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特色教学的策略

2020-01-20何小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乡村寄宿制初中

何小荣

【内容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进入到城市中读书,农村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形成了乡村中学生的人数出现了严重的下降现象,逐渐产生了“小班额”现象。但是在具体的“小班额”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氛围不够浓烈,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严重制约了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学质量。基于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提升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村  寄宿制  初中  超小班额  特色教学策略

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逐渐进入到城市中读书,使得农村中学生的人数逐渐下降,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超小班额”现象。与传统的班级模式不同,“超小班额”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少、作业量比较小,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针对出现困难的学生,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总结、随时进行指导和转化。基于此,农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采取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特色的有效性。

一、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具体来说:小班额人数相对比较少,且作业量比较小,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充分发挥批改作业的正面优势,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在超小班额的情况下,由于学生的人数相对比较少,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可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明确学生的认知层次、已有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而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超小班额的模式下,教师可随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并随时加以指导和总结,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更加方便;在超小班额的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地了解,并及时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还可以促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虽然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学模式下,存在即为显著的优势。同时,受到超小班额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不足。例如:小班额中学生的人数非常少,致使班级中学习氛围不够浓烈,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超小班额的教学模式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学活动都无法正常、有序地開展,致使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模式无法顺利地展开,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超小班额中,由于学生的交际面比较窄,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①。

二、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特色教学的策略分析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合相关的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心境、情感、情绪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真正提升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习环境的营造,使得学生在轻松、和谐、自信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基于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超小班额特色及爱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基于超小班额中学生人数比较少,课堂氛围不够浓烈等现象,教师在活跃课堂氛围的时候,应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定的情境,并给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展示自己,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营造超小班额学生学习氛围的时候,教师还应以“激活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作为目的,定期在班级内开展一定的活动,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竞争活动中,激发自身的竞争意识。同时,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课堂的氛围也随之提升,并且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也拓展了自身的交往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②。

2.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农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教学的现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立足于超小班额的现状,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1)针对小班额中人数比较少的现状,在黑板上进行大讲特讲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落伍,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学生学习需求。基于此,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应充分借助“先学后教、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接着,借助“比一比”的方式,看看哪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并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利用“兵教兵”的模式,引导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显著提升了超小班额的教学效果;(2)形象展示,激活课堂氛围。在优化小班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充分借助情境的教学模式,充分故事导入、实物演示、图画再现、视频音频、游戏等多种模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积极主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在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中,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模式,显著提升了超小班额的教学效果;(3)课堂内外相结合。在优化小班额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基于小班额人数比较少的现状,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更为简单。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实践中,促使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研究中曾经明确提出了: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基于此,为了真正提升农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强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于小班额学生人数比较少,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不善于表达、不敢发表言论等现象,教师应充分借助课堂这一途径,引领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并指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敢于质疑,并将其提出来;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谈论,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4.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小班额的教学中,教师还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性作用,促使学生在教学评价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具体来说,从教学评价的标准上来说,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形成与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激励,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效果;从教学评价的主体上来说,教师还应将教学评价的从传统的双边主体下,逐渐过渡上多变主体下,使得学生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的模式下,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具体;最后,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的时候,还应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最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寄宿制小班额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到小班额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优势,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小班额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等,不断提升农村寄宿制小班额教学质量。

【注释】

① 焦永锋、陈乐贤. 农村寄宿制学校小班额教学激励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6).

② 陈利荣. 分层教学在超小班额中的运用[J]. 发展,2020(02):96-97.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乡村寄宿制初中超小班额特色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3215。】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乡村寄宿制初中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