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点睛之笔
——论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2020-01-19李燕梅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油画中华中华民族

李燕梅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历经千年而积淀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的无上瑰宝,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油画自明代传入中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是在以宫廷为核心的上层社会的一个很小的圈子内传播。清末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度和强度都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传教士将油画带入到了中国社会的中下层。

油画进入中国已有400余年的时间,但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油画与其他西方传播而来的艺术种类相同,在最初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都是从模仿西方开始,后来随着本土油画家的崛起,油画家们开始尝试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油画中,自此也拉开了油画本土化的历程[1]。

一、当代油画创作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可以说在油画创作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必要性。从油画艺术本身的角度而言,油画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色彩和线条的集合,那样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是完全不能被称之为艺术作品的。而真正的优秀的油画艺术作品一定是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理解及人格魅力的。虽然当代许多中国油画家有多年留学海外的经历,但从骨子里而言,其毕竟是中国人,其文化基因深处是千百年凝聚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油画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必须做到雅俗共赏,一味追求油画艺术具有浓郁西方文化色彩的原汁原味,只会让这门艺术在中国这片被中华传统文化笼罩的大地上越来越曲高和寡,这样并不利于油画艺术的发展。

油画艺术也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文化的滋养,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让油画作品更加光彩夺目,而其认可度和传播效力也会更高,这样其实更利于这门艺术的发展。作为当代油画家,油画创作之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既让油画作品的内在更加丰盈,同时也让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热烈,中国油画家内心所受到的理论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其更应牢牢把握住刻在骨髓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其作为自己艺术之路的精神导航,以其为基础在油画艺术的发展道路上完成自我的文化反省和身份的认知。

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1.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所有中国人心灵深处最高的精神信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呈现多意识形态、多文化表现的态势。谈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人们不免会想到书法、玉石文玩、诗、曲、板画、词、赋、传统纹样、年画、国画、金石印章,等等,这些物质及非物质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代表了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形态,也见证着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辉煌,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延续和传承下去的文化瑰宝[2]。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各个艺术领域的应用

当代艺术领域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最多、挖掘最深的莫过于影视行业,由于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得影视行业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引起了广泛的国际范围的关注,这也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影视艺术的成功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和独到的作用,其称得上是艺术创作之中的点睛之笔,电影与油画一样同为西方传来的艺术形式,但纵观油画艺术领域,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却并不十分常见。

油画本土化的近百年历程中,也有不少艺术大师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油画创作,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也如一股清泉一般,让整个油画艺术领域为之一新,如徐悲鸿、刘海粟等老一辈油画艺术家,都在油画创作之中尝试着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其艺术成就也颇受益于此。

除了在影视及油画等艺术领域的应用之外,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服饰设计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随着我国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渐渐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越来越受到其他各国的认可,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神秘让世界对中国投来越来越多瞩目的目光。

三、当代油画创作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可行性

中华传统文化可分为物质性文化,如陶瓷、年画、文玩、金玉、印章等,以及非物质文化,如诗词曲赋等。在油画创作中,非物质文化更多的还是指中华传统艺术精神,也包括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和情怀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对于物质性文化元素的应用可以采用直接运用的方法,毕竟此类文化元素符号在中国社会有高度的亲和力,油画家创作时可以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来烘托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而对于非物质性的文化元素符号的运用则更偏重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强调“气韵生动”,在油画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是“写意”多过“写实”,主张一种精神的传达和意境的烘托。油画作品虽多为写实类作品,但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在细细观赏时总有一种与作者交流和沟通的感觉,这就是作者在用作品向每一个观赏者传达其艺术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作品多有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这一点在油画创作中值得借鉴,一种精神和一种情怀的注入会让一幅油画作品真正“活”过来,观赏者观赏时犹如置身其中一般,渐渐的由画面的欣赏而变成精神的领略,最终达到一种思想的共鸣,这才是每一位油画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四、当代油画创作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1.中华优秀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学史给当代艺术家带来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中国古代文学家对于古典文化以及古代社会的理解和洞察都深深记录在其经典传世佳作之中,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戏曲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等,这些古典文学作品给后世影视、文学、美术等领域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的灵感。油画创作领域,夏星先生创作的《快乐东厢》,其灵感来源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这部油画作品得益于《西厢记》的传唱度,《西厢记》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整个社会都家喻户晓的,夏星先生用另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向人们再次展示了这段凄美的爱情。

