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研究

2020-01-17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困难培育

刘 锐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 210048)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问题,勉励他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可见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进步离不开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对他人、家庭、集体以及社会承担必要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广大青年学子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改革的机遇让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这部分学生也成为了各个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国家、社会和学校在经济帮困、价值观培育等方面给与了他们很多支持,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目前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做到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感恩奉献、回报社会,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不思进取、甘于平庸、冷漠消极的不良现象,社会责任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基本的责任担当精神和诚实守信品质。因此,培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探讨建构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有利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责任观教育的效果。

一、社会责任意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性。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无法独立于社会而存在。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会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肩负各种各样的责任。责任即是指人的一种职责和义务,它既不可以被消灭也不能够被转移,包涵由其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人生职责以及因未能承担责任所应承担的后果两个维度。社会责任则是一个具体的责任维度,主要指人们在“社会”范畴内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人和杜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人去承担他的社会角色赋予的社会责任[2]。而社会责任意识则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和自我意识,是人们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责任担当的内心自觉,是人的社会责任在意识维度的体现。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内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人的行为有规范和指向作用。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培育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期,通过社会责任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形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勇于担当、感恩奉献的良好个人品质,从思想上鼓励他们克服自身困难、承担家庭责任、主动服务社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调整心态,处理好各种问题和矛盾,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其次,培育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担当,因此,需要大力培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教育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培养责任情怀和履责能力,为社会提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优秀人才,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最后,培育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缓解经济上的压力,让学生能够安心读书,努力学习,顺利走向社会,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同时,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成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和扎实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社会责任意识是责任意识的具体维度,是一个人自觉担负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心理状态,它包含以下内容:首先,社会责任意识意味着学生要对自己负责,这是担负其他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珍惜自己的生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其次,对他人负责。每个人时刻都要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与家人相亲相爱,跟朋友友好相处,对同学热诚友善,对陌生人体恤关心,只有让全社会充满关心和爱,人们的周围才能更加温暖,环境氛围才能更加和谐。再次,对集体负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道德规范和社会性质都要求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集体责任意识应是对班校事务、集体利益等的处理和所负责任的一种心理状态,只有坚持集体利益至上,做事情看长远、顾大局,具备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才能在集体中更好的成长。最后,对社会和国家负责。每个人都身处社会之中,需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只有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提升履行社会职责的能力和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三、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成因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整体上呈良好状态,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负责任的重要性,自觉做到关心他人,维系家庭关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然而,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一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 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意志

不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长期处在比较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能够不因贫困而失学,尽可能地减轻家庭的负担,更加关注自身和家庭的需求,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责任意识或者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此外,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问题,导致他们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退缩不前、半途而废,履责意志不够坚定,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与责任意志缺乏。

(二) 重视个人权益,淡化社会责任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经济条件限制,使得他们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较弱,这也导致他们更加重视争取自身权益和需求。当代大学生个人意识较强,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成长成才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和思想上的负担,因而淡化了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认为实现个人目标对于他们更有意义,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以实现个人目标为基础,在个人权益和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选择实现个人权益,有违集体主义精神。

(三) 追求物质利益,缺乏感恩之情

经济上的困难,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加注重物质利益的获取。近年来,国家和高校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相继出台多项文件措施保证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2019年国务院又发文提高贫困生助学金的补助标准,随着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和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将国家和学校的帮扶错误的理解为是理所当然,认为作为大学生,只要经济上有困难,国家和学校就应该对自己进行资助,缺乏感恩之情,如果与物质利益无关则不愿参加学校活动,集体荣誉感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化现象加重。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说明,仍然需要不断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个人因素影响明显。大学生处在青年时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养成阶段,刚刚离开家门进入高校,对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不能理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诱惑和极端思想的影响。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但是大多数父母仍然倾尽所能地给予子女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些甚至对子女过分溺爱,有求必应,这些都会导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个人主义倾向,只想索取,不愿付出,心态趋向功利化。再次,高校育人工作仍显不足。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高校的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较多,但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工作较为薄弱,形式单一,效果欠佳。最后,社会及其他因素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贫富分化、金钱至上等不良现象,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网络舆论鱼龙混杂,一些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轻视社会责任的言论,也会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扭曲。

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路径的建构原则

(一) 坚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理念与时俱进

每个时代都有其历史属性,培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坚持时代性特点,深入分析和研判当前时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特点,与时代相结合,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拓展培育渠道,运用新思想、新理念,贴合学生实际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培育。

(二) 找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方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正确方向[3]。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做指导,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效果;坚持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心系他人、服务群众,将自己受到的帮助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想他人之所想,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 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主体性

培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调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培育他们的自律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自觉恪守道德规范、遵循社会价值要求、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由学校培育逐渐演变成学生自觉涵养。通过以人为本,坚持完善培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体性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效果。

五、强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路径

社会责任意识是每名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的特殊学生群体,需要在培育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资助育人体系,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大众传媒及新媒体的宣传引导,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远大理想信念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相结合,让他们正确认识党的发展历史和国家的兴衰荣辱,认识到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自己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确立远大目标,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积极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履行自身社会责任。

(二) 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

“历史映照时代,榜样传承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是社会道德要求的承载者,是人们学习赶超的标杆。学校和社会应为青年学生特别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选树优秀榜样,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特点,挖掘他们身边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并能产生精神共鸣的榜样,如在逆境中艰苦奋斗成长、肩负家庭责任努力学习等类型的榜样,让他们愿意学习这些榜样,通过学习榜样的事迹激励自己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远大理想,找到自己前行的目标和成功的途径。

(三) 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作用,优化网络育人环境

大众传媒信息源广泛,内容丰富,价值观多样,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所有这些信息都在影响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作用,要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主,大力开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宣传思想理论的同时,把握好宣传工作的时代性和亲民性,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校生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条件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然而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会导致信息的真实性无法确认,传播的价值观良莠不齐,因此,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净化网络空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更能促进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

(四) 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培育大学生诚信感恩意识

国家高度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各个高校也设立了学生资助中心,负责全校的资助工作,通过评选奖学金、助学金和社会助学基金,直接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帮扶。积极开展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工作,减轻学生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除了给与经济帮扶外,还应树立资助育人理念,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建立诚信档案,定期对经济困难学生守信行为予以鼓励,对失信行为予以批评,通过诚信档案将诚信行为提升为诚信意识,开展各种以诚信和感恩主题的学生活动,比如专题讲座、海报宣传、主题演讲和公益活动等,结合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树立学生诚信意识,培养学生感恩之情。

(五)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

因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普遍比较敏感和脆弱,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帮助他们充满自信、更加阳光地处理人际关系,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这部分学生群体易发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指导,教会他们识别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其次,建立和完善班级、院(系)、学校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做好完备的预案,安排专职辅导员老师进行心理跟踪和辅导,对这部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最后,开设网络心理工作室。利用网络空间匿名性的特点,在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除了高校需要担负起培育工作主体责任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投入到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去,拓展培育渠道,深化培育效果,采取多元化的培育模式,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全方位育人功能,借助合力强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困难培育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选择困难症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