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综述

2020-01-12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咪唑小剂量甲亢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盘锦 124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多是因受到非机体因素刺激或甲状腺自身功能失调所致,发病后患者多可见甲状腺肿、眼睑水肿、突眼等症状[1-3];同时多数患者还伴有出汗、心悸、体质量下降、进食增多、便次增多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临床上治疗甲亢的方式较多,包括甲状腺切除术、药物保守治疗、放射性碘等;其中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但是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源,治疗过程中极易给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多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而放射性碘则具有起效慢、治疗时间长等不足之处。故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将药物保守治疗作为该病的主导治疗方式。而甲巯咪唑则是治疗该病较为常用、且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药物。基于此,本研究就该药物在甲亢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如下综述。

1 甲亢概述

1.1 甲亢的发病机制:甲亢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根据其发病原因通常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等几种,其中以原发性甲亢最为常见。甲亢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甲状腺合成过程中,甲状腺素释放量异常增多,从而致使交感神经出现异常兴奋、机体代谢速度明显增快所致[5-6]。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Graves病)、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炎性甲亢、暂时性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垂体TSH瘤性甲亢等均为导致该病发生的常见病因。而Graves病则是导致甲亢发生的常见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约有1/4的甲亢均是由Graves病所致[7-8]。Graves病在甲状腺内的表现多以自身免疫为主,目前,临床上尚未该病的具体病因,通常认为与睡眠情况、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且临床研究之处,Graves病并非一种独立性质的疾病,其还可能会引发白癜风、糖尿病、脱发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

1.2 甲亢的临床表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主要在于促使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加速机体新陈代谢。罗建平[9]等认为,患者一旦出现代谢亢进,则极易造成患者食欲增加、食量增大,同时还会导致患者胃肠功能增强,从而增加排便次数;同时受机体氧化反应增强的影响,患者虽然进食量显著增大,然而其机体能量消耗也会明显增加,从而通常可造成患者体质量呈现出明显下降现象;同时代谢亢进的发生还可造成机体产生较多热量,从而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出汗、怕热等现象,部分患者则可见低热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极易随着病情的发展及甲状腺素过分分泌而影响患者心脏及外周血管系统,促使患者心肌细胞的释放能力异常增加,从而极易导致患者心脏收缩力提高,进而可导致心律失常、心率过速、心力衰竭等现象发生,甚至可引发甲亢性心脏病、急性传染病、致残甚至致死等严重后果。

2 甲巯咪唑在甲亢中的应用

2.1 甲巯咪唑对甲亢的作用机制:甲巯咪唑片属于抗甲状腺药物的一种,其主要机制即减少甲状腺素产生与合成。该药物为现阶段临床上治疗甲亢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甲巯咪唑,用药后能够对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可对吸聚至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络氨酸的耦联情况进行阻碍,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甲状腺素(T4)的合成[10]。同时该药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并可发挥较好的免疫抑制功效,能够有效的抑制甲亢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从而可显著减少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所含有的甲状腺刺激性抗体量,促使一致性T细胞生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机体紊乱症状有重要意义。

2.2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剂量选择:临床上多项研究均显示[11-13],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内药物浓度与用药剂量有较大关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甲巯咪唑给药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经典给药法:即以口服方式用药,30~45 mg/d,分2~4次服用,直至患者症状缓解或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然后减少用药,按照每天2.5~10.0 mg的剂量进行维持用药,维持治疗时间控制为1.5~2.0年;第二,小剂量一次性服药法:即予以患者口服甲巯咪唑治疗,15 mg/d,顿服,然后以2.5~10.0 mg/d的剂量进行维持治疗,维持时间为1.5~2.0年;第三,抑制替代疗法:即每天予以患者甲巯咪唑30~45 mg治疗,分2~4次口服,用药4~8周后,待患者T3、T4水平恢复正常后,则加用甲状腺片治疗。国外有研究指出[14],因阻断-替代疗法极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故而认为小剂量一次性疗法在甲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理想。但该治疗方式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因此,我国仍以经典疗法为主。甲巯咪唑的半衰期相对较长,通常可达到4~6 h,在予以患者甲巯咪唑治疗后,药物可在患者甲状腺内持续作用24 h左右,因此,临床上通过将一次或分2~3次口服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程芳[15]在研究中,对收治的甲亢患者进行了不同剂量用药方式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比顿服15 mg/d小剂量他巴唑和传统大剂量他巴唑(1天3次,1次10 mg)在甲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小剂量组患者发生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大剂量组,但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则无较大差异(P>0.05);提示小剂量用药在改善甲亢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中的作用更加理想。此外,有学者提出用药期间予以患者的药物维持剂量较小,则极易造成病情复发;而若予以患者合理的药物剂量治疗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情复发率。王志勇[16]在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对接受不同治疗时间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给予甲亢患者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效果较短期治疗更为理想,且可减少疾病复发。故而,对于甲亢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为期1.5~2年的维持治疗,延长疗程是否能够促使治疗效果提升尚未明确论证,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3 甲巯咪唑所致不良反应: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故而,在予以甲亢患者甲巯咪唑治疗期间通常可能会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血管炎等,部分患者还可见关节疼痛、中毒性感染等不良反应。其中皮疹或皮肤瘙痒为该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通常不超过5%;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皮疹或皮肤瘙痒现象,则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并予以患者相应的抗过敏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也可停止用药,待患者不良反应消失后再恢复正常用药。另外,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能会引发血液系统异常,甚至可造成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等严重后果,其发生率极低,且发生时多无明显预兆,患者通常可见发热、咽喉肿痛等常规症状,故而极易被忽视。因此,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治疗期间,尤其是治疗前两个月需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血象检查,以防因严重不良现象发生而对患者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

3 结语

甲亢作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甲状腺毒症疾病,其对患者健康及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极大,而及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则是改善患者预后、预防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关键。甲巯咪唑作为当前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其在改善患者病情中可发挥积极作用,用药后可有效的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并可促使甲状腺中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进行抑制,从而可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及症状的效果。同时为保证治疗效果,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临床上仍需以经典疗法为主进行用药;但临床上仍需开展更加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更加科学的参考与思路。

猜你喜欢

咪唑小剂量甲亢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选择离子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醋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