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教育资源,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

2020-01-15肖茜

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幼儿教育

肖茜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资源;陶行知教育理念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教育的形式,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幼儿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切实地体会到集体生活的魅力所在。陶行知教育理念内涵丰富,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中能,更加高效地挖掘周边资源的价值,发挥幼儿教育的作用。

一、陶行知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首先,从教育理念方面分析,陶行知教育理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形成鲜明的对比。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形式也获得了有效的拓展,给幼儿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体验。其次,从教育资源的应用和拓展来讲,传统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资源的应用基本上离不开教材内容,理念的守旧势必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拓展。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拓展幼儿教育资源的应用范围,比如生活、班级资源等,为幼儿教育创设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生活教育——挖掘教育资源的根本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借助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更加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教育分为五大领域,基本上涵盖了幼儿教育的所有内容。那么如何在教育中挖掘更多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因素,成为目前幼儿教育的关键。以幼儿社会教育领域为例,社会领域的教育囊括了众多内容,这一领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更需要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这些教育现状出发,幼儿社会教育可以结合时下的一些时政热点问题,比如垃圾分类等,让幼儿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建立起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

“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环保小卫士”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集体生活中也经常会听见幼儿说,“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还是经常出现活动课乱扔废纸、加餐之后乱扔奶盒的现象;借助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将垃圾分类引入了幼儿的生活中,引导幼儿从身边小事开始,从小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教会幼儿认识不同垃圾种类的标志;第二,学会垃圾分类;第三,建立起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层次化的目标入手,教师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比如快递纸箱等制作了分类垃圾桶,同时结合标准的垃圾分类标志将分类桶的标志卡通化,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标志代表的含义。在幼儿认识和掌握了基本的垃圾标志之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垃圾分类演练。

剩菜剩饭果蔬皮,统统放进绿桶里;

电池药品杀虫剂,全部收进红桶里;

金属玻璃饮料罐,蓝桶张口吸进去;

快餐垃圾真叫多,黄桶桶桶不嫌弃;

红蓝黄绿分得清,千万不能乱丢弃。

生活化的儿歌带领幼儿认识身边的垃圾都属于哪些种类,为了加强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印象以及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带领幼儿借助一些废弃生活用品,制作了一些“垃圾”模型,而后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大赛,结合儿歌内容有效区分不同垃圾的种类,正确归类垃圾。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课堂上我们借助生活资源进行了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那么生活中呢?教师为幼儿布置了家庭垃圾分类作业,回到家之后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存放,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发挥教育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创造教育——挖掘资源的目标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只有做到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但是,幼儿教育发展至今,很多教育着似乎忽略了幼儿教育的初衷。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融入幼儿教育过程中,为幼儿创设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集体生活中,处处存在可以高效利用的资源,比如,我们身边的绘本资源。绘本阅读课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但是传统的绘本阅读似乎都是教师读、幼儿听,并没有给幼儿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机会;那么如何更好地借助绘本资源创设更加趣味的环境,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素养,成为目前幼儿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发挥教育资源多方面的作用,为幼儿教育创建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同时资源的拓展和挖掘,还能带给幼儿不一样的教育体验,不仅能提高幼儿教育的综合水平,而且能提升幼儿多方面能力和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幼儿教育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