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走马镇的调查

2020-01-17高元武

关键词:走马融合农村

高元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秉持新理念,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增收渠道,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但是,农业产业融合在武陵山区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本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资本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市场性选择。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扰和难题。针对武陵山区“老、少、边、穷”等特点,党和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陵山区的湘西自治州,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产业振兴是脱贫致富的核心抓手,武陵山区亟需解决产业融合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短板、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的深度融合,从而增加农业附加值。这对于本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导向,时间过去五年有余,武陵山区的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如何?脱贫致富的效果明显与否?为寻找答案,课题组于2019年7月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走马镇进行了专题调研,考察走马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上的实践,对走马产业融合的模式、发展效应等进行呈现,通过分析走马产业融合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完善走马产业融合的提升路径,为推动武陵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思路,也为少数民族山区脱贫致富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使用的案例材料、统计数据等均来自实地调研。

一、文献回顾

农村产业融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故而专家学者的研究力度也较大,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及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定量测度研究。厘清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是研究的前提。(1)孟秋菊:《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第2期。有学者给农村产业融合下了定义,肖卫东指出农村产业融合的核心在于“融合”,途径是“通过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过程”,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2)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6期。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定量测度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测量目标和测量方法因研究侧重点而有所区别,有学者“从产业链延伸、多功能发挥、农业服务业融合、农民增收就业和城乡一体化五个层面,构建包含18个指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江苏省各市的融合发展水平。(3)王玲:《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农业经济》2017第6期。

二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效应研究。首先是关于特定区域的研究。有学者通过分析西藏农牧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指出了产业融合中存在“融合程度低、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融合项目成长困难和缺乏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刘强:《西藏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析》,《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其次是关于理论架构及效应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产业融合的四种类型,并指出了价值增值的路径:“起始型—休闲型”“起始型—专业型”“起始型—理想型”;(5)周立:《合纵连横: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增值路径——基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案例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第1期。再次是有关以农民增收为融合点的研究。有学者研究指出,当前产业融合给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劳动力、土地等,而农民的技术收益、自有资本收益则较为薄弱,并提出了相应对策。(6)李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8第4期。

三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及制约因素研究。有学者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指出“科技进步推力和城乡消费升级拉力是农村多元价值体系形成的动力”。(7)李洁:《农业多元价值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现代经济探讨》2018第11期。农村各产业链进入市场、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普及、社会消费升级带动农业多功能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创造了条件。(8)张义博:《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改革》2015第2期。基于农村的客观条件,针对当下产业融合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有研究指出农村产业经营存在着主体能力缺位、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较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现象明显等问题。(9)汤洪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7第8期。

四是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及推进机制研究。关于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学者多从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文旅结合、特色产业等领域展开研究,有学者指出乡村旅游与农村相关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认为融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乡村文旅产品创新开发的路径也不同。(10)徐福:《产业融合视域下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路径: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 ,《社会科学家》2018第4期。有学者指出农业产业链的前后延伸、社会资本的进入、龙头企业的助推引领及借助网络平台等成为当下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11)吕岩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当代经济管理》2017第10期。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区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客观生态环境的原因,民族地区的产业融合需要做到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衔接,“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应当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12)方世川:《民族地区破解“深度贫困”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广西南丹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第5期。

纵观学界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可以发现,已有成果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研究焦点主要在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特征分析、产业融合的模式构建,以及产业融合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第二,学术方法上以经验总结归纳、融合案例解析、中外经验总结等为主,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建构成果突出;第三,农村产业融合多立足于宏观区域研究,以高站位、宽视角对农村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中西区域之间各有侧重。不同区域的农村客观情况差异较大,对横向比较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水平及经验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虽然学界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很丰富,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宏观区域研究多,微观实践案例研究少。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往往重视大而全的研究,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等着力较少,缺乏对某一个具体实践案例的剖析,对微观案例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充分,而宏观区域产业融合的普遍性经验未必与山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相吻合。其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于强调外部推力,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融合的利益连接机制、产业主体的要素约束等内部因素研究不够。

