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根本路径

2020-02-03李宗建郑景仁

党政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

李宗建 郑景仁

[摘 要]深刻理解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谋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前提。勇于自我革命与进行社会革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下简称“两个革命”),不断完成历史任务、一步步实现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清醒自觉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强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

[关键词]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根本路径;革命性锻造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①能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好这一时代之问,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更高的理性自觉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

一、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

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能否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能否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关键在于今天的共产党人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牢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何为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②。邓小平同志曾经把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并指出“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③。党的十九大号召全党一定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无疑是新时代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动员令和宣言书。“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人容易习惯性产生“信仰迷失”“精神懈怠”“斗志涣散”“消极腐败”等问题。伟大社会革命要顺利推进,要求党必须高扬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消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彻底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达到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不断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进一步将“进行伟大斗争”纳入“四个伟大”的战略框架中,清楚表明敢于并善于进行伟大斗争是治国理政的“突破口”、逢山开路的“开路机”、遇水架桥的“桥头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前提就是要不改全党的革命初心,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⑤这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以彻底的革命精神和斗志进行“两个革命”的信心和决心,也是新时代进行“两个革命”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的严峻形势。

二、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关键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新突破,全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要难”的当下,“两个革命”能否协同推进、相得益彰,关键取决于共产党人还敢不敢、能不能触动深层次的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就不能直面深层次的利益问题,就很难看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首先,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就不能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改革最难的就是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列宁曾经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⑥这说明打破利益束缚是何等难!而改革必然触及利益,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奶酪。这就会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具有革命性,就在于不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而是要对现有的传统既得利益进行整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要进行这个层次和深度的利益调整,在思想认识上,就要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付出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力和利益問题,服从改革大局,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部门账、地方账、眼前账。在政治站位上,只要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只要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在行动作为上,决不能台上喊大口号、台下打小算盘;口里喊着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还是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其次,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根本在于改革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改革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改革就能够依靠人民。事实证明,以人民福祉为目标的改革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坚守改革初心,就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了权力的巩固而改革。而是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⑦;坚守改革初心,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朝着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坚守改革初心,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让全党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三、协同推进“两个革命”,要害在锻造党的革命性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党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领导人民进行好中国特色主义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因此,勇于自我革命是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始终是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一,锻造革命性的目标是确保党“始终过硬、坚强有力”。作为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拥有近9000多万名党员、461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共产党要确保自身始终过硬,关键是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做到“五个过硬”,即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每个“过硬”都是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抓住的要害问题,每个“过硬”都关乎党的革命性、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的强弱,每个“过硬”都会影响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

第二,锻造革命性的关键是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凡属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都要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确保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和进行社会革命始终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有序推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特别要求全党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反馈情况反映出,有的地方“修复政治生态任务还很重;选人用人问题比较突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仍有市场”,有的地方“有的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和圈子文化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有的领导干部不信组织信关系,热衷投机钻营”,有的地方“选人用人上存在跑官要官、裙带关系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些新形势新情况表明,唯有在政治上把党建设好,才能够继续解决难题、办成大事,才能协同有效推进“两个革命”。

第三,锻造革命性的根本是筑牢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不解决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问题,党的自我革命就难以进行下去,更不用奢谈将伟大社会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理论、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保持革命青春、朝气蓬勃,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要带领人民实现历史使命,对革命内涵的理解必须由社会革命进一步拓展到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这是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只有把“两个革命”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基础上、过程中才能达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崔耀中:《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新特点新部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85 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 368 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⑥《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3页。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自我革命”论
执政活力源于“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走出去 首汽租车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一种政治勇气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改革促进派究竟应该促什么?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政府“自我革命”,硬仗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