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前臂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1 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02-01徐园园沈龙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前臂桡骨上皮

仝 贺,徐园园,李 松,沈龙山

(1.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安徽 蚌埠 233030;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安徽 蚌埠 233004)

肌上皮瘤是一类常发生于涎腺区的低度恶性肿瘤,几乎完全由肌上皮细胞组成,好发于腮腺、颌下腺及腭、唇、颊、龈和涎腺区等。而发生于四肢内的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MMT)是一种成分混杂的局限性肿瘤,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比例复杂多变,间质玻璃样、软骨黏液样变性[1]。WHO(1994)在未确定分化肿瘤组内新增软组织MMT 等新的软组织肿瘤,WHO(2002)新分类的副脊索瘤和肌上皮瘤相类似,故命名为混合瘤/肌上皮瘤/副脊索瘤。在最新WHO(2016)分类中重新命名为MMT,恶性者称为肌上皮癌[2]。

近年来随着组织病理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陆续有关于四肢皮肤、软组织内及四肢骨的原发性肌上皮瘤的报道[3-4],但多集中于病理学报道,而MMT 发生于软组织内的影像学征象罕见报道。近期本院骨肿瘤科收治1 例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左前臂肌间隙内原发性软组织MMT 病例,现笔者将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报道。

病例男,50 岁,发现左前臂尺侧端包块30 余年,无明显疼痛不适等异常,入院前1 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臂掌侧肿胀,近日肿块逐渐增大,伴有局部隐痛,左前臂放射性麻木不适、酸胀痛,无局部红肿、破溃及分泌物。患者既往有神经纤维瘤病史,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多处出现瘤体。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前臂外侧缘类实性回声占位,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肿瘤不排除? 临床初步诊断:左前臂肿块,性质待查(神经纤维瘤?)。入院后实验室血液生化指标正常。

MRI 检查:入院首次MRI 平扫示左前臂旋前圆肌及指深屈肌肌间隙内见两枚椭圆形、类圆形病灶,最大者约5.5 cm×3.0 cm×8.3 cm,边界尚清,信号欠均匀,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内见低信号分隔,T2WI 压脂序列示病灶整体以高信号为主,T1WI、T2WI 示病灶内见条状低信号影,其周围见轻度水肿灶,下缘明显,尺桡骨骨质信号未见明显改变(图1a~1c)。影像科术前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复发可能。

手术所见:术中见包块位于左前臂皮下软组织肌间隙内,病灶大小约6.0 cm×6.0 cm,边界尚清,包膜较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稍紧密,活动度尚可,质地稍硬。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左前臂软组织内肌上皮瘤。

术后1 月余,患者主诉左前臂术区渐进性肿胀、疼痛、麻木无力并加重,再次入院行MRI 平扫加增强检查:左前臂病灶较术前有所增大,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明显强化,内部见片状、浮云状及絮状未强化区,病灶包膜不光整,周围水肿区未见强化,桡骨近段骨质信号稍减低,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图2a~2d),诊断为左前臂MMT 原位复发,病灶明显增多增大,患者左前臂感染严重,择日行左前臂截肢手术。

病理结果:术后大体病理示界限清晰,质地尚可,呈分叶状,切面以灰褐或灰黄色的实性成分为主,具有完整包膜。电子光镜结果:玻璃样或软骨黏液样变性的间质中混杂丰富的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排列分布,胞质较透明、嗜酸,梭形细胞少量,部分胞浆透亮呈泡状改变。免疫组化结果:CK (+),CD99 (-),EMA (-),Calponin (-),Ki67 约 (+约10%),p63(灶+),CD34(-),ERG(+),Actin、Desmin 和S100(灶+)(图2e,2f)。

讨论1997 年Kilpatrick 等[5]首次提出MMT 的名称,MMT好发于青少年及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6 岁,男女比例为2∶1,肿瘤平均大小4.5 cm,最大者长径约30 cm,MMT 多发生于皮下,少见于深部的筋膜下软组织内。MMT 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包块,部分有胀痛感。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肿瘤发病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结构关系密切相关,少数病例可发生转移[6]。MMT 由不同比例的胚胎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组成,并混杂多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脂肪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及骨、软骨化生等组织,其生物学行为活跃度明显高于混合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7-8]。

MMT 大体病理示形态呈分叶、结节状,质地不硬,可有包膜,切面呈黏液样或胶冻样。电镜下形态可表现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肿瘤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分,肿瘤细胞表现形式多变,可相互转化[9]。MMT 主要为上皮样细胞,胞浆中等丰富,嗜酸性,多见核分裂象,部分MMT 涂片可见肿瘤细胞浸润骨骼肌。

图1 术前MRI 检查。图1a~1c:分别为冠状位T2WI、矢状位T2WI 及横断位T1WI 平扫,左侧前臂多发肿块,位于左前臂旋前圆肌及指深屈肌肌间隙内,T2WI 以高信号为主,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影,与周围组织及肌群组织分界欠清。T1WI 以低信号为主。图2 术后MRI 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图2a,2b:分别为矢状位T1WI 及增强图像,病灶范围较术前明显增大,信号不均匀,可见分隔,T1WI 呈低信号,桡骨近端骨质信号减低,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可见片絮状低信号区;图2c,2d:分别为横断位T2WI 及增强图像,T2WI 示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检查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周围组织受压改变;图2e,2f: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软组织MMT;细胞间质中富含巢状、索状排列分布的上皮样细胞,胞质较透明、嗜酸。

发生于涎腺区的肌上皮瘤的影像学报道诸多,而关于MMT 的影像学报道极少。MMT 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及典型特点,因此,笔者针对本例病灶MRI 的信号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MMT 影像学特点如下:①发生于四肢的MMT,因肌间隙空间较松弛,给病灶提供了生长空间,表现为钻缝样生长,所以病灶体积较大,平均大于5 cm,大多呈分叶状,且病灶数目可能会大于2 个。②病灶边界比较清晰,与周围肌肉及骨骼分界明显,周围血管及神经纤维组织受压推移改变。③病灶在T2WI 上以高信号为主,T1WI 呈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病灶内部少见囊变坏死区。④MMT 属于良性肿瘤,但是病灶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及复发性,术后容易原位复发,并且复发病灶的范围及数目均较前明显进展。本病例在进行第一次手术后不久即原位复发,病灶范围较术前有所增大,并且左前臂桡骨近端骨质信号较第一次术前检查有所改变,增强检查强化不明显,笔者考虑桡骨近端骨质改变可能是由于术后损伤骨髓水肿、手术创伤导致的。⑤MMT 的发病部位、边界及影像学特点与神经纤维瘤相似,且本病例患者具有神经纤维瘤病史,故术前MRI 检查结果提示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所以当排除神经纤维瘤之后,应当想到MMT 的诊断。目前关于MMT 的CT 表现报道极少,本文笔者未进行阐述,将在日后工作进一步收集病例,总结归纳影像学特点。

由于MMT 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缺乏特异性,相关影像学研究报道极少,诊断难度较大,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MMT 具有潜在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手术切除是MMT 最佳的治疗方案,术后随访复查应用MRI 监测最佳。

猜你喜欢

前臂桡骨上皮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MSCT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的应用价值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