二、走马镇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鹤峰县走马镇位于武陵山区腹地,是鹤峰最大乡镇,镇域国土面积513平方公里,辖33个村、2个社区(其中村社共建1个)、237个村民小组。民族以土家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5%,苗、白、满、回、侗等多个少数民族间错相居。户籍人口17 468户47 007人,辖区总人口5.56万人。走马地形较为平坦,周边高山环绕,间有少许低矮丘陵,属于典型河谷盆地地貌,是鹤峰最大粮仓,粮食产量占据鹤峰总产量的六成左右。走马镇地理位置优越,万里茶道从此经过,明清之际,走马因处于容美土司所设置的大崖关之外,又被当地人呼之为“关外”。走马镇是文化艺术名镇,2009年文化部命名走马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围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果村便是围鼓之乡,走马也是花鼓灯的故乡,201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把花鼓灯列入第四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马镇还弥漫着“傩戏”的神秘色彩,2008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除了传统特色民族文化传统,走马还是红色革命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走马镇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红四军诞生地,贺龙元帅的第二故乡,红色遗迹众多。

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走马镇立足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进行产业融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走马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日益提升,融合模式灵活多样,产业融合的效益明显。

(一)产业融合模式

1.特色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

走马镇以茶兴镇,以茶富民。走马围绕硒茶产业,依托龙头企业、茶种植合作社,不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在特色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下,向上游延伸,融合茶的农资供应、种养技术、涉农服务等于一体;向下游延伸实现茶的精细加工、茶产品创新研发、茶园文旅、物流商贸等一体化发展。

案例1:湖北省鹤峰XN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鹤峰县走马镇花桥村五组,是一家主营茶业收购、加工、销售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主要进行绿茶、乌龙茶的收购、加工、销售,茶叶年加工能力8000吨以上,年均外贸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2018年成功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向上游涉足农资、育种等,向下游融合茶园观光、茶艺茶道、茶饭茶菜、特色茶产品开发等。

2.特色农业产业化融合模式

特色农业产业化融合模式,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一二三产业融合交叉协同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网状格局。特色农业种植(养)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它以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基地为支撑,产品深加工、商贸、仓储物流等环节密切合作,以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网络连接及有机融合。走马农村产业融合打造的“一村一品”便是典型,其中最为成功的是葛仙米产业化。

案例2:走马镇利用武陵山区有利的地理区域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葛仙米产业,成为我国葛仙米的主产区。鹤峰县与走马协同合作,规划了葛仙米生态保护园,全程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在各村推行以奖代补。走马镇千金村,筹建QJTXM专业合作社,立足葛仙米,通过对水利、土地的整治,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农户在村子里通过种植葛仙米致富,立足葛仙米基地发展观光农业;积极开拓电商平台,拓展葛仙米的商贸渠道。FHST有限公司在葛仙米产业化方面较为成功,公司秉承“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投资3000万元建成两条现代化精加工生产线,主要从事葛仙米原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同时生态蜂蜜也是其重要产品,并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3.龙头企业产业辐射融合模式

在现代农业产业化融合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在市场培育、产业链延伸、行业标准制定、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是主要参与者。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经营管理、品牌维护、营销网络等领域与农户、农业合作社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与农户、农业合作社相比较,龙头企业产业辐射领域广,涉及上游的农资农技,中游基地管理原料购销,下游的产品开发营销,带动效应明显。通过契约购销、吸纳劳务、股权分红等方式,增强产业融合主体之间的利益共振。

