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民宿安全问题

2020-01-19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住客房主民宿

叶 旸

(合肥学院 旅游与会展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国内民宿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结构,因此,很多民宿,尤其是一些著名旅游景点附近的居民住宅改建的民宿,可能很多设施设备上并不能满足正常经营的需求,也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由于民宿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因此国内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这就促成了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虽然各个相关利益方也在不断采取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其中不免存在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也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民宿的发展,因此,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进展

国内在线短租在2011年共享经济广泛流行才逐渐开始有所发展。近两年来,我国的学者专家对于共享经济及新兴的短租住宿业关注度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相关的研究文献量也逐渐增加。沈珂通过对当时短租市场的研究,分析短租住宿在国内受游客欢迎的原因,研究短租住宿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并探讨短租住宿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王政军等学者在《酒店管理研究》发表了“基于共享经济下的短租住宿产品问题研究”一文,探索短租住宿产品在行业标准、市场定位、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问题[2];王琛以小猪短租为例,分析在线短租行业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的可行性[3];石栋奇等学者研究了基于Airbnb平台的中国民宿安全现状,关注三方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陈思等通过对共享经济的起源、产生要素、意义、弊端做出简要分析。对我国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4]。

二、国内民宿安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卫生安全问题

1.房间卫生与用品卫生安全

通过Airbnb、途家网等民宿平台的顾客点评来看,房间卫生清扫不彻底主要体现在房间卫生脏乱,清扫不及时;水杯水壶清洗不到位,有污垢;马桶等卫浴设施使用人数过多,清理不及时有异味等。用品质量卫生安全不过关,主要包括:住客房床单被罩起球,导致客人过敏反应;清洗水杯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品是没有专用的清洁工具和药剂,导致交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安全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房主为节省经营成本,很多民宿清洁人员并不是正规员工,而是雇佣的钟点工,甚至是房主自己进行清扫,基本的卫生就需要房客自觉维持,这样一来,一旦遇到不自觉维护住房卫生的旅客,不愿意进行基本的卫生清扫工作,一方面,安全就没办法得到保障,使用的水壶水杯以及其他厨房用具等达不到基本卫生安全要求,很有可能影响住客的身体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如果离开的住客不能自觉进行清扫工作,那么下一个住客的卫生安全也就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

(二)基础设施安全问题

1.基础设施安全问题

目前,民宿尤其是家庭公寓改装的民宿,在设施设备上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有阳台房间里没有安装安全网防止跌落;房间内的低插,并没有醒目的提醒标志,也没有防止儿童触摸插孔的防范措施;有些公寓的插座已经到了使用年限并没有及时更换,容易引发火灾;卫生间及浴室的门窗也不会安装从外面可以打开的门,防止儿童将自己反锁在里面等,总体来说,民宿的设施设备安全现状很不理想。

2.设施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短租平台审核不到位,平台对于新注册的房主并不会做出相应的严格审核,只是通过看房主上传的照片是不是符合要求,然后电话联系房主确认是否本人注册,不会派相应的员工去实地考察,评估房主的公寓是否符合出租的标准。事实上,在网络民宿平台上有很大一部分民宿家庭把闲置房进行出租,没有进行相应的经营改造,很多用于商业用途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安全保障都不具备。另一方面,很多房主并不是专门从事民宿的经营者,本身也不具备从事酒店经营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因此,也就会缺乏对民宿进行改造再出租的思想觉悟,很多时候,客人居住的民宿配备的设施设备都是日常居家生活中必需的,因而,家庭住宅中存在的一些设施设备有关的安全问题,民宿都经常出现。

(三)消防安全问题

1.消防安全问题

目前,家庭民宿大多数都不具备基础的安全消防设施,没有烟雾报警器也没有基础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电线密集凌乱,私拉电线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公寓的线路存在老化的安全隐患;家庭中没有张贴火灾安全逃生疏散图;没有配备应急照明灯等,这些都是目前民宿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2.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房主不重视相应设施的配备,很多短租平台上的房主并没有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也没有意识到进行此类经营活动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民宿普遍不具备也难以办理消防审批手续。还有一些房主可能意识到要具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但不愿意投入资金去进行相应的整改。另一方面,短租平台也没有详细规定经营民宿应具备的消防设施设备,没有严格进行管理,消防设施的配备上存在缺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住客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1.安全现状

民宿顾客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存在较大的隐患。目前所有的短租平台都表示只提供渠道,并不负责游客管理,也不会对房客身份进行严格验证。通过央视新闻报道和公安部门公布的情况,部分民宿房东和住客通过安装摄像头窥探住客的隐私,有些房东甚至将其放置互联网上售卖获利,多地公安部门都破获过类似案件。此外,民宿的财产安全问题也是安全隐患,少部分游客出现过未经允许拿走房主财物的情况,并且由于游客租住时使用了虚假信息,导致房东无法追回财产损失,也无法依照法律进行索赔。

2.产生的原因

平台缺乏对房主资质的审核及房源质量的管控:一方面,很多民宿缺乏防盗设施,而平台审核不严谨,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在经营过程中,某些房主会通过私装摄像头达到某些目的,而平台缺乏抽查和管理,给住客造成安全隐患。在财物安全方面,虽然很多民宿采取的是智能门锁自助入住的方式,提前将开锁密码发给入住旅客,且密码一客一换,但是也有很多家庭民宿,采用的还是传统的钥匙开锁,但很多房主对钥匙并没有严格管控,因此,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房主对住客信息掌握不够:很多房主并不出面,游客自助入住,再加上很多平台不会对注册游客进行严格的实名认证管理,房主与房客之间的了解就只有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不能掌握其他的有效身份信息,一旦游客将房主的财物偷走,那么无论是追责还是弥补自己的损失都会有很大的难度。

