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冲击——60位经济学家为中国经济2020建言

2020-02-04张子博

家族企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疫肺炎新冠

张子博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在这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疫情,也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黑天鹅”。现在全球经济规模和产业分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中国经济规模已列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规模和深度远超想象,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艰难攀登,内外部压力加剧,各种冲突在所难免。

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借助数字化重振经济活力?面对疫情形成的挑战,60位经济学家,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为中国经济2020,乃至国家的“十四五”建言献策。思想观点汇集在新书《直面冲击—中国经济学家建言》中,以期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本文从中摘取了3位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首先,疫情不会改变影响国家中长期发展趋势和生产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一是资本存量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资本积累速度更不会因为短期的疫情冲击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二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

其次,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疫情过后消费和投资需求有望实现明显回补。一是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将持续释放强大需求拉动力。二是以创新研发为基础的日益成熟的产业体系,持续打造经济核心竞争力。

最后,日益成熟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能够有力地抵御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

金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营报社社长

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病毒,而是“忽视—恐慌”。日常防疫和紧急疫情响应机制的作用不仅仅是预防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消除“忽视—恐慌”,让社会处于“常备不懈”之中,即把形成安全卫生的工作秩序和环境,作为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

应建立一个关于疫情的常态预警制度,当预警信号显示很可能有严重疫情发生时,社会可以启动“精准滴灌”式的响应措施,而不是“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和齐步走对策。防疫抗疫的目标不是完全消灭病毒,而是要将病毒及其感染致病可能控制在正常的社會秩序以及医疗体系所能承受和处置的状态中,这就是人类能够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态系统。

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中国以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抗击疫情,为世界所高度肯定。但“全民动员,不计代价地进行封城、封路、封村,停工、停产、停学”是在局面有可能失控时不得不采取的非常之举,不能成为防疫抗疫的常规方式。病毒会“常来常往”,人类对其既不能忽视,也不可恐慌,反应适度,应对有序,才是现代国家的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体现。

王国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一级教授

在防疫、复工两手抓的过程中,货币金融政策应当重视几方面的政策措施:一,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在积极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的同时,积极支持复工企业的公司债券(尤其是“防疫债”)的发行,扩展发行规模,简化发债程序。同时,放开对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购买公司债券的限制,拓宽公司债券的认购对象,增加购债资金的来源。二,盘活企业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在存期内不可动用的资金。盘活的路径包括:放松对复工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主干企业)的贷款限制,使它们能够在产业关联基础上向上下游企业放款,增强产业链的合作协同;准许复工企业根据经营运作需要,提前支取定期存款。

猜你喜欢

防疫肺炎新冠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来势汹汹的肺炎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