案例3:湖北省HFXN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主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有生产线5条,年加工能力5000吨,年产值过亿元。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管理认证,多年来位居湖北省茶叶生产出口创汇前列。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HFXN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以企业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成立社会事务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精准扶贫专班,探索“161+”扶贫模式,即“公司+加工厂(合作社、基地、电商、就业)+农户”产业辐射融合模式,累计投入资金812万元,无偿投资帮扶建设茶叶加工厂,建成后无偿交由农户经营管理,公司与加工厂之间、加工厂与农户之间层层签订帮扶协议,形成公司、加工厂、农户三位一体的帮扶责任体系,使加工厂成为公司搬不走的帮扶点。HFXN投资400余万元在16个村帮助农户建成19家村级茶叶加工厂,每个加工厂招收3~5名就业人员,联系20~30农户,切实解决了周边茶农卖茶难问题,实现了“把加工厂建在基地,把基地变成生产车间”,保证了原材料质量,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带动了522户贫困户1634人脱贫致富。

4.政府服务引领型融合模式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服务性组织机构的协助。走马镇为了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产业融合的服务性组织,规划园区建设平台,布局产业功能区,推动农业生产主体、产品加工企业、市场需要主体之间的产销研融合,以政府服务引领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案例4:围绕建设“世界茶谷”、葛仙米湿地、江坪河水上乐园、走马“国际慢城”,发展形成4个产业功能区。农业观光展示区主要包括木耳山茶海、白果葛仙米人文湿地及周边官仓、金龙、升子、汪家堡、古城、红罗沟等。茶叶科工贸展示区范围包括升子、汪家堡至走马老街。沿走马老街往南至升子村,布置武陵山茶叶贸易市场、茶叶出口加工区和茶叶粗制加工区、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服务、电子交易服务平台等。推进“世界茶谷”建设,打造武陵山茶叶国际品牌。走马茶谷游乐服务中心以阳河村为中心,建设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及茶文化体验服务区,集茶叶商贸、茶文化体验、茶艺馆、茶趣园、休闲观光茶园、茶叶科考于一体,强力打造茶谷“国际慢城”世界品牌。清洁能源产业展示区,沿升子村、阳河村至江坪河电站,打造湖北省清洁能源产业新的增长点。

5.农旅一体化融合模式

农旅一体化模式借助走马特色农业,充分挖掘传统民族风俗,依托优秀的生态资源与富集的人文资源,不断延伸特色农业、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拓展以生态保护、特色旅游、传承民族文化等为主的休闲观光附加功能。鹤峰“十三五”规划中,走马明确定位为旅游型乡镇,按照县域副中心的规格全方位建设走马。全镇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扩展,特色农业和生态休闲养生度假等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案例5:走马镇发展生态旅游,主动与鹤峰县、周边旅游强势区县衔接,对接州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创建了一批以木耳山观光茶园、刚家湾樱桃园、杨柳池生态公园绿色生态游、红四军诞生地、贺龙走马坪收编地、鼓锣山三十二烈士红色经典游等为代表的旅游精品示范点。其中木耳山茶叶基地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赞誉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美茶园”,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30座最美茶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民宿旅游,芭蕉归岫庄民宿于2019年初正式开业,并成功举办首届民宿业主经验交流座谈会。镇政府提出强化“旅游+”理念,通过规模性茶园的景区改造,实施茶花、茶林共生和人文景观建设两项公共建设项目。培植的HFXNY酒店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会议接待、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和茶艺品赏于一体,极具土苗风情和浓郁茶文化的特色酒店,被评为“湖北省五星级农家乐”“全省生态休闲特色农家乐”和“全州十佳星级农家乐”。

(二)产业融合效应

1.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激发了农村产业融合的活力

走马镇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至笔者调研期间,走马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12户,从业人员共计4582人,认缴注册资金共计6750万元。其中有养殖类24户,占比21%;种植类88户,占比78%;其中种植类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主,共计51户,占种植类65%,占总户数46%;其余种植类还包括中药材、水稻、葛仙米种植等。家庭农场共34户,从业人员109人,认缴注册资金311万元,其中养殖类的家庭农场29户,占比85%,养殖类以养殖牲畜为主。企业共366户,从业人员共计936人,认缴注册资金共计3.86亿元,其中非公司企业111户,公司企业255户。农业经济主体队伍中,龙头组织的引领作用明显,特别是走马的茶产业,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集约化生产,与当地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完善的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活力。

2.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走马成为脱贫致富“能镇”