三、提升国内民宿安全措施与建议

(一)短租推介平台方面

1.加强安全信息审核与管理

一方面,加强对房主房源的资格审核以及质量管理。申请经营的房主需要将个人的身份证件、姓名、联系方式、房源图片及个人邮箱上传,平台对于上传的房源图片要做详细的审查,并委派专人进行审核,将安全审核结果公布到网站。避免游客发现网上传的图片与实际看到的完全不一致的情况。另一方面,短租平台应当设置专员对该区域的民宿进行检查和管理,对不符合经营标准的公寓予以取缔。一些经营中民宿经营初期是符合要求的,但是随着经营时间的增加,很多设施设备逐渐老化,而相应的设施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经营质量也不断下降,给游客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对经营中的民宿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考察。

2.明确规定民宿设施安全标准

以Airbnb平台为例,规定房东要在家里安装烟雾报警器及一氧化碳报警器、基本灭火消防设备,房屋质量要求达到当地政府标准。明确民宿内房锁钥匙密码及相应的安保措施,规定入住平台的房屋按照具体经营面积配备设施。同时,对于经营民宿的房源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进行调查考核,并在平台上进行公示。

3.对双方产生的损失,制订预防措施

目前,很多短租推介平台已经有了一定的损失赔偿方案,但赔偿范围只限于房屋主体、大家俱家电等,并不涉及房主以及住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的处理方案,对于租赁双方的管理依然是主要靠双方的自律,而没有一套其他的安全保障体系,再加上平台对于双方的信息审核不严格,这就增加了住宿期间租赁双方的安全风险。因此,制订相应的损失预防措施有效保证双方的财物安全。

(二)房主方面

很多房主并不是依靠出租民宿作为职业,只是将闲置的住宅进行出租,很多设施也是按照住宅的标准进行设置,安全配置达不到商业用途的要求;很多房主不会出面,只是和房客远程交流,也不会核实房客身份,这就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从房主角度来讲,要避免上述问题。

1.客用易耗品一客一换

洗浴用品及毛巾床单被罩等用品及时清洗更换。对公共区域、厨房、卫生间等容易出现细菌的区域一定要做到专业消毒,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等事件。

2.配备基本消防器材,及时告知住客消防通道

准备灭火器等基本消防器材,并及时告知住客小区消防通道位置。很多小区在楼道里都会有专用的消防栓及火警报警器等装置,但老旧小区很可能并没有相应的消防装置,一旦出现火灾等突发事件,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3.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

加装防盗窗、在门口装防盗监控或电子猫眼,设置保险箱保管贵重物品,为住客的安全负责。很多民宿在设计建造时只注重美观和设计感,却忽视了实用防盗功能,甚至连防盗窗都没有,住客的财产安全也没有保障,没有储存贵重物品的柜子,财物容易丢失。因此,最好设置保险柜或储存柜之类的区域,提供给住客放置贵重物品,以防丢失。

(三)政府方面

由于民宿行业相对比较新,对民宿在国内的发展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虽然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这一旅游民宿标准,但标准的内容较为宽泛,没有非常具体的民宿卫生、设施设备安全指标,实际应用性不强,并且文化和旅游部也无权对各地市民宿进行监管。实际上,由于民宿行业处在多部门交叉管理的地带,缺乏真正有效的管理,建议政府在民宿安全管理上做好以下工作:

1.出台统一的行业法规

目前,各地方管理部门也针对当地环境制定了民宿的管理办法和条例,但各地的法规使用范围有限,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一个法律依据和支撑的作用,应当制定一个全国性短租法规,一定要详细规定民宿的概念、相应的安全设施保准、卫生安全经营标准、明确房主、游客及短租推介平台三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违规处理方案。各地方根据全国性法规制定针对当地情况的地方性法规。

2.明确监管部门,严格执法

民宿属于旅游产业组成部分,同时,又涉及住建、消防、公安等各部门,在相关的地方性补充法规中,应当明确各行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及相应的职责,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在相关部门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监督其各项工作的实施。相关部门应当对于所管辖区域的民宿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予以公示,对于有普遍性的安全规范问题要督促相关短租平台及时解决。

3.大力推进相关安全保险的发展

短租住宿业想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解决在住宿过程中财物丢失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民宿房主的抗损失能力,同时,为住客的财物丢失提供赔偿保障,从而提高民宿的服务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后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反响。

四、结语

在当今共享经济大背景下,民宿这类非传统住宿形式俨然成为流行趋势,性价比高、更贴近当地生活,这是民宿的优势,但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管理混乱等为给这一产业带来很多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保障相关方利益的基础,也是整个民宿行业继续发展的前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即需要政府的规范、指导,也需要民宿经营平台加强审核、管理,还需要社会公众与媒体的监督。

猜你喜欢

住客房主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隔离点医护与看不见的病毒较量
为你的道歉负责
为你的道歉负责
欠费吓死人
谁最擅长在酒店顺手牵羊
你是民宿达人吗
适可而止
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