车记》;从社会环境角度,可以把作品命名为《病胎》;从作品主题角度,可以把作品命名为《奋斗与沉沦》等。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这一步骤可以安排两次:阅读全书之前和阅读全书之后。学生在阅读全书之前对书名进行解读、对作品的命名意图进行合理的推测、对书名得失进行评点、自己为作品重新命名;在阅读全书之后,再一次完成此学习任务;两次活动中学生态度的不同,体现的正是他在本次整本书阅读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

二、与画面内容有关的任务设计

自《骆驼祥子》一书首次出版以来,很多出版社都出版过这一经典作品。不管是什么版本的《骆驼祥子》,封面上的书名是不会变的,各有不同的是其中的画面内容。这些画面内容看似寻常和简单,但却蕴含着编者和设计者对作品的理解,颇有细读和探究的必要。在细读和探究中封面设计中画面内容的构成要素,可以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另外一个总任务。这一任务设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评点自己手中的某个版本,另一种是比较多个不同的版本并从中找出自己认同的版本。评点和选择都可以分别在阅读全书前和阅读全书后进行,学生可以在自己前后态度的变化中发现自己的阅读所得。

评点自己手中的某个版本这一操作方式相对简单,只需要对其画面中的内容要素进行读解和分析,然后结合作品内容评价其优劣得失,最后说出自己理想中的、切合作品题旨和内容的画面内容要素即可。

比较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一操作方式则相对复杂,需要先寻找不同版本的图书,就其封面设计中画面内容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研究,评价其优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设計并陈述理由,甚至可以开展相关辩论活动。在此详细阐述如下:

(一)对画面内容进行分类研究。

对画面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最大的难点是找到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以画面内容中形象要素的不同为依据,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不同版本的《骆驼祥子》封面设计中的画面要素,主要有以下组方式:

1.人+骆驼。此处的“人”是《骆驼祥子》一书的主人公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基于作品中祥子从军营逃出时,牵回了三匹骆驼的情节设计,也基于祥子和骆驼在性格上的相似性,一部分版本的《骆驼祥子》在封面设计时采用了人+骆驼的画面要素组合。

2.一辆车。众所周知,祥子是一个车夫,也是一个车迷,买车、开车厂是他的梦想。虽然这一梦想落了空,但《骆驼祥子》一书全部的情节内容都是围绕“车”展开的,因此,一部分版本的《骆驼祥子》在封面设计时仅用车作为画面要素。

3.一个人+一辆车。此处的“人”当然也是《骆驼祥子》一书的主人公祥子,这一类封面设计的意图与仅有“一辆车”的设计意图相似。

4.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这一类封面设计把作为人物活动背景的北平城体现了出来。

5.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一位乘客。这一类封面设计在祥子所拉的车上加上的一位乘客,这一位乘客有可能是祥子拉包月的曹先生,也有可能是祥子拉散座时的某一位重要顾客。

6.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一位乘客+人物群像。这一类封面设计在上一类的基础上加上了人物群像,人物群像实际上也构成了祥子的社会环境。

(二)评价画面内容的优劣

对封面设计中的画面内容进行评价时,同样要围绕小说文体的知识系统进行思考,并按照小说文体的知识系统进行分点分条的话语建构,同样既要基于对作品内容的准确理解,也要容许学生言之有据的个性化解读。

比如,针对第一类人+骆驼的画面要素组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优点:1.与书名高度吻合;2.直观呈现了人(祥子)与骆驼的相似性;3.突出人(祥子)的孤独境遇。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不足:1.不能表现作品中的主要情节;2.完全忽视了人物生存的社会环境;3.不能表达人与社会相冲突的主旨。

同样,针对仅有一辆车、一个人+一辆车、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一位乘客、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一位乘客+人物群像的封面设计,同样也可以启发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并撰文陈述理由

在对封面上的画面内容进行分类研究和优劣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进行比较分析,事实上,每一种设计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比如:第5种组合就有严重的错讹,画面中的乘客是一位女性,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背景和作品内容。),学生要在给出的选择项中进行选择,必然要加入合理的个性化解读,撰文陈述理由便是让学生充分展现其个性化解读的成果。

与封面画面内容有关的学习任务除了具备与作品相关联的闭合性和开放性兼备的特征,还充分体现了与学生思维发展相关的思辨性特征,以及与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的趣味性特征,可以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起始和终结。在教学过程一开始,老师可以请学生做一次评点或选择;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请学生再做一次评点或选择。两次评点和选择的对比,同样体现着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成长。

注:本文系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研课题“初中生整本书阅读实践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XKT31)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蔡可.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18年第1期.

[2]余党绪.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母题、议题、问题——思辨需要方向、框架与抓手[J].语文学习,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骆驼祥子书名阅读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我有故事,你带钱了吗?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完整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