2.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借鉴

民间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其牢牢扎根于民间,历经千年的演变,仍然在当代社会之中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和流传效力。如板画、年画等艺术形式,此类艺术形式本就与油画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互通性,只是板画、年画等民间艺术形式属于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油画则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二者的结合从艺术的互通性角度而言是完全可行的,而从文化的交流和互融角度而言也是极具可能性的。

顾黎明先生在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元素的使用方面独具一格,其作品借鉴了年画的文化元素,并且利用油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有意识打乱传统年画的平面布局结构,追求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以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为内容,但却用油画创作的独特表现形式,这样整部作品既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也有一种西方文化的显著韵味[3]。

可以说顾黎明先生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艺术无国界这一理念,两种不同文化理念下的艺术形式,经过独具艺术品位的处理之后,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3.中华民族传统书画艺术的吸收

谈及书画艺术,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此方面达到很高造诣的国家,古往今来书画方面的大家层出不穷,其中山水画作为国画之中最为经典的画作种类之一,其流传之广、认可度之高及艺术造诣之深都是不容置疑的。中国画讲求意境,让观者如沐其雨、如临其境,纵神遨游,如置身于灵秀的天地之间。

传统书画艺术讲究绘画者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活感悟,只有画家具备足够的感悟和体会才能更好地将其心意寄托于作品之中,也才能让绘画作品的“意”更加令人欣赏和玩味。洪凌先生的油画作品着意于山水精神的体现,这与其常年生活于灵秀的山水之间有关,作者领略并吸收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意精神,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及所积累的生活经历,不断体会和感悟,将自己独到的对于“气韵”的理解融入油画创作中,让更偏重于写实的油画增添了一分原本独属于中国山水画的神韵。

在洪凌的作品中,看到更多的是文化的融合而不是碰撞,两种文化的结合是毫无缝隙的,也让人们看到了作者在两种艺术形式之间自由穿梭的身影。当画家真正达到一定境界时,不同的艺术形式只是画笔不同的区分而已。显然洪凌先生做到了这一点,其作品给人们的感觉是自我精神与自然精神的融合,画风雅致也不失苍劲。

五、当代油画创作中可借鉴的传统文化元素

1.花草

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浓重的一笔,如莲花、菊花、竹子、兰花、牡丹等,这些具有强烈中华民族文化气息的花草不仅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传承,而且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也极具造型之美。

与西方油画中的花草并不相同的是,中国传统以花草为题材的画作具有很强的寓意性,莲花寓意着高洁,如《爱莲说》描绘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的形象已经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打上了深深的高洁君子的烙印;而菊花则寓意着清新高雅,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都深刻体现着一种闲适自在,怡然自得的心境和状态,梅花则往往体现一种顽强的精神,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充分表现了梅花的傲雪品格,在苦寒之中犹傲然绽放,这也是王安石的一种自比,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精神。对于这些文化元素的借用可以让油画创作的内在精神得到极大丰富,而且这些花草本就在色彩和造型上具有很高的艺术借鉴价值,作者可以借助这些花草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精神追求。

2.鸟兽

鸟兽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此类文化元素在民间文化艺术中较为多见,如喜鹊、黄鹂、杜鹃、狮虎、瑞兽等,这些鸟兽图案大都具有很强的文化寓意,喜鹊在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中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也有人将喜鹊比喻为圣贤、君子,象征着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的精神品格;杜鹃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多表达悲愁的意思,如诗仙李白在《宣城见杜鹃花》中写道:“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可见杜鹃之愁、之悲,闻者肠断寸结,见者心伤落泪。

六、当代油画创作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必须牢牢打上最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标签。油画艺术呈现“曲高和寡”的姿态,并不利于这门艺术的发展,真正的艺术或者说是能够生命力长久的艺术一定是“雅俗共赏”的。现阶段,在我国油画创作中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得仍较少,进行油画创作的画家又不免受其文化基因深处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造成有的画家创作时一味追求西方油画艺术的表现,但诚然不知,艺术越是向着高层次发展,就会越鲜明地将作者的文化本质体现出来。

与其如此倒不如大胆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油画创作中,让悠久醇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成为当代油画创作的灵感源泉和精神依托。其实在经历了许多画家不断的尝试之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这也使得当代中国油画处于一种非常开放的状态,对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精髓的吸收也是越来越深刻,许多油画作品已经能够体现当代的中华民族精神面貌。

七、结语

蕴含着浓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油画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油画作品,当代画家只有更虔诚地膜拜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烙印,才能更好地在油画创作之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也才能够让当代的油画作品更具顽强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油画中华中华民族
一张油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油画《塬下》
油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