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倾向的思考

2020-01-19赵绥生刘权政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术内涵基础

赵绥生,刘权政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2.西藏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引言

“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基础”课以伦理道德观与法治观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公民、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突出地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基础”课也是一门学科属性明确,学理性、学术性很强的课程。教育部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下设二级学科就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在学科设置文件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文件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相关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毫无疑问,“基础”课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及法哲学为直接依托、全面渗透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学理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基础”课的课程设置目标不仅仅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分清伦理道德是非,更要承担起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人生价值与人生哲学诸问题,提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的使命。

一、“基础”课学科属性学术内涵淡化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十分遗憾的是,近年来“基础”课却出现了学科属性淡化与学术内涵弱化倾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形成一种“共识”,即认为“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中最缺乏学术内涵的课程;其二,在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紧缺的情况下,专职教师被优先安排上其他思政课程,而“基础”课则安排给外聘教师或在读研究生去上。这背后默认的认知结论就是:“基础”课是一门没有理论难度的“软课”,即使教学水平差一些也不至于出现知识性、原理性错误;其三,许多高校党、政行政管理人员、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等非教学人员,因为晋升职称需要完成教学工作量,往往选择兼职上“基础”课。该课程沦为一门“人情课”,其不言自明的潜在逻辑,就是认为“基础”课学理性不强,谁都可以讲;其四,笔者多次参加省级以及全国性的“基础”课程教师教学培训、备课会等活动,惊讶地听到许多年轻教师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赞同一种观点:“基础”课教材中关于道德的本质与起源一章内容“最没有讲头”,该部分内容的计划课时也被任课教师任意压缩。(备注:在2018版教材之前,该部分内容单独设立一章,体现其突出地位。)人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他们独创的唯物史观理论,在人的认识问题上实现了从抽象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性的秘密以及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与发展规律,对古今中外几千年来在人性问题上混乱不堪的思想进行了彻底清理,终结了“性善”“性恶”及“性自私”等伪命题的无谓争论,深刻地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性归结为历史的产物,最终彻底解开了人性的秘密这一困惑人类几千年的难题,为科学的人学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人性和人的本质理论则是揭开现实的人发展秘密的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构成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精华内容之一。马克思这样重要而精彩的思想,同时也是“基础”课极具思想深度和理论难度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在,竟然被我们许多思政课教师不屑一顾地忽略掉,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基础”课学科属性学术内涵淡化倾向的消极影响

“基础”课程学科属性学术内涵淡化倾向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一,导致高校“基础”课教学与中学同质化。我国初中阶段政治课开设“思想品德”,高中阶段开设有“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这种一以贯之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上层建筑属性。中学思想品德类课程与高校“基础”课之间是既相互衔接又依次递进的关系。如果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判断能力的话,高校“基础”课则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与深度,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责任,重点是培养大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伦理学理论修养和道德理性,提高他们对各种更复杂的社会价值观的认识与辨析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术性淡化,降低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成为中学教学的简单重复,使高校“基础”课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其二,降低大学生“基础”课学习积极性。高校“基础”课教学依然秉承中学的教学理念,停留在对人的行为道德是非判断的水平,缺乏理论的深度与高度,使学生产生大学思政课不过是中学课程重复的错误认识,对“基础”课学习重视度下降。其三,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课学术性淡化,被认为是无须相关专业背景谁都可以胜任的课程,使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队伍变动频繁,师资配备弱化,势必引起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满意率下降,既损害了高校思政课的声誉,更不利于“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其四,对大学新生学术意识的确立产生消解作用。“基础”课一般在大一新生中开设,而大一新生正处于从基础教育向专业教育转换的阶段,同时也处于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转换阶段。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大学探究性学习氛围熏陶感染下,逐渐从此前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由接受知识灌输向独立思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由接受成熟知识向树立学科前沿意识转变。“基础”课教学中学术淡化倾向,导致学生误认为大学不过是“高四”而已,其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与中学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很不利于引导大学生学术思维、学术意识的确立,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三、扭转“基础”课学科属性学术内涵弱化倾向的路径建议

第一,强化教学管理层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现象的产生,思政课教学管理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相关学科建设、专兼职教师的安排、“基础”课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开展,都是由高校思政教研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等教学管理层主导的。如果教学管理层对“基础”课的学科内涵认识不到位,就必然导致师资配备弱化,引起对相关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漠视。全面强化“基础”课学术内涵,首先要从思政课教学管理层全面提升对“基础”课学科属性与学理性认识抓起,这是提高“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自觉性与工作力度的前提。

