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0-01-13高新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肌力综合征老年人

田 婧 肖 雄 陈 明 高新霞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100102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研究显示,肌肉衰减综合征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0.7%[1,2]。1989 年,Rosenberg[3]第一次提出了“Sarcopenia”的概念。专门研究老年人群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欧洲医疗团队(EWGSOP)认为,肌肉衰减综合征是指机体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出现的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躯体活动能力下降进而引起残疾、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等不良结局的综合征[4]。研究认为,肌肉衰减综合征有很多危害,如可以导致肌肉衰减性肥胖、握力减退、动作以及步行速度减慢、跌倒甚至骨折。国外研究也显示,肌肉衰减综合征能够导致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身体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5,6]。所以,通过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肉质量、力量及功能的情况,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现将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及评估

目前的研究表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措施包括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躯体活动能力的测定[7]。

1.1 骨骼肌质量检测的方法 核磁共振(MRI)以及CT断层扫描可以精确计算骨骼、肌肉、脂肪和其他软组织的质量,被认为是测量骨骼肌肌肉质量的金标准[8]。但由于佩戴起搏器、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行MRI检查,CT存在辐射,所以以上两种检查并不适合大范围的筛查和推广。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或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出男性肌肉质量≤7.0kg/m2,女性≤5.7kg/m2或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出的男性肌肉质量≤7.0kg/m2,女性≤5.4kg/m2即可认为肌肉质量减少。

1.2 肌肉力量检测 研究表明[9]下肢肌力相对于上肢肌力而言,可以更好地预测肌肉衰减综合征,但是由于手持式握力器测量握力的方法更便捷,且测量结果与肌肉衰减综合征有很好的相关性,现已被广泛用于肌力评估。握力值男性≤25kg,女性≤17kg可视为肌肉力量低下。

1.3 躯体活动能力检测 目前,临床和科研上广泛应用4m步行速度评估运动能力,步行速度≤0.8m/s即被认为是躯体活动能力低下[10]。

如果以上三项中,仅有肌肉质量减少,诊断为前期肌肉衰减综合征;若肌肉质量减少且伴有肌肉力量或躯体活动能力的低下中的一项,诊断为肌肉衰减综合征;若以上三项指标均降低,诊断为重度肌肉衰减综合征。

2.护理干预

2.1 运动干预 运动被认为是有效预防和治疗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方法之一,肌肉质量、力量、躯体活动能力增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11]。外国学者Landi等[12]认为对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地运动干预是延缓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衰减的重要举措。

2.1.1 肌力训练:老年人循序渐进地进行肌力训练可以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是对抗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措施[13]。奥塔戈运动项目(Otago exercise programme,OEP)[14]是新西兰奥塔戈学院的学者制订的运动项目,此项目的内容是进行居家个体化循序渐进的肌力锻炼和平衡能力锻炼,以达到预防老年人跌倒为目的,包括两项内容:第一,热身运动(5项)、肌力练习(5项)、平衡力练习(12项)。其中肌力练习需要以负重带为辅助设备;平衡练习分为A~D共4级,A级的难度最低,D级的难度最大。每次练习约30分钟,每周3次,练习在1周内分开进行。第二,步行练习,每次30分钟,每周2次。李莺等[15]研究显示,奥塔戈运动可以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肌力和平衡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皮红英等[16]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66名老年人,练习自行设计的一套下肢肌力训练体操,坚持12周,结果显示肌力训练可以加快老年人的步行速度,提高运动能力。该体操以下肢主要肌群及负重关节训练为主,专科性较强,因此需专业人员指导。

