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路径探析

2020-01-20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理念

叶 妍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辽宁 丹东 118000)

解决环境问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有赖于环境保护制度的严格执行,但归根结底有赖于人们环境道德的确立。而环境道德只有入心入脑,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内心形成信念,才能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

1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背景

1.1 破解环境难题的直接需要

罔顾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的保护,采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我国资源、环境、气候等生态要素频频亮起警灯,各类危机不断加剧,形成了生态赤字、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来源于人,环境污染的解决有赖于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进步的新生代力量,自然应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力军。然而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既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成长,又制约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发展。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教育引导,德育为先。破解环境难题要求高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发挥大学生群体营造保护环境氛围的社会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必然受社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同时也会通过个人行为影响社会群体的行动。破解环境难题迫切需要大学生群体通过环境道德行为对社会群体施以正面影响。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公民处于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群体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公民的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都是积极向上的。

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向时代新人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高校如何在新机遇中迎接新挑战、书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要求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对于大学生群体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正是新时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现。

环境道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环境道德人格的育人工作。自觉履行公民道德规范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而环境道德被视为新时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道德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和获得并没有表现出普遍性,道德主体性的缺位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致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缺失,也就必然导致对环境问题漠视、环境道德水平低下等道德问题的产生。对于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而言,应切实加强环境道德素质,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使自己适应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发展要求。

1.3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指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中面临突出问题的回应,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深化。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它集中回答了“要什么样的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旨在倡导绿色价值观,要求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价值目标是使人民群众获得生态幸福。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以推进绿色发展方式为基础,还需要价值观作以支撑,环境道德的价值观引导正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软实力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关键在于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中较为活跃的因素,要着力提升环境道德水平,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作好示范,构建坚强稳固的文化依托。

2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挑战

2.1 大学生对环境道德知识认知程度不高,尚未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作为宣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力军,环境道德认知是大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环境道德的前提和基础。环境道德知识为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知识储备之一,环境道德知识认知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对环境道德知识的认知度普遍偏低,缺乏对环境道德知识的求知欲,尚未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目前,我国的环境道德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社会教育只局限于口号宣传难以深入人心。两种教育类型具有不系统、不深刻等缺点,削减了大学生对生态知识的学习兴趣,影响大学生环境道德认知程度的提升,影响其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全就会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2.2 大学生对环境问题关注度偏低,尚未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情感

大学生环境道德情感的培育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中的情绪引导。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已经达到了“铺天盖地”的趋势,环境道德风尚和先进人物事例的激励作用仍然没有在高校校园中形成一种普遍的道德力量,违背环境道德的案例仍然俯拾即是,如舌尖上的浪费、水资源浪费等。部分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偏低,环境道德情感薄弱,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若无睹,对于所学习的环境道德知识不能做到知行统一。首先,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是环境道德情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环境道德形成的外在表现。由于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力度不足、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大学生无法通过日常学习获取环境道德形成所要求的生态知识认知量,环境道德认知程度偏低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同时,从环境道德知识学习向环境道德情感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在此过程的教育中缺乏合力引导、缺乏舆论指引,大学生难以靠自身力量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情感。其次,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尤其是未结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进行教学实践。由于宣传教育通常口号形式化、宣传教育手段单一,忽视了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习惯于接受和执行,普遍缺少对环境问题的独立思考,从而导致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对象的学习欲求之间存在错位,大学生自觉接受环境道德教育的热情低下,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阻碍了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2.3 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志薄弱,尚未形成稳固的环境道德底线

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环境道德尚未形成内在的价值尺度,表现为环境道德意志薄弱,尚未形成稳固的环境伦理底线。首先,由于当前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力度不够、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情感教育缺失,大学生无法通过日常学习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形成坚定的环境底线伦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其次,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缺乏适当的激励手段促进其环境道德意志、环境伦理底线的形成,大学生群体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出现了“知行不一”的窘境。大学生环境道德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上,例如,垃圾分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大学生虽然对生态知识有所了解,有一定的环境道德情感,明知乱放垃圾的危害,但仍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在于环境道德教育过程往往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自律作用,导致了大学生普遍对环境问题态度淡漠,对生态问题缺乏思考,没有形成坚定的环境道德意志力。