第二,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基础”课学科属性的认识。扭转和纠正“基础”课缺乏学理性的误识,首先需要解决教师对“基础”课学科属性的认识问题。从学科定位看,“基础”课归属于哲学类课程,具体讲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类课程。这是因为:其一,伦理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二,从人们的思想道德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角度看,所有时代所有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只有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下、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和说明。“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2]“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其三,该课程的法律部分内容,其学科支撑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法学。从“基础”课的学科定位看,应该说哲学专业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与该课程学科更吻合。但是目前高校“基础”课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构成比较复杂,因为多数思政教师并非只承担一门公共思政课程。比如历史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得心应手,而讲授“基础”课就存在一定的专业隔阂;同样的道理,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原理”和“概论”课有一定优势,但讲授“基础”课与专业所长也存在不小的距离。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背景构成比较复杂的这种客观情况,也是造成“基础”课学科属性被漠视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学管理层应重视引导教师对“基础”课学科属性的正确认识,推动教师提升学科意识和学术自觉。此外,对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或法学专业的教师,则需要帮助引导他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修养,补齐学科理论短板。

第三,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把“基础”课伦理道德教育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起来。“基础”课教学中学术内涵弱化的倾向,与许多年轻教师对课程教学与学术科研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不到位有一定关系。改变“基础”课重伦理是非判断,轻学科理论深度分析的思维定势,要引导年轻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基础”课伦理道德教育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起来。要使年轻教师认识到教学是科研的基础,而科研则是教学的升华和提高。课程教学为学术研究提供需求与动力,学术研究则为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持。科研是教师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第四,把“基础”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重点课程、重点学科来建设。高校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有着充分的根据。一是因为该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基础”课最直接、最鲜明地突显出育人的性质,体现着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办学方向,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因为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外文化观念相互激荡,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引导、塑造一代青年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念,提升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评价、分析能力,完成这一严肃而崇高的教学目标和使命,极具难度,客观上需要打造一支忠诚可靠、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来承担。三是因为该课程理论教学的难度。“基础”课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谁都可以讲的“软课”,恰恰相反,要把那些似乎一看就理解的诸多社会与人生问题,通过深刻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分析,科学地认识问题的实质,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和答案,需要一支具有较高学术功力和理论修养的教师队伍来承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这个范畴而言,自由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资产阶级最早提出自由口号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是什么?人的自由的权利是天赋、与生俱来的吗?社会主义自由与西方自由有无共同的内涵与价值诉求?它们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由观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内容有哪些?马克思未来社会的“自由人”思想内涵是什么?“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由为什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什么样的自由是合理正当的、什么样的自由是不合理不正当的?自由的法律界限在哪里?自由与责任和义务是怎样的关系……同样,我们要讲清楚“平等”“公正”等范畴时,马上会涉及到与“自由”同样复杂而深刻的诸多理论问题。而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社会主义人权与西方“普世价值”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理论难题。仅仅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涉及到这么多极具挑战的理论问题,哪个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讲清楚的。在每个问题上教师没有“一桶水”的学术功底,就很难给学生高质量的“一碗水”。试问没有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较深入的研究,没有一定的理论学养,能够把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讲清楚,讲得令人信服吗?

第五,加强教学研究,帮助年轻教师系统厘清“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学术内涵的切入点。扭转“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学术内涵弱化倾向,要针对“基础”课教师队伍构成中青年教师占比例较高,非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占比例较高的特点,强化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帮助年轻教师逐章逐节系统梳理“基础”课强化学术内涵的切入点:教材中哪些内容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哪个基本原理才能给予透彻地分析和讲解;哪些问题的分析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典论述来深化教材理论,让学生通过聆听经典来体味天才思想家马克思的思想魅力;哪些问题的讲解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什么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等等。如此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反复磨合、提炼、总结,不断深化对“基础”课学术内涵的理解并逐渐转化为一种教学自觉。

结语

诚然,一位有着优秀表达能力,极具煽情性和演讲魅力的教师,可以将“基础”课演绎得让学生十分喜欢。但是,缺乏马克思主义学理性支撑、缺乏学术内涵和理论深度的“基础”课教学,课堂气氛再活也注定是带有重大缺憾的课程;这样的教师也很难称得上是优秀的高校思政课老师。“基础”课决不是一门没有学理性、缺乏学术内涵的课程,而是我们许多教师缺乏对该课程的深入研究和对其学术内涵的系统梳理。强化“基础”课的学科属性,提升“基础”课教学中的学术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增强“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和理论魅力,从而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终身受益的课程;有利于推动教师深入进行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理论水平、学术实力,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推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学术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确立。因此,“基础”课学科属性学术内涵淡化的不正常现象需要引起高校思政课教学界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学术内涵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活出精致内涵
学术动态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