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扶贫政策,加之镇上产业经济的发展,困难群众增收态势良好,走马脱贫任务如期完成。该镇初步形成了以茶叶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以绿色食品加工、水电产业为主导的绿色工业,以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也在不断培育发展中。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全镇8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其中,2016年出列的有水坪村、柘坪村、大沟村、红罗沟村4个村;2017年出列的有红土村、九岭村2个村;2018年出列的有芭蕉村、楠木村2个村。全镇现有建档立卡人口4581户13 853人,五年来累计实现脱贫4532户13 729人,其中2014年脱贫545户1724人,2015年脱贫1826户5656人,2016年脱贫669户2124人,2017年脱贫494户1534人,2018年脱贫998户2691人。脱贫人口占贫困人口总规模的99.10%,贫困对象存量为49户124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8%。

3.产业融合发展助推走马成为经济强镇

根据镇政府统计,201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4.6亿元,同比增长13.9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 067元,同比增长12.65%;全镇2018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704.3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000.85万元、财政补助收入2703.4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经济指标也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4.产业融合促进茶产业发展,增强其竞争力

走马镇境内青山叠嶂,气候宜人,生态良好,是茶叶绝佳种植地。镇政府出台《走马镇有机茶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坚定不移走茶叶“全域有机”发展之路,做优茶叶品质,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走马由茶叶大镇向茶叶强镇转变。近三年,全镇累计发放无性系良种茶苗6974万株,新发展优质茶园17 435亩,茶叶总面积突破16万亩;有机茶转换基地总量达到22 604亩,全镇已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达到4799亩。镇政府发动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认领有机茶转换基地27 403亩;白果牌走马翠毫绿茶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18年走马镇木耳山有机茶园基地、时务村有机茶园基地、红土村有机茶园基地的茶叶达到了欧盟标准,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干毛茶每市斤增收1元左右,为茶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走马茶园风景、木耳山茶谷先后走进央视荧屏,鹤峰茶商大会连续两届在走马镇成功举办。

三、产业融合存在的现实困境

产业集群理论可以有效分析产业融合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它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上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其次,它“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经营主体多元化且具备系统的价值增值手段是关系网络的核心要素;最后,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其“内部能够实现知识和技术等现代资源的充分流动”。(13)金洪波:《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启示》,《税务与经济》2009年第3期。走马产业融合发展在某些方面符合产业集群理论特征。如理论所述,立足于走马这一特定区域,有机茶产业、生态旅游、文旅资源等有着巨大的产业交叉融合优势;当地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有结成利益联合体的天然诉求;走马镇人力技术资源、社会资本流动、生产经验转移等已经开始围绕走马的主导产业不断凝结力量,同时加快向当地优势产业流动。走马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现实困境,多源于当地产业分工协作需要不断提升区域集聚水平,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总体而言产业集群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显现,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业链延伸不够深入,产业融合层次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走马镇当前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增收明显,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是产业链延伸不够深入。走马龙头茶企以白茶、红茶、绿茶、青茶等茶叶饮品为主打产品,科技创新在茶的种植、加工、产品开发等环节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产品开发环节,需要借助科技创新由有机茶饮品向茶精细提炼加工发展,进一步开发生产茶粉、茶宁片、茶多酚片、茶爽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二是农业与休闲文旅、教育等叠加融合度不高。立足于茶产业,走马镇打造木耳山世界茶谷农业休闲茶旅体验园,体验园仍以看茶园、拍茶照观光游览为主,茶旅体验性不是很强,游客无法体验到采茶、制茶的匠人技艺,也很难把品茶、学茶艺茶道、吃茶饭茶菜、品茶赛等茶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茶旅产品创意融合开发力度有待提升。三是产业融合起点低。以茶叶种植为例,仍以传统种植、采摘等为主,标准化、机械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程有机监管还有漏洞;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小企业、家庭作坊数量众多,产业链延伸不够深入,高附加值农产品占比较低。可见,走马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农业种植户、合作社、小企业家庭作坊等农业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之间还存在融合间隙。

