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20-01-20

关键词:幼师数学知识师生

邢 玲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苏州 215131)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划,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培养专业化水平[1]。长久以来,数学学科由于缺乏专业特色,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中处于尴尬地位,《意见》的出台为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定位,调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1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定位

1.1 数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公民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1.2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是提高幼师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学前教育专业立足于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以幼儿为本、擅长保教,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城乡幼儿园及相关机构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将数学知识与幼教专业相联系,既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又注重数学知识在学前教育数学活动中的应用。它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提升数学素养;认识到数学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形成开展幼儿数学活动的能力,为幼儿美术、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其他课程提供数学支持的能力。从长远角度看,幼师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对提高未来幼师的综合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调研面向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和数学教师。依据分层抽样法,从2017、2018、2019级学生中按照各年级人数比随机抽取212人,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同时,对参与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工作的8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及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学科作用认识不到位

访谈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幼师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在调取学生的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后也发现相一致的情况:23.6%的学生数学成绩良好(75分以上),42.9%的学生数学成绩合格(60—75分之间),33.5%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60分以下)。问卷中有一项关于进入幼师学校前对数学的喜欢程度调查,44.3%的学生表示喜欢数学,41.5%的学生表示一般,14.2%的学生表示害怕数学。可见,大部分报考幼师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弱,有些甚至在入学前就对数学存在着恐惧的心理,加之进校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幼师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幼师数学学习的必要性这一项调查中,有30.2%的学生认为幼师生不需要学习数学。在进一步调查后得知,很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学习唱歌跳舞和书法绘画,小学与初中的数学知识就足以应付未来的幼师职业。这样的数学无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佳,在学习活动中缺乏主动参与、探究创新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陈旧,与职业特色脱节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内容主要涉及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量较初中剧增,计算和证明的难度上升,思维方式向理性层次跃迁,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幼师生来说学起来有些吃力。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12.3%的学生认为幼师数学学习较容易,54.7%的学生认为一般,33%的学生认为幼师数学学习较困难。

幼师数学教学的内容仅围绕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展开,没有与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相结合,没有深入挖掘数学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问卷针对数学在未来幼师职业中的作用的调查显示,40.1%的学生选择了清楚,而59.9%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因此,很多幼师生仅仅学到了数学的知识,却不知道学到的数学知识与今后的职业有何关联,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的动力不足。

2.3 教学方式单一,不注重技术创新

访谈中了解到,近一年内有6位(75%)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仅使用讲授法和练习法,有2位(25%)教师除讲练结合外,还运用过讨论法或探究法。在教学辅助方面,有2位(25%)教师采用粉笔板书方式授课,有5位(62.5%)教师使用PPT结合板书的方式,仅1位(12.5%)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过其他数学教学软件。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忆公式、模仿例题并完成练习。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PPT结合粉笔板书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不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能很好地呈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的本质。

2.4 只注重结果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总评成绩由“平时30%+期中30%+期末40%”构成,期中、期末成绩即为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自行打分。经调查,有4位(50%)教师将期中、期末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平时成绩,有3位(37.5%)教师将单元测试的算数平均值作为平时成绩,有1位(12.5%)教师将单元测试、上课回答、作业成绩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绝大多数教师的评价方式只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数学知识在专业实践中的运用能力。在这种“唯考试论”的评价方式下,学生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题型训练上,没有真正地去理解数学概念和体会数学思想,没有掌握将数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的技能。

3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3.1 更新学生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师生数学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阐明数学的存在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首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满着数字信息、新兴科技,这些都对我们的数学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不再只是科学家们掌握的重要技能,而是当今社会人人必备的基本科学素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不断渗透数学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作用,比如:在排列组合这一章节向学生介绍汽车车牌号码的设置原理,引导学生在指数函数课后去研究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这两种贷款方式的区别等。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拥有较好数学能力的个人在这个时代会有更好的机遇和更多的选择,更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以及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数学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但5—6岁也是幼儿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2]。数学学习与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和发展密切相关,它对儿童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幼师生在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都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幼师工作中更好地推动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幼教事业的接班人,在今后的工作中仅仅依靠小学和初中的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幼师阶段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才能拥有胜任幼儿教育和未来发展所需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注重知识生成,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3.2.1 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促进学生对概念、结论的理解