2.1.2 有氧运动:有研究显示,供氧充足情况下进行的有氧运动可增加老年人衰老骨骼肌中线粒体的数量,进而改善机体代谢[17]。也有学者认为,有氧运动可减少机体的脂肪含量,从而增加全身肌肉的相对质量,随着有氧运动时间以及频率的增加,肌肉质量也会随之逐渐增加[18]。但是,有氧运动的时间、频率以及强度必须因人而异,要在老年人身体可承受的范围内。有氧运动的练习可在开始时采用低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慢跑、功率自行车、游泳、瑜伽等,慢慢过渡到中、高等强度的运动,后期可加设抗阻运动练习。有氧运动监控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划分心率区间。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提出了最大心率百分比的计算方法:每分钟最大心率=206.9-0.67×年龄(岁),ACSM定义:低强度为52% ~63%HR max,中等强度为64% ~75%HR max,高强度为76% ~87%HR max。

2.1.3 抗阻运动:抗阻训练又被称为力量训练或肌肉训练,是对抗阻力的一种运动形式。可分为三类:①等张训练,包括传统抗阻训练和渐进式抗阻训练,是肌肉交替行收缩和放松的练习方法。②等长训练,是指肌肉处于静力收缩状态,不进行关节活动的练习方法。③等速训练,是指借助专用仪器,使肌肉在练习过程中保持合适速度的练习方法[19]。传统的抗阻力训练项目,例如哑铃、杠铃、俯卧撑等训练,对老年人肌力的提升有积极效果[20]。周春霞等[21]认为,传统抗阻项目训练力度过大,弹力带运动是一种柔性抗阻运动,老年人能按照自身情况自行控制动作幅度、负荷大小,在充分锻炼的同时提高安全保障,能够改善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各项指标。刘国华[22]对老年女性进行了16周渐进式柔性弹力带抗阻训练后,显著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平衡能力。Magnus等[23]对卧床老年人进行上肢的渐进式弹力带抗阻训练,4周后试验组的上肢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中医干预 肌肉衰减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痿证”范畴,病位在肌肉,与脾胃有关。中医古籍《四圣心源》中言:“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脾主肌肉,全身的肌肉都需要通过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滋养。根据脾主肌肉、脾胃相关理论,可依据健脾益气的治疗原则[24~26]进行用药、传统功法以及特色技术等中医护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作用。

2.2.1 用药指导:池绍龙[27]对脾胃气虚证患者应用四君子汤经方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10%,优于常规组的82.76%。脾主肌肉,脾胃得以补益,则肌肉得以滋养,肌肉的质量、力量才能提高[28]。补益药物多质重味厚,指导患者煎煮时宜多加水,浸透、煎透;在服药期间,不宜服用消食导滞类药物,以免影响药效。

2.2.2 传统功法指导:传统中医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拳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称,长期坚持八段锦等中医养生功法锻炼可以明显增强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八段锦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可用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预防及治疗,不但可以增强患者肌力,还可以提高平衡能力[29,30]。

2.2.3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药贴敷是将药材制成贴剂,作用于体表特定穴位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法,可避免因口服药物而产生的胃肠道首过效应,使中药直接、稳定地发挥作用。毛智慧等[28]的研究是将中药贴敷技术作用于实验小鼠穴位上,结果显示小鼠的骨骼肌肌肉质量有所增加。艾灸是用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刺激体表特定穴位,通过调动人体的阳气来调整生理生化功能,以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法。鞠昌军等[31]研究艾灸在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改善股四头肌肌力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2.3 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中充足的蛋白质供给作为多模式共同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有助于预防甚至是逆转肌肉衰减症[32]。王春燕等[20]认为肉类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高于植物蛋白,必需氨基酸对肌肉合成的作用已经被证实。同时,研究发现[33]必需氨基酸对肌蛋白合成至关重要,尤其是亮氨酸可以有效地激发老年人肌蛋白合成反应,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将每日蛋白摄入量平均分配到三餐中。因此,对实施抗阻运动的老年人进行饮食指导,嘱其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以促进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可以降低老年人发生肌肉衰减症的风险。

3.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肌肉衰减综合征,它是导致老年人群跌倒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深入探讨和研究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对缓解社会和个人的负担有重要意义。中医治疗和护理肌肉衰减综合征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开始积极探索,但是在应用子午流注理论选择在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的时间服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等中医用药护理以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方面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探讨,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肌力综合征老年人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认识老年人跌倒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