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指向生命完整的幸福教育

2020-01-11王俊莉王晓娇谷专员

中国德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七色社团德育

王俊莉 王晓娇 谷专员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以“幸福教育”为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为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宽德育途径,积极创新德育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用“幸福教育”之钥匙开启学生的“生命之门”,通过文化熏陶、课程实施、有效评价等方式,引领学生走向生命完整,让每个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

一、指向完整生命的文化建设

学校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一)着力形成幸福文化的宏观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打造景观文化、楼宇文化、墙壁文化、操场文化及主题文化等,将德育理念和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在200米的幸福长廊上,左侧用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和楷书等不同字体书写的“幸福之路”四个大字,让学生思考幸福的内涵;右侧用中国画展现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农历二十四节气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梅兰竹菊墙绘彰显着民族气节,儿童画廊中学生们的作品童趣尽现。学校将井盖美化成学生们喜爱的图案,既提醒注意安全,又充满童趣。学校还鼓励学生设计校徽、学校吉祥物等,让学生深度参与学校文化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着力形成幸福班级的微观视域

针对班级的特点,各班级自主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教室的设置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德育主旨,强调班级精神,关注班级特色建设,逐步形成充盈、和谐、幸福的“一班一主题,一班一特色”微型文化场域。如在“一带一路”课程实施中,学生通过了解丝绸重镇,将一带一路的愿景、文化、印记等融合在教室的布置过程中,让师生重温传奇伟业。

二、指向生命成长的课程实施

课程是落实德育目标的最佳路径与载体,我们不断探索途径、梳理架构、完善体系,通过课程的多维浸润,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个性舒展、身心健康,为学生的人生着色。

(一)注重完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学校设置“1+7”课程体系,将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铺就成长之路。“1”是指优化国家基础课程中的课堂体系,回归基础。“7”是指从善学、健康、博艺、悦读、笃行、尚礼、创新七个维度设置的特色校本课程,是“1”的丰富与补充、延伸与创新。“1+7”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全面关注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形成立体化的道德认知。

(二)优化关注个性发展的课程内容

学校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不断拓展学校资源,发挥教师特长,成立了40多个社团,如百合花合唱社团、逸梵舞韵舞蹈社团、花影火艺陶艺社团、采薇花艺社团、国画社团、兰亭书法社团以及足球、篮球、垒球等社团。同时,学校开展“弘扬国粹、传承文明”戏曲欣赏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活动等,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意志品质以及生活方式的培养。另外,学校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发足球、篮球、乒乓球、软式垒球、定向越野、桌式足球等各种体育社团课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幸福小天使”特色个体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心理问题,形成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形成学生成长关键节点的仪式教育体系

学校秉承人文情怀,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程中。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每年九月初,以破蒙启智为切入口,实施“开笔礼”;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年十月初,以感恩教育为切入口,实施“成童礼”;针对六年级的学生,每年六月初,以励志教育为切入口,实施“励志状元礼”。“开笔礼”上学生们书写的第一个“人”字,“成童礼”上母子相拥的动人画面,“励志状元礼”上毕业生宣读的铮铮誓言,记录了学生们人生历程的点点滴滴。同时,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学校开展了“诗情画意中国节”系列活动,学生通过各种体验教育和实踐活动,感受节日内涵,了解节日风俗,体会传统文化。

三、指向综合素养的科学评价

学校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构建“七色花”评价体系。“七色花”评价体系有七大维度,分别为创新、善学、笃行、尚礼、博艺、悦读和健康,学生在哪一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就会得到一枚金钥匙,得到七枚金钥匙,就会获得一朵七色花,得到的七色花越多,越能证明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该评价体系有效发挥了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引导与促进,激发学生潜能,呵护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

(一)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校重视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校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原点,追寻知识的源头,确立课堂评价的基本点。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质疑的学生要给予“善学金钥匙”奖励,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同时,把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善学评价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潜能开发,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以社团课程为依托的社团活动,有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综合性活动。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上,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创新金钥匙”奖励,鼓励他们躬行践履,勇于实践,表现美、创造美。而班级小讲堂、学校大讲堂等各种活动,也引入创新评价,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弘扬美好的事物。

(三)关注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以质性评价整合取代量化评价。学校利用假期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发现可用之物,变废为宝,完成各种小制作。同时,学校还开展各类手工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对于积极参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创新金钥匙”奖励,另外,在“七色花”评价基础上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学校既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个性化反应,又倡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合作。另外,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努力建构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评比的过程中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校利用校报、校园网站等大力宣传、表彰评选出的班级“七色花”之星、学校“七色花”之星。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面对学生们,我们追求让生命幸福完整,追求在行走中积淀,在实践中升华,最终形成具有七小气质、七小精神、七小品位的七小学子。让生命涌动自由,让灵魂丰盈自在,让教育成就未来,让幸福之光照亮七小学子前进的道路,是七里河小学每一位教育者的教育初心。

【王俊莉,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校长;王晓娇,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东校区党支部书记;谷专员,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西校区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 靳晴晴

猜你喜欢

七色社团德育
七色花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七色转盘呼呼转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社团少年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文学社团简介
雨天路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