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托马斯·哈代小说创作的悲剧性

2020-02-04白春香张思承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哈代悲剧性托马斯

白春香 张思承

摘 要: 哈代的小说有着浓郁的悲剧意识,它们反映了英国社会从宗法制农村向工业资本主义的时代变迁。本文结合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等几部重要小说,探究小说文本中的悲剧性表现,并从创作主体的悲剧思想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小说创作 悲剧性

卢那查尔斯基曾经说:“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耸立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忧郁形象。”a托马斯·哈代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悲剧小说家,他出生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多塞特郡多切斯特市中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保留着英国古老的传统,自然风光旖旎,远离现代文明,充满着神秘色彩。哈代的小说立足于他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他自己的个人经历中忠实地叙述笔下的故事与人物,并将现实中的悲惨现象以及作家的悲愤情绪融入其中,真实地反映了世纪之交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入侵农村宗法制给农民等小人物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他们的悲惨命运,体现出作家浓重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

一、哈代小说文本的悲剧性表现

哈代小说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他善于从小人物着手去表现时代、刻画社会,善于通过人物性格、人生命运和环境冲突来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悲剧意识。

(一)性格悲剧:主人公性格对其命运的决定作用

性格决定命运的思想理念始终贯穿于哈代的创作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作家往往通过塑造不同性格的主人公,来展示这些不同性格主导下,人物的不同命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形象就是最能体现这一创作理念的。

苔丝是一位受传统习俗和道德观念迫害的现代女性。她对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她爱她的兄弟姐妹,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他们、帮助他们,但是这个崇高的目标也因为她独特的性格而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她融自卑与自尊于一身,有着不屈服于世俗伦理的性格,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孤傲不群,桀骜不驯,出身和地位的卑微与心理上的优越感在她身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渴望改变被欺凌的现实并且奋起行动,与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对抗,从而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正是苔丝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在世人眼中,她是一个罪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依赖他人的女人,甚至还是一个杀人凶手,然而,哈代对苔丝却高度认同,他认为她纯洁善良,勇于承担责任和自我牺牲,他曾描述苔丝是一位集耐心、道德和勇气于一体的女性。

(二)命运悲剧:偶然与必然的戏剧性交错

哈代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通过设计巧合和偶然来推动小说的情节,这种手法对其表现悲剧的主题有十分重大的帮助,读者从中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又仿佛早已注定的命运走向。这使得故事的悲剧色彩直击灵魂,深入人心。

从《德伯家的苔丝》可以看出,作家对偶然性情节的设计已经十分纯熟了。 小说中的第一个巧合是,苔丝的父亲约翰·德北从当地的牧师那里得知,他是德伯家的一个后裔,这个家族拥有悠久而辉煌的过去。他坚定地相信了自己的贵族血统,并因为高兴便去酒店喝的烂醉,以致苔丝和他的弟弟必须代替他深夜驾车赶往市场,并意外导致马的死亡。这直接导致苔丝因为内心愧疚而不得不接受父母的建议去德伯太太家认亲并开始了她的悲惨生活。老马的死亡似乎是巧合,但意味着一个必然结果。

第二个巧合是苔丝受雇于德伯太太家时,在周末去了围场堡的酒店,在夜晚回家的路上与同行的“黑桃王后卡尔”产生了争执,苔丝只得和此时骑马来“解救”苔丝的亚雷一起回到围场。不幸的是,天色太黑又起了大雾,二人偏离大路误入了一片森林,苔丝在睡着的时候,被亚雷趁机侮辱了。

第三个巧合是苔丝来到奶牛场工作,想要度过一段平静的生活,但遇到了之前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安吉尔·克莱,并且与他坠入爱河。但是苔丝总是受到良心的谴责,于是她写了一封信向克莱坦白她曾经被迫失身于亚雷的事实,但是这封信碰巧被塞在了毯子下面,克莱没有及时看到。两人婚礼的夜晚,苔丝告诉了克莱真相。克莱无法原谅苔丝,并抛弃苔丝去了巴西。

表面上看起来,上帝让苔丝以冲动的方式对待每一次选择,通过在苔丝身上发生意外和巧合,并最终摧毁苔丝。但是,深入剖析这些偶然因素,我们就不难推理出其中蕴含的必然结果,这种偶然和必然的关系,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三)环境悲剧——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

哈代在作品中,对威塞克斯地区神秘而贫瘠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敏锐和真实的描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无数的风景画,这主要归功于哈代在其文学创作中使用的绘画艺术:哈代在景观描述中结合了颜色,光线和色调等绘画技巧,以增强氛围和美学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哈代对于景观的描述与主人公的命运走向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有学者所说:“那些由大自然发出的,象征着凶与吉的信息、生与死的征兆,都可以视为促成作者笔下的悲剧的潜在因素。” b作者运用征兆的手法渲染了悲剧氛围,引导悲剧事件的發生和发展,此时的自然景观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完美地融为一体。

在哈代的小说中,作家常常通过描摹威塞克斯地区的自然环境来渲染和暗示主人公的悲剧。比如,作者在小说《还乡》开头对威塞克斯地区的爱敦荒原进行的长篇描写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这片古老的原野是宗法制的象征,它犹如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支配着宇宙间的沧海桑田,操纵着荒原上每个人的命运,成为悲剧产生的土壤。不仅如此,哈代对宗法制乡村社会环境的刻画,也是展现其笔下小人物的深重苦难和悲惨命运的重要方式。《德伯家的苔丝》的开篇就描写了英国宗法制乡村的传统习俗。苔丝所在的马勒村的年轻女子们身着白色长衫,手执柳条,翩翩起舞,庆祝当地的传统节日——五塑节。在小说尾声,苔丝杀死亚雷之后与克莱一同出逃,他们躲在宗教遗址的祭坛上度过了最后一晚。从开始的乡村风俗到结尾的宗教遗址,迷信和巫术统治着这个世界。苔丝的悲惨命运由此而生,也最终了结于这个世界。因此,苔丝所生活的宗法制乡村是促成其悲剧的潜在因素。

