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失真”与“传真”*

2020-01-18王智华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失真花灯民俗文化

孙 静,俞 珍,王智华

(上饶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0)

在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翻译在中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做好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工作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异域的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一词由萨克逊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1]1。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历史积淀深厚、形式多样、魅力独特等优势。翻译和外宣中国民俗文化,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一、文化失真和文化空缺

中国民俗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做好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和外宣工作,在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有着重大作用。由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某些文化内涵在翻译中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因而文化失真的情况在翻译中很常见[2]41。民俗文化呈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饰、饮食、交通、风俗习惯等,均包含了政治词语、宗教词语、信仰词语、神话和典故词语、文化负载词语等。由于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表达背后其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经过翻译后,其在汉语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些独特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往往会不同程度地丧失甚至不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失真[3]97-101。文化空缺是造成文化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空缺分为部分空缺和完全空缺。部分空缺是指在将源语翻译成目标语过程中,可以在目标语中找到涵义相似的表达词汇,比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及其由来。“牛郎织女”故事是我国的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而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就会在鹊桥上相会。在西方国家,也有一个类似的节日——情人节。这一节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公历2月14日。情人节起源于基督教,在这一天,人们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爱意。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七夕节翻译成“Chinese Valentine’s Day”。完全空缺是指在将源语翻译成目标语过程中,找不到涵义相近的词。如“八卦”一词,若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看,就会被直接翻译成“gossip”,这就是文化失真现象。“八卦”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根据大自然的阴阳变化,把事物平行组合成八种不同形式,其实是一种文字表述符号,可翻译成“Bagua”或“Eight Diagrams”。文化空缺会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到民俗文化词语的内涵意义,也要采用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

二、文化传真下的民俗文化文本翻译

在当今,中外文明的交流碰撞日趋频繁,中国文化迸发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正在演变成世界文化[4]74。中国民俗文化英译也成为了译者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还会受到文化的制约。与文化失真相反,文化传真要求译者准确地再现原文风格和内容,帮助目标读者准确理解原文,获得与源语读者一样的审美感受。文化传真分为质的传真和量的传真,前者要求译者准确把握和再现原文,后者要求译者在把握质的基础上,实现对原文信息和内容的完整传达,避免“缺斤少两”。以下,笔者将以《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卷》翻译为例,分析译者基于文化传真的角度,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文化补偿。

(一)饮食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卷》讲述了中国14个传统节日及其来源风俗等故事,饮食文化也是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介绍了一些独具特色的食物,但在目标语中却几乎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语来表达,因此就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译者通过补偿方式,让目标语读者获得对等感受。如:

例1:人们在过泼水节时,各家均要制作传统的傣族食物,还要吃烤鱼等民族风味食品,尤以“毫咯素”与“毫火”最为著名[5]35。

During the celebration of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traditional Dai foods will be made by every family, such foods with ethnic flavors as roast fish are their choices, and the most famous among them are “Haolosu” and “Haohuo”.

这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卷》对泼水节时人们吃的一种食物所进行的描述。文中提到的“毫咯素”和“毫火”是傣族特有的两种食物,《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卷》对“毫咯素”和“毫火”这两种食物分别进行了解释。在此处,译者使用音译法,根据这两个词的汉语拼音对之进行翻译,保留了源语原汁原味的特色和色彩。又如:

例2:腊八豆腐是一种民间风味特产。每到腊月初八的时候,乡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5]125。

Laba tofu is a particular kind of food in the folk. When it comes to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all families in the country will let tofu be exposed to the sun, and the naturally exposed tofu is called Laba Tofu.

这段材料提到了腊八节要吃的食物——腊八豆腐,并介绍了腊八豆腐的制作方法。在翻译这段材料时,译者使用了直译法,译文与原文内容一致,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特色。腊八豆腐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文化涵义相等的表达,而“豆腐”这一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tofu”已被西方国家所接受,故译者也使用了音译法。在此处所举例子之外,书中还提到了其他很多节日的饮食文化,如元宵节吃的汤圆翻译为“sweet dumplings”;再如吃糕点“eating refreshments”,农历二月二吃的龙须面“dragon-whisker-like noodle”,七夕节吃的巧果“eating Qiaoguo”等等,翻译中都用了直译法或音译法,形象生动。

(二)风俗习惯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风俗习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就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注意这一情况,翻译时要照顾到目标语读者。如:

例3:花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花灯最初源于祭祀活动,后又发展为一种娱乐活动。花灯最早产生于汉代……在中国古代,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赏花灯,而且还要举行猜灯谜活动[5]4-5。