(二)融合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待完善,产业协同集聚度有待提高。 恰当的利益协调机制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尊重产业融合过程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并且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实现其利益结果,这既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有序生产方式的重要举措。走马产业融合主体主要由当地企业、农户、各类农业合作社等组成,政府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担当政策保障、利益协调的重要作用。由于众多小企业、种植户遍布各个环节,有待进一步扩大产业融合的规模以提升效益,故而还未完全形成上下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融合主体利益联结机制。走马茶产业在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调研中发现一些茶商收购的粗茶随意堆放在水泥地上,加工粗糙;茶农之间师徒相持,经验互传,自主投入到茶叶生产加工环节中,门槛较低。产业融合利益主体鲜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加盟,造成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难以及时推广。各经营主体在获取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科技、技术方面存在时间上的滞后,特别是一线农户滞后性较为明显。

(三)新型产业融合生产服务性组织发展滞后。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是指利用农机农具、专用设施和专业人员等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济组织。(14)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农村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依靠农业自身的资源禀赋、生产技术等,还要思考如何在农村产业链融合中增加更多生产服务性组织的中间投入。生产服务性组织是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科技咨询、信息传播、资金需求、人才储备等服务的组织,它不是直接参与生产的组织个体,而是“介乎农业所有者和直接生产者之间的,从事调整农地所有与利用双方的权利,提供农业技术信息,供应资金,指导农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活动的组织”。(15)今村奈良臣作:《农业中间组织体》,《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第12期。生产服务性组织实现产业链融合的供求衔接和产业链之间的发展协调,为农业价值提供支撑。以走马茶产业为例,茶的生产服务性组织还有待加强,上游应加强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种苗等农用生产性供应组织建设;中游应有针对性地建设茶叶采摘劳务服务、茶防疫服务、茶田新技术应用和管理等生产服务性组织;下游延展茶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筹建武陵山区茶叶交易市场,提升走马在区域茶叶集散中心的地位,做到有茶有市。

(四)产业融合发展外部支撑力度不够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外部的支撑系统,既要旅游、文化、工商等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又需夯实基础设施,产业融合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作。其一,走马镇农业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升,限于交通、地势、资金投入等客观条件,茶园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滴灌、喷灌等水利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推广;物理防虫妨害设施安置率不高;茶园道路建设等级有待提高;文旅信息服务不完善,缺少相关的信息资料指引和景点指示标牌等。其二,亟需创新融合政策,盘活资源。走马红色资源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古村落古建筑保存较好,实施产权租赁开发、筹建爱国教育基地、改建农耕体验园等举措,需要借助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创新融合政策,以盘活资源,把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活力。

(五)生产要素融合约束现象明显。有学者指出,农村产业融合中农民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劳动力、土地、农产品”,而“技术、物质资本等增收途径相对较少”,(16)李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第4期。在产业融合初期的表现尤其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生产要素流动的天然逐利性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技术人才等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资源持续不断地流入城市,这给走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首先,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产业融合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本地人口外出务工,矛盾凸显。随着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家中多是妇孺及老人,这影响了当地产业的正常发展。比如,在调研中发现,杜家村村民W有茶田近十亩,其丈夫常年在温州打工,家中仅两人采茶,在清明茶鲜叶行情较好时,她家因采茶人手不足,就导致部分茶鲜叶错过最佳采摘时节,加之茶商压价严重,茶鲜叶往往与好价格擦肩而过。W村民还列举了数家与其情况相似的邻居,可见劳动力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也造成茶农用工成本的普遍增加。2018年走马镇人力资源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镇共13 990人实现就业。其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11 060人,占比79.05%;其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以县外州内为主,共6620人,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的59.85%。州外务工共4440人,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的40.15%。本地就业2930人,占比20.95%;其中,返乡人员1370人,占本地就业的46.75%;从未外出人员1560人,占本地就业的53.25%。

