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文化、谦逊领导力与开放互信式关系

2020-01-21埃德加·沙因彼得·沙因

清华管理评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埃德加彼得领导者

埃德加·沙因 彼得·沙因

五十年的工作線索: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埃德加:大约是五年前的一天,我与彼得开启了围绕“组织文化与领导力”这一主题的研究与写作,我们的组合很成功。

彼得:如果追溯到我们合作的起点,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您撰写了第一本“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教材,自此成为您大部分研究的线索。您是如何开启这一领域的研究的?

埃德加:我之所以对组织文化这一话题产生兴趣,是因为我当时正在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提供咨询服务,这是两个不同国家的公司,一个是计算机初创企业,一个是传统的化学集团。这两家公司都非常成功,但是它们在成立时间、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于是,我意识到,要解释这一点,需要一个新的概念,即文化。文化这个概念在人类学中是很清晰的,但在当时的组织学领域还少有运用,即使有,也是很模糊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愈发认识到这个概念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组织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在某种程度上说,文化因素都是其发挥功能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是最稳定、也最令人担忧的部分。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是目前我所注的,如果说是我所担心的显得太重。前不久,我在阅读中了解到,有的人想知道如何改变自身的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员工的敬业度出了问题,员工对公司的热情未能达到管理层的预期。围绕敬业度,背后就有着一系列的文化问题。

这是在组织层面上,新冠疫情则迫使我们考虑更大层面的文化问题。在美国的州立医院或医疗系统,过去的工作中各个小组通常是互相竞争、甚至是互相拆台的,而在新冠疫情的压力下,竞争、敌对行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协同合作。

我所担心的另外一点是:当新冠疫情结束后,我们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亡的核心问题,而目前文化不同的各国,为争取自身利益,都在多个层面上奋力竞争。全球变暖问题,与疫情一样,为全球事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与组织层面的敬业度问题相比,我更担心的是世界文化问题。在国家层面,人们没有留意的是各国文化几乎都包含的竞争问题,这涉及未来十年我们如何寻求解决方案并保证人类生存。这既是一个生存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

就我而言,无论是组织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道理是相通的。我们需要认清我们所大谈特谈的世界本质是什么。在关于文化结构的讨论中,彼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提出了“文化实践”的整个概念。请彼得详细地介绍一下吧!

彼得:您所强调的全球视角、全球优先与合作优先的观点,在您的第一部著作出版时并不如今日这样突出。因为那时没有疫情,全球变暖也没有严重到:未来一二十年会难以为继,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方式与运作。

“文化实践”为我们所观察的文化提供了一个颇具价值的分层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文化体验,即员工、领导或经理每天上班时的感受。文化实践是一个与文化结构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

“文化实践”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内层为技术层,指的是任务与功能,是推动组织前进的经济动力,是战略,是竞争的理论。它在基础层面,是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文化。再外一层是社会文化,指的是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例如人员之间经常争吵吗?是等级森严,还是比较松散?所有组织,都呈现出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联系到最外层,即组织所存在于其中的宏观文化。宏观文化可能源于公司总部所在地,比如一家公司可能存在于美国或硅谷这样的宏观文化中。当然,宏观文化之中,也会有职业等因素。例如一个高度依赖技术驱动的组织,就会有高度技术化的职业文化;而与之相对的销售导向型的组织,其宏观文化中就会存在销售及营销的维度。

无论如何,我们每天在组织中实践文化时,都会经历这三个层次。如果三个层次能够紧密协调,即技术文化能够得到社会文化的巩固,社会文化又能巩固宏观文化,那么所形成的就是建设性文化,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如果它们无法协调,如技术文化因为宏观文化的某些情况而错失良机时,或者社会文化无法匹配组织生存或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文化条件时,组织内部人人均可体会到、感知到,那么这时就出现了文化问题。

但是,仅仅指出文化问题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我认为,在您长达五十年的研究中,包括最近几年我所提供协助的研究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通过理念、词汇、术语,对模糊而难以描述的事物提供了分类方式;正因为有了这些工具、术语和词汇,我们得以理解我们的文化实践,从而能够对其进行纠正、调整、改造与改变。

这就需要提到我们最新那本文化著作中的观点。这本书的一个非正式的副标题是“文化转变领导力”,我们希望阐明:文化转变与领导力总是相互关联的。由此,我想问您一个关于领导力的问题。对于您的第一本文化著作,即《组织文化与领导力》,有的人可能会问:这是一本文化著作,它与领导力有着怎样的关系?请您讲解一下!

领导力营造文化,也受制于文化

埃德加:关于领导力与文化之关系的问题,是我早年从事咨询服务时所遇到的。有趣的是,这些自身的经验正好充当了我们分析所需的材料。

其中一家公司是计算机初创公司数字设备集团,两位创始人中的一位中心创始人,其领导角色就是营造了这家公司的文化。基于他的价值观及行事方式,聘请了与之一样的人员;所实施的奖励制度、所代表的社会风气,也与其所信奉的价值观一致。这家公司大获成功,开始时作为领导者个人的处事理念,成为了这家公司日后持续了三十年的文化。这也体现在战略层面上,他常常认为,要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就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比较、观察,这成了公司产品设计的文化惯例。他所认为的,大家应该展开争论,直至其中一种观点胜出,也成为其社会文化的一个很深刻的部分。这就是创始阶段的领导力。

我所合作的另一家公司,是大概有着百年历史的一家瑞士公司,这家公司经历过多次合并与收购,它建立了其领导传统。这一领导传统,可能源自于创始人的传承,决定着大家公认的领导者所需的品质。

