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六个关键点

2020-01-21高旭东

清华管理评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业企业

高旭东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提高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工业互联网的复杂性,发展工业互联网面临很多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六个关键点,希望对工业互联网的有效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点一:以积极的态度发展工业互联网

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是,我国工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很多企业还不足以发展包括智能制造在内的工业互联网。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一认识是非常偏颇的。 2019年和2020年,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组织对湖南长沙、株洲和山东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的一些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这些企业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工业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

比如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湘钢),是传统产业应用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的典型代表。在湘钢调研中我们发现,他们的一位主要领导的手机月流量是50T,非常大,为什么?因为通过视频实时监控整个生产过程非常耗费流量。湘钢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在宽厚板领域非常领先。这个企业成立于1958年,1997年产量达到100万吨,2018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2016年至2018年,湘钢智能制造累计立项202个,总投资2.4亿元,年均创效2.5亿元。湘钢现有的系统可以每隔5秒收集一次设备信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在此基础上,工人的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产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又比如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虽然身处水泥这一传统产业,但是积极与阿里云计算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并在企业应用,仅2019年就节约标煤1.86万吨,节電663万度,二氧化碳减排8715吨,氮氧化物减排202吨,二氧化硫减排214吨,增效4200万元。

又比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先生指出,潍柴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由传统IT支持中心向引领业务创新及孵化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心转变,涉及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产业链和管理等各项活动。

又比如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港),与青岛联通紧密合作,积极利用5G技术,对“5G网络同时承载超低时延实时工业控制协议以及大带宽高清视频回传识别”的能力进行了验证,为智慧港口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再比如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双星),通过“二次创业”,关掉了所有的9个老工厂,建成了全球轮胎行业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而且大幅度改善了车间劳动环境。

这些例子表明,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发展中一次新的革命,需要顺势而为、积极有为;否则,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关键点二: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发展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人们对工业互联网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即使是通用电气(GE)和IBM这样拥有巨大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哪些重要的特点。比如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全能的、适用于所有工业、企业和应用场景的软硬件结合的网络,还是需要针对不同工业、企业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案?大量的实践表明,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答案更可能是后者。

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是先进的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之一。但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要让计算机具备高超的认知能力而不仅仅是感知能力,从而完全理解自然语言,可能还需要20-30年的时间,或者更长,虽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可以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国双科技(国双)作为一家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没有试图开发一款通用的、适合于所有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像微软一样,开发一个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如OFFICE),可以安装在很多很多个电脑里面。国双的做法是,选择特定的领域或者行业,在这些领域或者行业一个一个攻关、一个一个突破。现在,国双在司法领域、在油气行业,都实现了具备相当智能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落地。

正因为如此,国双认为,工业互联网建设、企业智能化建设,需要不断尝试、逐步完善,不要指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下子能解决所有业务难题。任何技术都有它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不同行业之间的智能应用是不可复制的,貌似相似的场景,因产业特性不同,实现难度和复杂度会不一样,这和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完全不同。

另外,企业智能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按自动化、智能化和创新化的层次不断提升产业人工智能的水平。在自动化阶段,不改变现有的业务流程,让机器替代人自动执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在智能化阶段,企业基于知识图谱等认知智能技术,让机器具备分析和决策能力,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创造增量价值;在创新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重塑业务流程和产业链。

这就告诉我们,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需要探索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既可以在一些特定领域采纳,也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全公司推广;既可以选择经济适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选择投入巨大的前沿技术方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企业资源、能力的现状出发,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率先在一些特定领域取得突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反之,好高骛远,不但浪费了资源,也达不到目标。我们前面列举的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的重点是水泥孰料的生产环节;双星主要是在轮胎生产环节;湘钢则把机器替代劳动强度大而且非常危险的人工装料环节作为重点。青岛港是世界第六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由青岛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和威海港五大港区组成,拥有116个生产性泊位,集装箱、铁矿石、纸浆等货种作业效率保持世界第一。青岛港的选择是依托新的生产性泊位,尽可能应用先进技术(比如5G),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码头,而不是把所有港区和泊位都建成无人码头。