其次,劳动者以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其具备的客观条件,两者呈正相关。芝加哥经济学派舒尔茨在其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工艺熟练程度、管理能力等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17)江涛:《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走马隶属的鹤峰县于2019年脱贫摘帽,农民收入较低,教育经费历史投入不足,涉农人才匮乏,参与产业链的劳动者缺乏产业技能、经营等专业培训。走马农村产业融合主要由农户土地、劳动力等参与产业融合发展,限于乡镇社会客观现实情况及产业融合主体层次,资本、技术、管理和信息技术等要素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有待提升,制约了劳动者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参与的深度。

最后,生产要素参与融合发展的创新性不足。以白果古建筑为例,前期投入百余万元进行修缮,可以通过集体协商租赁,用于经营农家客栈、筹办民族文化传承中心,通过创新使用形式,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创造价值。

四、产业融合的提升路径

(一)政策践行路径:统筹落实产业融合的支持政策

第一,政府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产业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产业初步发展阶段,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在乡政府的职能角色定位中,做实各项发展政策是首要任务。恩施州在乡村治理与振兴、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诸多政策,比如《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意见》《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民居建设的意见》《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意见》《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等。研究政策、利用政策、做实政策,对促进当地产业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比如利用《特色民居建设意见》引导社会各界合理布局土家族、苗族等传统特色民居建筑,开展“拯救老屋”行动,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为当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留下丰富资源。

第二,政府要积极有为,根据走马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立足有机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民族传统文化,找准产业融合的发力点,出台产业精准融合策略。完善产业融合的硬性和软性市场服务体系。硬性市场服务主要是指打通走马茶叶产业链、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解决产业融合“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软性市场服务主要是构建本地市场的良性竞争秩序,打击市场违法,规范引导社会资本,搭建产业融合发展的信息发布平台,维护并提升本地品牌知名度等。

第三,搭建区域土地流转、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型城镇化等产业融合平台,促进产业融合高效发展。针对产业融合的规模小、主体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特点,利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产业融合产业链,扩大产业融合各利益方通过生产要素获得收益的范围。特色农业产业园,坚持“地区特色农产优先和绿色生态”的原则,避免与周边地区同质化不增收的现象,延长产业链,提升融合度,最大限度实现产业融合效益度。(18)蒲实:《推进乡村振兴应高度重视农业 “三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2018年第3期。

(二)规划完善路径:借智借力完善产业融合规划体系

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事关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务必科学可执行。可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与智慧,寻求专业科研机构支持,委托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参考当地生产发展的经验教训,共同完成。

第一,完善生态有机茶产业链。茶的种植养护、农药化肥的使用管理、茶叶深加工等诸多环节,寻求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的支持,协助制定科学严谨的实施方案。茶产业转型升级,其核心在人才。借助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组建走马镇茶生产技术教学培训中心,加大茶叶技术人才培养,尝试打造武陵山区“走马制茶师傅”的农技品牌,对走马从事茶树种植、有机茶园管理、茶厂加工技师、茶品质检验员、茶艺工、茶叶销售等人员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实现从半成品、产品输出向专业制茶产业链的技术输出转型。