二、哈代小说悲剧性的作家成因

(一)哈代对古希腊悲剧的模仿与超越

品读哈代的悲剧小说,读者有时会有一种读古希腊悲剧的感觉,对命运这一主题的诠释,仿佛是希腊悲剧送给哈代的一把金钥匙。在哈代和古希腊悲剧作家看来,人们在命运面前总是面临着无法逃避的灾难,这种宿命般的神秘力量,正是其悲剧色彩的内核。《远离尘嚣》中的村民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发出各种各样的评判,这与古希腊悲剧中合唱队的作用十分相似。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赋予了女主人公苔丝纯真善良的天性,却为她安排了十分悲惨的结局。和古希腊悲剧一样,哈代的悲剧小说也将人物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世界里,他们的结局早已被注定,并且只能如此,无法改变。哈代这种对捉摸不透却又无法抗拒的命运轨迹的描写,与《俄狄浦斯王》这一经典的古希腊悲剧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哈代对于古希腊悲剧,不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层面,更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例如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这部作品就曾被评价为“有着希腊悲剧和李尔王的清晰回声”c。哈代在这一作品中从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里超脱出来,对人物的命运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他从命运中提炼出一个分支,那就是性格,他让人物的性格去决定人物的生命历程。这一点是古希腊悲剧所没有的。他还善于通过刻画自然和社会背景去塑造人物的性格,让其更加合理,再由此去决定人物的命运,悲剧的撰写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一气呵成了。这样写不仅在表现上更加饱满和充实,而且可以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去审视、探索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二)哈代对叔本华“自由意志”思想的继承与革新

1886年,哈代初次接触到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在此后认真阅读和整理了叔本华的一些主要哲学作品。他和叔本华一样,对人生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同时接受了叔本华“内在意志”的观点,并反映在之后创作的多部小说中,但二者的“内在意志”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哈代没有叔本华的虚无主义,而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理想。

由此可见,他并没有完全被叔本华的思想所禁锢,而是把叔本华理论的精华与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种种看法和认识十分巧妙地接和在一起,主张人们面对现实,勇敢地与世界斗争,从这意义上讲,哈代在继承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革新。

(三)哈代对基督教文明的汲取与挑战

哈代出生于一个笃信基督教的石匠之家,从小就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熏陶。然而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更加深入透彻地认识了世界,哈代也开始挣脱了宗教的束缚,主动接受新思想,渐渐对原先的信仰产生了动摇与质疑。不过哈代并没有对基督教进行全盘否定,还在作品中融入了很多宗教中一些值得肯定的因素和内容。但是对于一些落后的腐朽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哈代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猛烈的抨击。因此纵观其众多的悲剧小说作品,我们都不难发现,在哈代眼中,基督教是悲剧的策源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葬身之地。哈代总是刻意地通过设置悲剧性的冲突和结局,来唤起读者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思考,让读者认识到旧宗教和旧道德腐朽的罪恶本质,从而达到批判社会、净化心灵、呼唤变革的目的。

三、哈代小说悲剧性的社会文化成因

哈代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在许多方面,哈代的创作都游走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创新的现代主义之间。在情感上,他与英国古老的乡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渊源,留恋宗法制下田园式的生活,然而在理智上,他在现代精神的启发下,成为一名反传统的先驱者,对英国陈旧的道德宗教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着十分尖锐的批判态度。

在维多利亚的社会中,由于存在双重标准性别角色,不公平的离婚法律以及落后迂腐的社会规范促成了人们克己和自欺的性情,女性地位低下和买卖女性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哈代看来,宗教教义、法律条文、婚姻道德等等一系列的旧思想和社会体系都需要进行革新,这些也自然而然成了他悲剧创作的主要批判对象。

哈代笔下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来源于乡村宗法制的旧风俗旧道德,更来自于工业文明入侵小农经济之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危机。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伴随殖民扩张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的爆发,阶层贫富的不断分化等等,都由作家亲身经历。这一历史时期,在机器大工业对社会的冲击下,农村自然经济的瓦解、农民的破产失业以及社会道德的败坏,给了哈代很大的触动,他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着周边新旧事物交替中的英国乡村的变化,对遭受重创的弱势群体和不断失落退化的自然环境表达了真切的同情与惋惜。尽管他隐约感到落后的农业文明注定要被工业文明所取代,但他对故乡清新的自然风光所浸润的淳朴生灵念念不忘,并且对人与人之间愈来愈冷漠的社会现状感到无比的忧虑。

a 〔苏联〕卢那查尔斯基: 《论文学》,蒋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95页。

b 陈东风:《“一颗损毁的星球”——苔丝的悲剧因素与主题凸显》,《蒲峪学刊》1996年第4期,第28—30页。

c 张兴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命运观》,《安徽文学》 2008年第2期,第42—43页。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M].张若谷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

[2] 陈东风.论哈代的悲剧艺术[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3] 黄秋莹﹒关于苔丝命运悲剧根源的思考[J]﹒教育界,2011(7).

[4] 颜学军.试论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精神[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9 (3).

[5] 黄新恺. 哈代笔下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南昌大学,2007.

[6] 孟涵. 哈代“威塞克斯”小说艺术风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基金项目: 本文为晋中学院1331“民俗文化研究”重点创新团队项目研究成果

作 者: 白春香,晋中学院文学院教授,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张思承,山西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哈代悲剧性托马斯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怎样与一只熊分享
画与理
托马斯的一节课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哈代之家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