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

2020-01-26张丽芝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馆

张丽芝

摘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的文化引导作用不可获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体系,文化馆在开展文化活动以及组织群众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基层职能。数据信息化发展时代下,各地区文化馆的主要发展目标即为实现数字化构建过程,文化馆的数字化发展为其发挥更好的文化引导作用具有关键效用,文化馆的数字服务提升有助于全民的文化迅速普及。新时代文化馆公共数字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文化馆朝新方向推进,在信息化及数据化的背景下,文化馆的数字服务能力提升为各地区文化水平的提升,文化职能的发挥具有正面推动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

全國各地区的文化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确保基层人民群众拥有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场所。十三五时期以来,为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相关精神,及“互联网+”规划行动、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在文化部及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的引导下,开启了全国各地区的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场馆的建造。

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去年3月份发布了“三定方案”,全面推动国家范围内数字文化馆的标准程度化及信息技术化的构建过程,也是赋予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一项新的职能。

2019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推动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三大文化惠民工程融合发展,其中国家公共文化云向国家数字文化馆转型升级,与数字图书馆并列成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两大支撑体系,从而带动文化馆服务创新和效能提升、实现资源、平台、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2.文化馆数字化构建现状

2.1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构建框架状况

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于2018年在其数字支撑平台上,成功推介了国家公共文化云,与各地区的数字文化数据平台进行对接与互联,将各地区资源、文化活动、文化场馆以及公共文化数据进行汇集,使各地区数字文化馆的成功构建初步奠定基础。2019年,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总体布局下,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共文化云向国家数字文化馆平台转型并作为数字文化馆体系的基础性支撑平台与省级云平台,升级数字文化馆互联互通,并与国家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互开端口、互设界面,逐步实现用户统一认证、资源共享、跨库检索和数据汇聚等建设任务。以上述条件为基础,各地区数字文化馆紧贴“融合”的指导思想,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条件,文化与旅游融合条件,数字平台、数据资源以及网络服务联通的顶端设计下,进行全国统一标准且兼容开放的数字系统构建。

2.2晋城市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服务实例,

在文化馆领域,移动互联网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模式?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了解公众的文化需求,科学评估文化服务成效?如何通过各种便捷的数字平台,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如何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共享?

2015年12月,晋城市文化馆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晋城市就已经开始参与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五年来,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短视频等,但是数字文化工作的成效却略显一般。很长一段时间,网络发展的神速和线下逐渐老龄化的文化参与者的不协调,使得。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始终处于一种服务推广的状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所有文化馆场馆暂停对公众开放,各类春节文化活动被迫按下暂停键。晋城市文化馆主动有为,利用互联网为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云上公共文化服务,深得群众好评。

——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数字化服务:在线课堂、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原创歌曲展播、艺术赏析等,对文化馆数字化转型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开设一些小程序,方便公众分门别类搜索公共服务品牌活动;在线入口参与文化志愿者填报;利用全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文化平台,检索文化馆官方网站和山西文化超市的更多精彩内容。

——开发文化馆抖音短视频,利用短视频、直播,呈现更多精彩,吸引了众多的年轻网民关注。

后台用户从几百人激增至如今的7000多人,我们还可以根据用户浏览量,运用大数据分析,科学评估文化馆数字服务的成效,把握现阶段公众文化关切,使文化馆的数字服务更精准对接公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馆服务效能。

3、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3.1全面推动线下功能和线上功能的互补

当大众转移到网上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多,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沟通主要通过数字化界面来传达的时候,数字文化服务必将给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带来更大的变化。

在我们更为重视拓展掌上空间,用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直播等媒介发掘潜在的受众群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市民参加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的同进,线下服务因其面对面的直观、方便和高效也不应完全摒弃。

数字媒体时代阶段,线上和线下的双向功能处于互相弥补的模式,而文化馆进行数字化的技术更新,其目的是要整合线下与线上的资源,增强用户利用数字媒体方式充分获得数据的能力。

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是今后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方式。

3.2整合各种数字文化资源

现阶段处于信息技术发展时代,各领域数据都要实行数字化的呈现方式,文化馆的数字化构建则是对各类数据进行电子化的转变,针对多种复杂的原始数据,数据采集及数据整合是要文化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协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文化馆的公共数字化系统构建过程中,资源采集人,应该立足基层,俯身走进线下,挖掘采集最准确的、最精简、具有最广泛使用率的资源数据,努力提高数据库的影响效用,继而确保用户能加更好的使用数据。以文化资源整合为前提充分利用现阶段所拥有的资源形式,实行不同文化产品多种平台的跨越式交流,积极考量到不同用户的不同文化需求,对不同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及类别划分,方便用户在开放的网络数据环境下实行检索,便于用户获得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源。市县乡级应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省级文化超市进行量体裁衣,凭借国家公共文化云的资源基础协助地方文化的资源整合,为老百姓使用多种数据奠定良好基础。

3.3完善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新时代的文化馆公共数字化的构建更加具备时代感,即多元特性及充足特性,可以尝试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游览各种页面,这样用户的访问量就会获得增加,同时也可以尝试各种数字化服务的内容,提升具体服务的质量,可以尝试丰富的文化产品,针对社会不同领域尝试多种文化产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文化馆数字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效率,需要文化馆提供检索服务的用户需要的是更加简洁的服务功能,尽量让服务页面能够快速的检测到相关信息,满足用户对于数字化的文化资源的需求。通过现有的技术和硬件打造高效的应用平台,方便用户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服务,尽量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在技术、人员等方面扫清文化馆数字化的障碍,让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从数字文化馆建设当中获得好处。

3.4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文化馆的数字化发展、数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非常急迫。

当前文化馆最缺少的,就是新媒体运营、网络文案写作、视频摄像、后期编辑、网站运维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级文化馆应该成立数字服务部门;鼓励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进修,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要把群众文化活动的网络直录播、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网络安全保护、数字技术设备、数字文化服务培训等方面的经费,作为专项经费、新增项目,加大预算比重。

而文化馆的从业人员也将面临更大的考验,从以前的唱唱跳跳转向多元化,不仅能跳能演,还要会拍、会设计、会编辑。

当前,文化建设也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所以,我们更要提升自身技能,要站在全国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前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路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形成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蔡彤洁. 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提升文化館(站)效能[J]. 智库时代, 2020.

[2]张阿樱,李志平.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范式及其发展方略[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11).

[3]魏大威, 姜晓曦, 邵燕.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文化帮扶工作实践与思考[J]. 图书馆论坛, 2019, 39(001):58-62.

[4]汪全莉, 朱文秀. 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设调查及发展对策——基于2011—2019年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设项目的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19.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文化馆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4)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文化馆人的要求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