第二,拓宽茶产业营收渠道,探索“茶园+”发展新篇章。可立足生态优势、民族传统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做文章,以融合的思路开发新项目,带动民宿、消费、餐饮等细分领域的发展,培育农旅融合和体验经济,通过融合发展,寻找茶产业融合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茶园+”融合发展的核心,是拓展“茶园+”的新领域。茶园生态休闲观光、参与式体验、茶园文化衍生品都是拓展茶园新领域的重要方向,其发展层次依次递增,粘性逐步提升。走马镇可以茶园为载体,导入休闲运动、康养等附加功能,融入创意元素,繁荣茶相关的文化衍生品,从而提升茶产业的生态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产业价值,拓展茶相关营收渠道。走马茶园立足于优美的生态环境、变化多样的地形地貌、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培育“茶园+户外体育运动”,发展参与体验式的休闲运动体育产业。扎实建设走马木耳山茶谷山地骑行道路等基础设施,针对年轻人举办茶园户外骑行等各类竞技性体育赛事;针对瑜伽爱好者,增建瑜伽场地,开发茶园瑜伽活动项目;针对中老年人太极拳爱好者,修建木耳山太极拳练习馆所。可以茶园为基地,开发适宜各年龄段、普及性强的体育健身活动,提升活动的参与性,从而增加茶园的附加值。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鹤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走马也可发展茶园文化衍生品,如拓展“万里茶道”古迹游览,挖掘其所蕴涵的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交流、民族地区集镇繁荣等社会文化功能。也可以通过茶博物馆展示茶文化、茶历史,借助茶箱、茶袋等历史制茶工具再现劳动智慧,拓展茶产业科普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可通过吸引影视剧组、艺术写生等,记录走马秀美茶园、美丽古村古寨和淳朴土家苗家生活,通过镜头定格走马,宣传走马。通过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与广度,这无形中可给走马带来“广告”效益,提升其在武陵山区的知名度。

第三,规划乡居体验式生态旅游。分析周边风景名胜区的游客特点,依托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国家战略,培育发展乡村体验式生态旅游,进一步落实鹤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把鹤峰建设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目的地”的理念。以乡村体验式生态旅游为定位,从而使走马与周边著名风景名胜区发展模式差异化,提升区分度,使目标市场人群更加精准化。走马文旅资源主要分为以白果、官仓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古村落,以革命遗址遗迹为主的红色景点,以木耳山为代表的生态有机农产品观光园,秀美的山川美景等,着力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加快景点联动建设,完善产品创意开发,提升产业融合效益。

(三)环境优化路径: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

推进走马产业融合需要处理好宏观国家政策和微观产业融合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既要强调国家政策的引领作用,又要关注融合主体的利益诉求。首先,坚持政策规划引领作用,立足有机茶特色产业和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经济,规划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搭建武陵山区茶叶交易市场平台,完善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管理水平,化解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各种政策障碍。其次,完善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增强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科技环境。分析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科技痛点及企业科技诉求,建立地区农技服务中心,对接周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实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组织农户、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对接科技成果,推广融合发展。最后,培育良性的产业融合市场竞争环境,打击非法市场行为,鼓励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据统计,走马镇加工企业有茶叶加工厂600余家,年加工量达到2万余吨,总产值近3亿元,但企业众多,加工水平不一,产品良莠不齐。在2019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名中,鹤峰绿茶品牌位列第59位,(19)《2019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国农业品牌研究网,2019年7月2日,http://www.brand.zju.edu.cn/,2020年2月10日。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规范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提升标准化生产,营造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

(四)利益互联机制疏通路径:规范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利益互联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利益互联机制是否完备。利益互联机制的主体涉及社会资本、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之间的利益互惠共赢、风险共担。一是规范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产业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推广走马茶产业链中的“公司+加工厂+农户”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规范产业融合发展中签订的农产品产销合同协议,依据市场客观行情,动态确定农产品购销价格,重视基层农户利益诉求,保障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健康发展。二是鼓励农户、农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股份制新型产业融合利益联合体,引导农户自有茶园、林地、闲置土地、生产技术、经验管理等以生产要素的形式入股企业,确保其恰当地分配收益,切实保障经营主体按股分红和基本保底产业收益。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走马产业发展。由于社会资本的趋利本性,农户对其是否有利于完善利益互联机制比较敏感,但通过对社会资本的依法管理和监督,社会资本的进入有利于产业融合速度的提升,可以带动一批辐射范围广、生产效率高、融合度深的项目,有效提升走马产业融合经营水平和综合实力,从而间接呼应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四是加强对社会资本租赁的闲置土地、茶园、自由住宅等的监管,实时动态跟踪租赁的相关价格,依法保障签署协议合同文本的公平公正,定期关注租赁费用的结算情况,注意防控产业融合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经营风险,确保利益互联主体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五)模式指引路径:创新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是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文化内涵,寻找民族传统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是否可以转换为经济价值?李忠斌给出了肯定答案,认为传统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有很多途径,“建设以村寨为平台的文化产业园”“多样化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等都是转换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20)李忠斌:《论民族文化之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方式》,《民族研究》2018第5期。