关键点三: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在前面指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即使是通用电气(GE)和IBM这样优秀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根据我们的研究,特别是对国双的研究,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包括短期内尽可能避免开发过于复杂的、万能的解决方案,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提供高水平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难度;二是真正理解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开发出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

我们重点分析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研发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是什么?是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自己对相关用户和应用场景的理解开发出解决方案,然后进行推广?还是以深刻把握相关用户和应用场景为起点,以相关技术(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多维度分析引擎技术等)为工具,开发切实反应相关用户和应用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容易的选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们的研究,特别是对国双的研究,至少存在两个比较大的挑战。

第一,愿不愿意在时间和其他资源上付出。国双的经验是,付出是必需的。比如,国双早期的司法LD产品可以为司法从业者提供强大的数据检索和挖掘能力,但是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比如在法官的审判工作中,尚不能提供便捷的智能辅助作用。为此,国双下决心开发了技术水平更高的“智讼”产品,包括“智能阅卷辅助”、“主动式智能推送”、“智能文书生成”、“类案文书预警”以及“诉审判一致性提醒”等五个功能模块,在司法程序的各个业务节点上,实现分节点、分类型的为法官自动推送知识,给出开庭建议,完成文书写作,成為法官智能服务的“百宝箱”。这个过程充满曲折,历时3年多。在现实中,愿意花3年多时间研发一个工业互联网产品的企业是极为少见的。

第二,能不能吸引一大批极为优秀的行业专家。国双的经验表明,为了深刻理解客户和应用场景,至少在早期阶段,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国双的数据科学家与客户紧密合作,也不是把理解客户和应用场景的任务外包给了解用户和应用场景的合作伙伴。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实力强大的行业专家队伍。这支队伍,一方面拥有深厚的行业知识,对用户和应用场景的理解专业而深刻;另一方面,作为公司内部的同事,可以同公司的数据科学家进行真正有效的互动。

之所以讲真正有效的互动,是相比于其他的互动形式。比如外包的方式,让“了解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客户需求,因为合作伙伴是乙方,往往不敢提出与国双的大数据科学家不同的观点,即使他们有这样的能力。事实是,他们往往缺乏这种能力,因为国双的行业专家往往是行业的顶级专家。比如油气部门的负责人薛小渠先生,毕业于业内著名的华东石油大学,在中石油工作过6年,然后又在哈里伯顿工作过10年,对油气行业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关键点四: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互联网过程中的领导、组织与管理问题

发展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实际上,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主要是个领导、管理和组织问题。对一个企业而言,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一把手工程”,企业主要负责人如果不下大决心,亲历亲为,很难取得成功。我们从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两个大的阶段分析其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工业互联网的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是要不要建设工业互联网。如前所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在还处于早期,存在很多风险,效益也不易清楚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工业互联网,需要一把手的远见、胆识和影响力。比如,当问到为什么要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时,双星的董事长非常自豪地说:我很早就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在海尔的时候就做了很多研究(他曾任海尔副总),我也是山东这方面最早的专家之一。

在建设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协调工作要做。比如,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数字化,这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过程,也是对现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没有一把手的督促、监督、协调,很难高质量完成。一位大型企业的IT主管讲:我的前任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几年没有多大进展;一把手换了以后,给了我尚方宝剑,6个月我就做成了。

第二阶段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甚至更大,因为工业互联网、特别是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使得企业的组织变得非常扁平、企业的各项活动变得非常“透明”。这样的组织形式是现代工业社会以来没有过的,从这一角度看,适用于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系列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可能都需要重新考虑。比如,因为很多“信息不对称”消失了,至少是大大减少了,企业管理者的“监督”职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又比如,更多的人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中进行合作,组织协调的挑战性大大增强。再比如,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公司的副总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了,中层干部的数量可以大大减少,由此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一个具体例子有助于问题的理解。招商银行目前市值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达到了人少且效率高的经营状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招商银行就开始应用数字技术,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卡通、一网通都是招商银行率先推出来的,后来又发展到手机银行、掌上生活,包括我们现在熟悉的人脸识别,都是在应用数字技术开发新产品和业务。现在,这个企业的组织结构非常扁平化,在总部,从公司最高领导到最基层员工,中间只有一层,就是团队负责人这一层,每个团队负责人下只有五六个人,总部主要领导可同时接触到100多位团队负责人。