形式化是数学的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而不注重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学生无法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幼师的数学课堂通过设置问题串、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等多种方式,揭示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在“椭圆的标准方程”这一课中,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带领学生回顾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引导学生以类比法探究新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得出焦点在x轴的椭圆标准方程之后,鼓励学生根据方程的形式、图形特征进行直觉猜想:焦点在y轴的椭圆标准方程是什么?进而深入思考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与圆方程的内在联系等。通过合理的问题串设置,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使学生逐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减轻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应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3],利用几何画板、EXCEL等软件,将静态的图像变动态,抽象的概念变形象,枯燥的内容变有趣,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圆锥曲线”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平面截圆锥面的过程,通过改变平面的位置,演示截得图形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在几何画板软件的辅助下,教师将原本讲不清楚的问题动态地呈现出来,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发现数学规律,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2.2 联系专业情境,挖掘数学在幼教领域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除了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传授数学知识、传递数学思想外,还需要以幼师未来职业中面临的实际教学场景为媒介进行理论探讨,把重点放在解决学前教育专业范围内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上,使教学内容与专业要求更贴近,从而突出“学以致用”的特点。例如,在每一节课的引文、例题和练习中,尽量使用幼儿园的实例,密切联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环境,将幼儿园的实际场景作为数学课探索和研究的对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4]34。教师在相关章节的教学中加入“知识点对接”环节,通过介绍幼儿数学的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点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应用,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幼儿数学的内容与方法。例如,数列中的项有序号,数字排在第几个位置,我们就称这个数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在幼儿园里,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如说出某个物体排在第几个位置,这就要涉及序数的问题。10以内的序数是幼儿必须掌握的数学内容。在“数列”这一章的常规教学之后,教师带领学生研读中班数学活动案例——认识7以内的序数,体会幼儿是如何学习序数的。通过知识点对接,将数学知识与学前教育专业联系起来,不仅培养学生宽泛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序培养其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

3.3 搭建课外平台,创新幼师数学教学方式

3.3.1 改变传统教学法,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发挥幼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幼师数学课设立“数学探究”环节,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在“极坐标方程”这一课,教师利用EXCEL软件绘制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四叶玫瑰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更一般的玫瑰线方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n决定了玫瑰花瓣的叶数。有部分学生得出:n可化为既约分数,当分子、分母都是奇数时,玫瑰线有n叶,当分子、分母一奇一偶时,玫瑰线有2n叶等更深层次的结论。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惊呼:“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看到过玫瑰线!”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之中。

在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对接”环节后,教师布置“数学实践作业”——幼儿数学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指定要求下的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方案,具体流程为:活动选题、方案设计、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方案修改、录制教学视频。通过小组作业的学习方式,鼓励幼师生在设计活动中积极思考,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在方案互评时善于反思总结。

3.3.2 打造特色活动,体验创新的乐趣

《纲要》中要求: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4]34。我校每年开展一次理科知识竞赛,内容涉及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等相关理科知识。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促进幼师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纲要》中还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4]34。校园STEAM“数科节”为幼师生搭建了一个学数学、玩数学的练习平台,学生在边玩边学中体验数学的其乐无穷、无处不在,感悟数学的趣味之美、实用之美。“七巧板故事会”:学生通过七巧板的不同位置摆放,演绎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将数学与儿童文学相结合,展示出一个千变万化的数学童话世界;“立体泡泡”:常见的吹泡泡是用一个圆形的吹泡器来吹,如果更换了吹泡器的形状,吹出来的泡泡还是圆形吗?学生用吸管和扭扭棒做出正方体、三棱锥等几何形状的吹泡器,让孩子观察吹出来泡泡的形状变化。在“数科节”展示期间,幼师生们利用各类材料和工具,让孩子们从“做”中“学”,在创作中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行动,像数学家一样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通过这些充满专业特色的趣味活动,将幼师生的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在特色课外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4 注重过程与实践考评,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根据幼师数学的定位及教学策略,确立与之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幼师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关注幼师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他们将数学运用于幼教实践的能力。对幼师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重点关注: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过程,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过程等。对幼师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重点关注:在数学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能力,在课外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作业中表现出来的表达与交流的意识、与人合作的态度等。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查幼师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平时成绩则注重过程与实践的考评。幼师生平时成绩的考查内容由单元测试、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课外活动表现等组成,其中课堂参与包括回答问题、课堂笔记以及数学探究等方面,作业完成包括常规作业及实践作业的完成质量。结合幼师生特点以及教学策略设定的评价体系,能科学评价幼师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

4 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改善。数学教研室根据教学改革中的相关原则,重新修订了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数学》[5],力求全面把握数学与学生思维结合的特点,并充分关注学前教育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因部分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不足,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等问题。今后还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更有力地推进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幼师数学知识师生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男幼师荒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