走马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有源远流长的麻寮土司文化,有古朴的土家打溜子、高台舞狮、柳子戏、花鼓灯、山民歌、摆手舞、傩戏等多种民间艺术,2009年文化部命名走马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打溜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子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果村、官仓村被列为原生态民间文化保护村、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万里茶道更是从此经过。传统民族民俗风情保留较为完整,借助错落有致的茶园,加上各处的古村民宅,着力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加快景点联动建设,注重产品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民族文化,感受渔樵耕读的传统生活。以被授予“原生态民间文化保护村”的白果村、官仓为例,可以在村寨中开设“土家打溜子教学体验馆”“柳子戏戏剧学堂”,建立土家打溜子、柳子戏的兴趣爱好朋友圈,与各高校、艺术院校建立交流体制。通过有偿教学,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增加了艺术文化传承的物质基础。可开设打溜子、柳子戏、傩戏、花鼓灯等道具服装体验馆,把常用的胡琴、唢呐、土锣、大鼓、梆子等音乐器材,以及各式戏曲服装、傩戏面具、所用道具等置入体验馆,向游客开放试穿、试耍、试戴等活动,拉近非物质文化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发掘走马“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文化内涵,激活民族文化的休闲文化生态旅游功能,赋予艺术之乡以教育、体验、文化、传承等内涵,深度开发民族特色文化的资源潜力,进而拓展农村产业融合,提升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

二是着力培育多元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是多元产业融合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走马当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以龙头公司、加工厂、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户等为主,建立产业融合链条上的分工机制,妥善协调产业角色定位。产业龙头要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以科技优势专注研发,做强核心产品,引导合作社、农户开展标准化种养、绿色集约化生产,凸显产业龙头的辐射作用;要规范产业合作社,不断强化其在特色产业领域的纽带作用,提升服务农资农技、经营管理的能力,鼓励产业合作社由单一的生产模式向产销、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不断拓展附加值;要加快发展种养大户、基地,不断强化其在产业链融合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其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广专业化生产程序,提升安全卫生标准、科学管理水平;要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种养大户向产业合作社发展对接,引导其与产业龙头、产业合作社进行产品需求信息对接,通过产业生产要素融合,促进种养大户和农户增收增效。

三是拓展新型农业的社会功能。在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以家庭为主种养经济模式的单一性与当下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交叉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要培育产业融合多元经营主体,跨界统筹农业生产要素,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以适应当下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序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着力推出设施完善、优势突出并且具备历史文化特色、民族地域特色和宜人生态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村文化遗产,统筹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

五、结语

基于特殊的生态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恩施州走马镇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不同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走马产业融合的成功路径为武陵山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它注重主导产业与生态地理条件的统筹协调,重视地区农业经济领域里的强势产品,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和产业经济之间的协调关联,横向上围绕主导产业拓展外围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社会整体发展,而非仅仅从纵向上疏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单一衔接。

走马镇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启示我们,武陵地区农村产业发展必须审视地区产业融合的三个层级的关系:内层核心审视地区自然地理生态脆弱的特殊性,突出武陵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浓厚且丰富多彩的巨大优势,客观分析借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并找准武陵地区产业优势所在的靶向;中间层级审视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观条件,不仅疏通产业链的上下游衔接,而且要挖掘地区经济与民族文化一体化的潜力,同时协调主导产业链与关联产业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地区产业的协同集聚;顶层审视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走向及相关优惠政策,注重向产业融合发达地区借智借力,同时避免经验直接转嫁推广,注重完善产业融合的规划体系建设,提升地区发展的外部支持力度,化解产业生产要素融合的制约因素。在当前各基层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妥善处理这三个层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各地的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规模与地区经济文化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产业链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利益主体之间的联结和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走马融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世纪惊奇:“走马楼简牍”发现亲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