A festive lantern is a traditional folk artifact and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originated from worshiping events in Han Dynasty, and later became an entertainment project…… In ancient China, people did not only enjoy the lanterns but also had an activity of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互动,比如猜灯谜、吃汤圆、舞龙舞狮等等,而这里提到的仅是赏花灯。花灯,其实是灯笼,并不是长得像花一样的灯,它是一种手工艺品。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将它悬挂在门口、广场等地,供大家观赏。译者将“花灯”译为“festive lantern”。festive一词表示“节日的,喜庆的,欢乐的”,用在这里能够表达出人们的喜悦快乐之情。译者用了“lantern”而非“lamp”一词来表示“花灯”的“灯”。文中的“灯”指的是灯笼,而“lamp”在英文中表示的意思是灯泡、灯等意思,与文中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使用“lantern”准确再现了原文的意思。又如:

例4:接姑奶奶:每逢二月初二的时候,出家的女儿要返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所以,二月初二这天清晨,娘家的人就要早早起来,将屋子打扫干净,准备迎接女儿回家。各地接姑奶奶的风俗略有不同,但大体程序相同[5]16。

Inviting the Married Daughters Home: On every lunar February 2nd, the married daughters would return their parents’ home for a reunion celebration. On the morning of this day, the relatives of their parents’ family would get up early and do a thorough cleaning of the house to greet their daughters. Different places share different customs, but similar general procedures.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的风俗习惯之一——接姑奶奶。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姑奶奶一词有三层含义:第一指的是父亲的姑母,第二指的是娘家称呼已经出嫁的女儿,第三指的是泼辣、厉害的女子(含戏谑之意),也用于这类女子的自称[6]463。通过阅读,可以知道文中的“姑奶奶”指的是第二种意思,所以译者将其翻译成“the married daughters”。此外,原文中的日期二月二指的是农历二月二,译者翻译时加上了“lunar”一词。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弄清楚这类词所指的意思,充分考虑语境,这样才能准确传达原文,不给目标读者造成一头雾水。

(三)民俗传说

民俗传说讲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传说中的人物都被进行了神化。民俗传统凸显出中国文化的个性,目标读者通过阅读民俗传说故事会更了解中国文化,民俗文化翻译可以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例5:民间有许多关于泼水节来历的美丽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荒淫残暴的魔王在西双版纳为非作歹。一天,魔王抢了十一个美丽的姑娘。之后,他又去抢来了第十二个姑娘。这个姑娘不仅是最美丽的一位,也是最为聪慧的一位。她在决定自救的同时,也为老百姓除掉这个魔王[5]28-29。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legends in folklore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It is said that there was an dissolute and cruel monster who had committed many towering crimes in Xishuangbanna long long ago. One day, having robbed eleven beautiful girls, he went to rob the twelfth girl, the cleverest and the most beautiful one. She decided to save herself and got rid of this monster for all the people.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子通常会使用关系词来连接成长句,但汉语喜短句,注重连贯性。译者在这段文字的翻译中使用了一个主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这在表达上就显得更加平衡。泼水节是傣族的一种特有节日,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泼水节的来历与上文中提到的魔王有关。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的还是之前的方法,忠实原文的风格和格式。原文中的“为非作歹”译者用了一个定语从句来表述,同时译者还用了“towering crimes”一词来反映魔王的滔天罪行。

例6: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有一种叫“年”的怪兽。这个怪兽长得十分凶狠,头上的触角很长,常年居住在海底。只有每年除夕的时候,才会爬上岸边来,偷吃田里的粮食,以及农民家中的牲畜[5]128。

Legend has it that long ago, a fierce and cruel monster called Nian with long feelers on its head living under the sea all the year around. Only on every Chinese New Year’s Eve, it crawled on the shore to steal the grain in the fields and the livestock in farmer’s houses.

例6中一共有三个句子,但译文中译者将第一句和第二句用with连在一起,符合英语中形合的特点。“年”是怪兽的名字,非常凶猛残暴,译者在翻译中将“当时有一种叫‘年’的怪兽。这个怪兽长得十分凶狠”连在一起,直接译为“a fierce and cruel monster called Nian”。这样,就能够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年”在此处指代的意义。

三、结 语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而翻译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走出去”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交融,同时也能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注入新鲜血液。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应尽量避免中国民俗文化翻译中的缺省和文化失真现象,一旦造成这种现象就会给读者造成障碍。作为译者,应该借助一些补偿策略,对信息进行增补、解释,让文化保持质的传真和量的传真,让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到原文的独特魅力,最终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失真花灯民俗文化
看花灯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挂花灯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做花灯
赏花灯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