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为本,学而习之
——高校英语翻译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1-19刘学磊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英语课程

刘学磊

(昆明理工大学 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从19世纪开始,英语就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学好英语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英语教学。而翻译又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很多国际交流和商业谈判等事宜都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但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都有待加强。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高校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但英语翻译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重视程度不足

英语注重听、说、读、写、译,但是大部分高校仍然认为“读”才是最重要的,把“译”看做是最末端的,看做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高校并不重视翻译教学。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设备也不足,严重影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开展。口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类型,进行口译教学需要专业的多媒体教室和教学设备,如果高校没有这些设备就无法更好地开展口译教学,会影响到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英语翻译教学体系不完善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认识到翻译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英语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对翻译教学的要求,也没有针对翻译教学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计划。英语翻译教学比较杂乱无章,每个学院、年级都没有对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与开展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导致英语翻译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而且,相关教学要求当中没有明确规定英语翻译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英语翻译教学出现了断层现象[1]。

3.英语翻译课程不合理

大部分高校的外语学院比较重视翻译教学,设置了专门的翻译课程,对其他学院来说,英语翻译课程就是一门公共课,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根本没有开设英语翻译课程,这都影响到了翻译人才的培养。

第一,在外语学院当中,翻译课虽然是一门主课,但课程安排比较少,一个星期只有一节或两节,课时太少,教师无法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

第二,在其他学院当中,翻译是一门公共课,课程安排更少,每周最多一节课,教师根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很多教师讲解的知识都比较浅显,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此外,公共课的上课人数比较多,通常都是几个班的学生一起上,大概有上百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2]。

4.缺乏跨文化思维

文化、思维、信仰都会影响到语言,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必须注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差异及思维差异。但当前很多教师都缺乏跨文化思维,也就是说,教师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进行分析,没有让学生根据不同文化进行翻译,很多学生仍然按照中式思维翻译英语,这就出现了所谓的“Chinese English”也就是中式英语,这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眼里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翻译出来的语句并不符合英语的用语习惯,也无法被英语母语者接受[3]。比如说,很多中国人都会把“不用谢”说成“Not thanks.”,虽然从表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的确表达了“不用谢”这个意思,但在英语中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礼貌地拒绝,并不是不用谢,而“不用谢”的正确表达方式为“It’s nothing.”

二、开展翻译教学和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策略

1.加强重视,完善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当前,英语翻译教学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制约了英语翻译教学的进步,因此,要想促进翻译教学的进步、达到应用为本、学而习之的目的,首先就要提高对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改变英语翻译教学边缘化的现状。高校应该认识到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丰富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善翻译教学设备,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基础。高校应该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要重视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也要重视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大力培养英语翻译人才。

此外,教学大纲及英语教材是开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基础,但教师不能盲目依赖教学大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教学进度对英语翻译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具体的规划设计。首先,高校应该重新规划英语课程,突出英语翻译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将英语翻译课程作为必修课,建立特色的翻译教学体系,比如,医用英语翻译教学、工商英语翻译教学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4]。

2.合理设置英语翻译课程

合理设置英语翻译课程是开展英语翻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高校应该优化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提高英语翻译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当中的比重,多开设英语翻译课程,比如说,一个星期可以开设3节英语翻译课,让教师在充足的教学时间中完成英语翻译教学任务,为学生传授更多的英语知识。同时,高校也应该重视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把英语翻译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多开设英语翻译课程,减少上课人数,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可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创新翻译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因此,高校应该坚持对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第一,摒弃应试教育、推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第二,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不要被参考答案所限制,要学会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及翻译技巧,多进行实际练习。

第三、英语翻译是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在开展翻译教学时应增添听说读写相关知识的讲解,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四,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就要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更多的翻译技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讲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利用理论知识进行翻译实践。直译、意译等都是英语翻译中的常用方法,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区分这几种方法,让学生明白在哪些时候使用哪种翻译方法[5]。

同时,教师也需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说,在讲解直译法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直译法翻译一些句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寻找校园当中的英语翻译,将这些英语翻译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讨论这些英语翻译,并探讨这些英语翻译当中是否有错误,这样学生就可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究翻译知识。

4.加强中英文对比,增强翻译的精准性

语言就是一种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进行语言的转换,也是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教师需要加强中英文对比。加强中英文对比不仅是对比中文和英文这两种语言,也包括对比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第一,教师教会学生对比这两种语言,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对比中文和英文的语序及结构等各方面,让学生了解到中文和英文的表达差异,这样才能有效增强翻译的准确性[6]。

第二,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进行翻译。比如说,《培根随笔集》当中说:Seek not proud riches,but such as thou mayest get justly,use soberly,distribute cheerfully,and leave contentedly.曹明伦将其译为:千万别为摆阔炫耀而追求财富,只挣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乐且遗之有慰的钱财。从结构来讲,原文本身是一种平行结构,曹明伦也用文言和四字格将其译为平行结构,不仅符合英语的语序,也准确传达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还使语言变得更加有节奏感。从文化来讲,培根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对金钱的看法,而曹明伦也明确表达出了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就可以,完全表达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5.利用英文名著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从古至今,西方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家,也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如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Oliver Twist(《雾都孤儿》)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些英文名著当中的语句都十分考究和经典,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英文名著,并挑一些经典语句进行详细讲解。

比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是《培根随笔集》论读书当中的经典语句,这句话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如果学生掌握不好英语的表达技巧、没有弄清深层含义的话就无法将这句话更完美地翻译出来。如果按照直译的方法翻译的话就会翻译出“读书让人充满快乐,增添光彩,增长才干”这句话,虽然也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却无法表达出原文的美感。所以应该把这句话翻译为:“读书之用有三:一为心旷神怡,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这样不仅可以准确表达意思,还可以使整句话读起来更加有节奏感,更加优美。通过这些对比讲解,可以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哪种表达方式更加优美。

6.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不仅需要讲解翻译基础知识,还需要讲解一些西方国家的知识。如教师需要讲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让学生对西方国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7]。

同时,要将这些跨文化知识应用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西方思维进行英语翻译。比如,中国人一直都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但西方人认为红色代表着血腥和暴力。狗在中国代表着不太好的东西,比如说“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词语都含贬义的,而狗在西方代表着褒义,比如说“a lucky dog”代表着“幸运儿”的意思,但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话,就会认为这句话是骂人的意思。所以,学生在进行翻译之前必须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

此外,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少说一些中式英语,增强学生翻译的专业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原声电影,并让学生进行配音和翻译,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英语翻译,让学生掌握住更地道的英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代表的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加强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时代的号召,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响应时代号召,大力培养英语翻译人才。高校不仅需要重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其他专业人才的英语培养,同时,英语翻译教学应该注重实践训练,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英语课程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