2.4 大学生对生态实践参与度低,尚未达到环境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的环境道德行为是检验其对于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和落实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道德教育实践,先后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从多角度对加快推进环境道德教育实践进行了阐释,对环境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大学生群体环境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与大学生道德水平提升还不协调,在环境道德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对环保实践的参与度低,大学生环境道德培育的最终目标尚未实现。首先,道德行为主体在外部约束下,不断进行自我调节,才能形成自觉的环境道德行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这种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不断反复提升的系统教育过程。而我国当今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和长期性,部分教育环节的缺失与间断性,且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环保实践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的模糊导致了其无法实现向环保行为的实践转化。其次,尽管我国高校目前已逐渐重视大学生环境保护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地球一小时”“低碳出行”等活动,然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本社团组织成员,尚未带动起全校师生参与的实践效果,也未实现带动社会氛围的理想效果。

3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3.1 知识教育——环境道德知识要入脑入心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环境道德知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这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也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保障。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要“慎终如始”,从大学生入学抓起直至学生毕业离开校园,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爱民、爱环境的高尚道德情操。高校在教学中要注意环境道德教育的常态化,要把环境道德知识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作为一项教学任务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从多角度感受到破坏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的必要,从而形成对于环境道德的正确判断。例如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保护环境、提升环境道德水平的必要性,通过直观案例让学生总结知识点能实现知识的“入脑”和“入心”,达到共情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中,也同样需要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例如鼓励学生在离开实验室、实训室时要主动将室内卫生打扫干净、将电源断开等。

3.2 情感意志培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的环境道德教育体系

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主体是多元的,在多元主体中要以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为基础,让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引领人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新风尚。对于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要紧紧抓住影响情感、意志形成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力量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在三种教育类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是发展方向。

首先,家庭教育对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道德是个体道德基本体现。家庭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基础环节。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渠道,是促进环境道德巩固发展的源动力,在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环境保护的观念,可以为日后良好生活习惯、环境道德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环境道德自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将环境道德教育融入家风建设之中,促进全体家庭成员对环境生态知识常态化学习,促进家庭成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大学生将环境道德内化于心。

其次,学校教育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具有统领作用。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开展的目的明确、计划性强、组织严密的系统性教育活动,是我国教育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发展,高校学校环境道德教育要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环境道德教育方案,各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立本校相关环境道德教育课程来增强环境道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组织“旧物改造大赛”“节能小发明”等活动或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环境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引领人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新风尚。

再次,社会教育对大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它将伴随并影响每个大学生个体的一生。社会教育要立足于所在区域发展状况、环境状况特点等因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例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多地社区开展的成为环保志愿者、旧衣物回收箱、旧物置换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机会,实现了环境道德教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常态化”。

环境道德教育的三种教育方式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要建立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协同教育模式,即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为补充,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

3.3 行为引导——营造绿色生活的校园环境

社会氛围是一种影响人日常行为和行为规范形成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对环境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指引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4]。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其所处的校园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处于干净整洁、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中,受群体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环境道德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大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会受到不良影响。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需要借助舆论等力量,在校园内形成环境保护的广泛共识,强化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认识,调动大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从而以点带面地引领人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社会氛围。

高校要重视新型媒体对于大学生环境道德行为的引导作用,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高校的校园网不再是舆论宣传的唯一途径,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贴吧等网络新媒体作为21世纪的科技产物,同样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快捷、形象、直接、迅速等特点,发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作用,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展示环境保护案例,组织相关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环境道德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提高环境道德行为选择和识别善恶的能力,自觉爱护环境,能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增强履行环境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利用新兴科技手段营造推进环境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实现对大学生的行为引导。

通过大学生环境道德“知、情、意、行”四环节教育的紧密协同,让大学生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身体力行地影响周围的人和事,才能确保生态环境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而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