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核心问题,探究数学课堂

2020-02-02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郭月婷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6期
关键词:条腿药片青蛙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 郭月婷

就数学而言,数学问题是学生创建数学思维的基础、动机以及起点和形式。重点关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问题是有价值的,通过问题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关键的策略。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作者认为,数学教学中所谓的“核心问题”是从整体教学内容或学生参与度的角度来考虑的,设计思考强度大,需要研究、合作和沟通,与课堂教学有关,可以回答学生零碎的、散乱的一些问题。

二、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构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让“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秀的数学教学,不同的人可以获得多样的数学知识”。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计算、推理、验证,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层次来教学,让学生理解与学会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2.依据数学内容的本质

数学的本质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数学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维的理解;认识到数学中的独特思想;对数学美的评价;追求数学精神。

三、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从哪儿来

1.来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每节课都有核心内容,即课程学习重点,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2.来自思维提升的关键处

数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开发,所以,教师需要设计多种细微的关键问题,及时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引导学生学习“方程”为例,教师给出一个案例:“1 只青蛙4 条腿,2 只青蛙8 条腿,3 只青蛙12 条腿,现在有18 只青蛙,它们共有几条腿?”刚开始,学生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绘制表格,让学生通过枚举的方法来分析青蛙的只数和青蛙腿数的关系。通过归纳,学生发现,青蛙的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 倍。教师开展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如果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存在关联,可以应用枚举的方法来分析两个数的关联,然后应用归纳的思维来分析一个数和另一个数之间存在哪种关联。在学生发现了青蛙只数和青蛙腿数之间的关联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建立等量关系。在建立等量关系时,学生不了解18 只青蛙到底有多少条腿,于是用x 来替代数字,由此建立两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x=4×18。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了如果要寻找数与数之间的关联,可以应用归纳思维来分析;如果要建立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一个数值来分析另一个未知的数值,那么可以应用方程思维。

3.来自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

小学数学课程的大多数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交汇点设置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问题的特征找到适用的理论、公式等,然后结合解题需求灵活应用各种解题方案来解决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爷爷每天吃1 片VC锭剂。现在爷爷购买了12 盒VC 锭剂,每盒30 片。爷爷购买的药片数量足够吃一整年吗?”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在生活中有一些数学问题并没有直接给出数量信息,学生需要自己去寻找相关的数量信息。在这个数学问题中,它没有直接给出爷爷一整年需要吃多少药片,所求问题“爷爷购买的药片数量够吃一整年吗?”不能直接与前面的已知条件构成闭环。于是,学生将问题置换为“爷爷购买的药片数量有多少?”然后再与爷爷一年要吃的药片总数作比较,从而得到答案。经过分析,学生列出算式:12×30=360(片),这是爷爷购买的药片总数,而爷爷每天吃1 片,一年有时是365 天,有时是366 天,所以爷爷一年要吃的药片总数是365 或366,360 既小于365,也小于366,所以爷爷购买的药片数量不够吃一年。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时,如果条件不足或隐藏起来,学生需要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分析,找到解题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解答。总而言之,不必用追求问题的“数量”来讨论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但是需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质量”,这是为了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从“知识转移”转变为“问题解决”,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追求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方式从“小步骤”转变为“大问题”,课堂时间和空间由教师的“优等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

猜你喜欢

条腿药片青蛙
救命药片
药片不能掰开服
不会算账的蝉
药片洗头有奇效
药片颜色谁决定
按属性分类
小青蛙捉虫
鸡兔同笼
谁能叫醒小青蛙?
画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