这让我意识到,文化可以控制领导力。开始时,是领导力营造了文化,而当企业变老、变臃肿、但仍然成功时,领导力则受制于文化。这家化学公司正好遇到这一问题。在化学行业大衰退中,他们发现,在战略上,必须将化学文化转变为制药文化,最终与一家制药公司合并,由此有了今日的诺华公司。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认识到并承认化学文化的局限性,以及自身受制于这种文化的状况,于是他们着手改变文化,其方法不是通过讨论的方式,而是寻觅未来最好的领导者,开始系统性地提拔制药背景的领导者到更高级的岗位上。这些领导者逐渐建立了支配权,从而蜕变为制药公司。当哪些管理人员的观点更符合未来趋势时,就会得到提拔。没有人公开宣称要改变公司的文化,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这需要对技术文化和社会文化进行细致的分析,作为生存的商业问题,转换为文化助力或阻力的问题。例如,他们是一家非常专制、自上而下的家族式企业,如果他们说开始提拔更多农民担任领导者,那么所有人都会服从。这就是利用社会文化改变技术文化、文化提供助力的例子。

领导力在不同的阶段,流程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所有关于领导力的话语及行动?彼得与我给出了一个定义,其核心内容涵盖了领导力的所有阶段、过程。所谓领导力,不是指领导者本人,它是一个动词,是寻求革新、优化、尝试,然后落实。在这个案例中,在公司从化学到制药的转变过程中,需要通过很多工作将制药的观点融入旧公司,这适用于很大的范围,相关的活动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组织所面对的任务更加错综复杂,相互依赖,寻求革新与优化,非常依赖于人际关系。

谦逊领导力与开放互信式关系

彼得:您可不可以快速地讲一讲什么是谦逊领导力?

埃德加:我们的书名就叫《谦逊领导力》。提出这个概念,部分是因为我所从事的咨询服务工作。作为顾问,我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可将自己的看法和答案强加于客户。谈到谦逊,就是要认清现实,无论多么骄傲,都要学会说:在此情况下,我不知道怎么做,我需要他人的帮助。

谦逊领导力是此时此地的领导力,这与强调品质或特征是不同的。在我们的书上的案例中,有些人根本算不上謙逊,但是在组织变革中,在应对不同的文化元素时,展现出可靠的、谦逊的领导力。

谦逊是领导力定义的一部分,领导者在寻求革新、优化时,需要保持开放,能够容纳自己的新观点,以及周围人的观点。所以说,领导力是此时此地的革新、优化过程,是此时此地的谦逊。

彼得:关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当你意识到你作为领导者、或者经理、或者个体资助人,缺乏正确决策所需的答案时,就需要其他同事的帮助,就需要着手与工作网络中的关键人员建立开放互信式的关系,从而能够适应并做出响应,这就是管理的内涵。

如果你过度关注自己的安排、需要,或者自己的竞争驱动力,而不与其他同事合作,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无法获取其他人知道的某些事情,作出不良的决策。而如果能够让身边与你共事的人都参与进来,建立一定程度的开放与互信式的关系,现实信息的共享,这个小组、集体行动的团队就能作出更好的决策。这是《谦逊领导力》一书的基本前提。

在书里,我们运用了一个分级关系模型,讨论了“-1级”、“1级”、“2级”和“3级”四个层级的关系。其中,作为交易型关系的“1级关系”在我们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很常见,虽然我们有成熟的方式结识他人、与他人合作,但是其关系本质是交易、交换,我负责我的部分,你负责你的部分;我待在我的位置上,你待在你的位置上,不存在多余信息的分享,只是进行业务交易,周而复始。

这很符合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可能也很符合高度自动化的制造产业,这一产业不太需要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或者创新。但是,这些产业在未来将面临威胁,需要理解“2级关系”的重要性。“2级关系”的特征是开放和互信,虽然其中也会存在信息的交换,但其关系不是交易型的,而是个人化的。你认识与你共事的人,也了解他们,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相关信息需要与他们分享。

请您对工作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作出总结性的评论,因为我们在21世纪20年代的工作生活中,面临着逐渐加快的变化以及挑战。

埃德加: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正如大家所知,我们通过很多方式认识到不能开诚布公、或者隐瞒信息、相互欺骗的代价。在工业安全、意外事故、商业丑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认识到,组织内部乃至国际上的恶劣事件的发生,背后皆与隐瞒或者欺骗有关。讽刺的是,现在大家都在说,让沟通具备心理上的安全感,像是什么新理念一样。相互隐瞒和欺骗,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只是到现在我们才发现。

如果复杂的组织、乃至国家层面要就某件事开展合作,例如疫情或者全球变暖等复杂问题,我们必须摒弃“合法化”的欺骗和隐瞒,同时彼此信任、彼此了解、互通信息、不隐瞒真相,进而实现合作。你要告诉对方你所知道的,让对方意识到你希望与他们合作,而不是想与他们竞争。我们需要实现这一点:在组织层面能够实现跨科室和跨部门的合作;在国家层面开始合作。

说到底,人类要么竞争、要么合作。许多人都会同意,合作才是正确的行事方式。我们必须要摇动钟摆,并且寻求让世界各国更紧密合作的方法。

彼得:虽然我们之前认为竞争是正确的行事方式,但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寻求新的方式促进合作。

埃德加:通过上述内容,我想我们已经展示了目前的状况。我们有很多书讲述了我们的观点,供大家研究。特别希望大家安好,希望能将这个观点提升到国家层面,希望人们能认清这一点,少一些自我中心,更多地关心受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的全人类。

猜你喜欢

埃德加彼得领导者
彼得,彼得,吃南瓜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彼得潘
最新关注
彼得潘
微软CEO纳德拉MWC演讲:伟大领导者的三大特质
他们躲在哪里是个谜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