关键点五:处理好“企业核心能力”与工业互联网的关系

对工业互联网的作用需要有客观的认识,处理好“企业核心能力”与工业互联网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这些能力或者是使这些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替代这些能力。

我们举三个例子,说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作用。第一个是远大集团,这家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跟别人进行价格竞争。远大集团发明的不锈钢芯板非常复杂、非常先进。现在这个芯板有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建筑、车辆、飞机,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远大集团现在建房子速度可以非常快,长沙有一栋57层的大楼,是远大集团用19天时间建起来的。在这个例子里,不锈钢芯板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是核心能力,如果没有不锈钢芯板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个例子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机厂),这是一家领先的地铁和高铁设备制造企业。一个故事是:有用户提出,“已经使用10年以上的列车还可以安全使用多长时间”?从企业现在的技术水平看,还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所以,如果关于列车设备损伤和安全运营的核心技术没有突破,单纯的互联网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双星。体现这个企业工业互联网先进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工业4.0”智能化工厂。但是,不同于大多数设备以买为主的制造企业,双星“工业4.0”智能化工厂80%的装备和工业机器人都是双星自主研发和制造的。

这三个例子告诉我们,需要避免一种倾向,即对工业互联网寄予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处理好“企业核心能力”与工业互联网的关系;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把企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好,包括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取得更大成就。比如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有大量的投入,有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华为为例,2019年,公司的研发支出高达1317亿元,占其销售收入的13.9%,占全国研发经费的6%。华为的人才激励机制也做得非常好,任正非先生的股份只占1%,99%股份分给员工。所以说,中国的民营企业有许多优势,但必须在管理现代化方面进行探索,而不是单纯相信所谓的制度优势、机制灵活。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一段时间以来中美经济关系很紧张,国内不少企业面临很大的技术挑战,一个根本原因是国内企业、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培养出了问题,政策上实质性的支持不够,战略上企业不够重视自主技术创新,技术能买就买。

关键点六:处理好工业互联网与人的关系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工业互联网越发展,对人的替代越严重?如果是这样的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意义和必要性就需要重新审视了。现在的观点差别比较大。一方面,很多人确实有这样的担心,人被替代掉了,大量失业,特别是从事简单劳动的从业者;另一方面,一些工业互联网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替代的一些从业者可以改做其他的事情,而且一些事情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永远替代不了人。一位企业的CEO、也是工業互联网领域的资深专家甚至指出:我的理想就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替代人,把凡是机器能做的事情都交给机器,把人解放出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一天工作8小时甚至更长,为什么不能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在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基于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研究表明,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切实处理好工业互联网与人的关系,需要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工作岗位转换培训,以此应对可能的岗位替代。二是认真考虑工作时间的调整,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在不降低职工收入的情况下),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不能、难以替代的领域的工作。

其中,第三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实际上,这样的工作非常多。如前所述,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数字化,从本质上讲,是对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这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别强调大数据、历史数据的重要性。

但是,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开拓未来,企业新的发展战略,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的创造性思想的诞生,都需要由人而不是机器和软件来实现。从这一视角看,工业互联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工作岗位的丧失,而是用更好的方法做事情的巨大机会。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兴未艾,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乃至不同国家都在探索,认识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基于我们对国内外企业实践、 特别是国内企业实践的观察与思考,我们提出了上述六个关键点,希望在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一定的启发与助推作用。

猜你喜欢

工业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工业技术
7月份工业经济嵩位运行 稳中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