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初高中衔接课程的尝试

2020-01-11李芙蓉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2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任务驱动

【摘要】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将“整本书阅读”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呈现出来。这也就意味着整本书阅读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整本书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如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读书策略?初高中如何衔接?针对这些问题,以《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为例,从书目选择、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评价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学分评价为保障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探索。并且应用到了初高中暑期衔接课程中。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初高中衔接  任务驱动  学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87-02

一、选择《平凡的世界》进行初高中衔接整本书阅读的理由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作品类型十分丰富。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语言文学理论著作等等[1]。但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来看,上述几种作品类型应该有一个序列性和渐进性。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初中生的阅读储备不够丰富,阅读与理解能力尚待提高,不适合阅读较深、较难的作品。因此从课程标准附录2 推荐的小说书目中选择路遥《平凡的世界》作为初高中衔接暑期阅读书目。

选择《平凡的世界》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第一,《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作者用淳朴直白的语言搭建了一个宏伟的格局,将那个特殊而又伟大的时代细腻地呈现出来。作者将当时农村与城市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人们认知与情感的巨大变化,改革背景下的孙家从一个烂包家庭到小康富足等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变化过程精心地描绘出来。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节奏感强,对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虽然小说长达110万字,但不需要很扎实的阅读基础,正适合初中升高中的学生阅读。第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学习上缺乏吃苦精神,对于拼搏能够改变人生等价值观的认同感不高。我们需要在开学初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平凡的世界》中少安和少平面对苦难不低头,反而从苦难中趟出一条路的行为正好可以给现在的学生们心灵上进行洗礼。

二、实践过程

选好了阅读书目只是完成了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特别是想要实现在假期中学生们根据任务自发的阅读还需要很多步。要让学生们有兴趣能够“读进去”,还要让学生们有抓手能够“读出来”,站上整本书的高度思考问题[2]。

(一)准备工作

1.开列阅读任务单

为了使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我们把学生阅读需要完成的任务列成了一张学习任务单。

①可运用精读、泛读、略读等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但必须要从头至尾读完整本书。

②画出能够体现书中主要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

③选出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挑选出书中与该人物相关的章节进行精读。能够讲出在他(她)身上发生的故事,并解释自己喜欢他(她)的理由。

④观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仔细观看与你最喜欢的书中人物相关的影视片段。电视剧的演员是否演出了你心中的这个人?为什么?

⑤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电视剧、网络搜索等途径了解中国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政治、经济状况,与本书中体现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对照。

⑥根据阅读所得,写一写你的感想,题材不限。(随笔、诗歌、书信、研读报告等均可)

⑦根据学校发放的“阅读进度清单”进行阅读,根据要求作“提纲笔记”和“摘要笔记”。思考清单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不解和困惑,留待返校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⑧观看《朗读者》节目,自定主题,设计一期《平凡的世界》为朗读内容的《朗读者》节目文案。

2.制作导学案

为了辅助学生阅读,制作了下列导学案。

导学案01——路遥和他《平凡的世界》(写作背景)

导学案02——《平凡的世界》选段精读示例(阅读方法)

导学案03——《平凡的世界》人物关系梳理

导学案04——《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示例

导学案05——《平凡的世界》研读指导

导学案06——《平凡的世界》研读示例

3.制作阅读进度清单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目标意识和清晰的思维过程,我们设计了阅读进度清单。阅读进度清单中为学生推荐了阅读周期,即每一固定时间段中学生应阅读的量。学生需要在阅读进度清单中完成每一阅读周期的提纲笔记和摘要笔记,另外,在发布任务前我们组织教师对《平凡的世界》进行了整本书研读。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点找出书中能够吸引学生阅读的点,根据阅读周期内容,列入阅读进度清单的相应位置。

问题如:

①少安和润叶是青梅竹马,二人互相喜欢。为何少安会放弃润叶,选择秀莲?

②如果少安答应了润叶的求婚,结果会怎样?

③“当路遥写到田晓霞被洪水冲走的时候,路遥不惜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王天乐叫到了榆林賓馆,并且泣不成声地对弟弟说田晓霞死了。”路遥如此喜欢田晓霞,为何要把田晓霞“写死”?

④有人说“逛鬼”王满银是一个渣男,也有人说“年少厌恶王满银,长大方知爱如此”。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满银呢?

(二)实施过程

1.领取任务

对于阅读任务的领取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利用学生到校领取录取通知书的机会,给学生发放《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任务单、阅读进度清单和导学案。

②利用学校建立的家校交流群进行任务发放。将《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任务单、阅读进度清单和导学案发到群中,由学生自行打印。

③利用学校公众号向学生和家长推送语文学习公众号,在语文学习公众号上进行任务发放。将暑期阅读任务、阅读要求及各项资料发布到公众号中,由学生自行打印。

2.阅读过程

学生领取到任务后,按照阅读清单上规定的时间及阅读周期进行阅读,作好提纲笔记和摘要笔记,完成阅读周期中教师呈现的思考题目。同时,按照自己的阅读进度,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

3.结果呈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阅读后不同的阶段均会有结果呈现,分为两个阶段来展示。

(1)假期中

学生在假期阅读时,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提纲笔记、摘抄笔记、人物关系思维导图、随笔等作品投稿至学校语文学习公众号,公众号将择优发表。

学生在观看《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时,可以针对自己特别有感触的片段写作影评。影视片段与影评可投稿至学校语文学习公众号,公众号将择优发表。

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可以为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画像、制作手抄报,可以梳理该人物的人生经历,并将其制作成“美篇”。以上内容皆可向公众号投稿,公众号将择优发表。

学生还可以通过公众号分享与《平凡的世界》同时代的影视作品、书籍等,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学生对时代的理解。

(2)返校后

①阅读成果检测

对于学生的阅读成果检测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学生阅读内容的知识性检测。

示例:下列书信片断中,与孙少平无关的一项是_____?

A.盼着鸿雁早飞来

B.不要见怪,不要见外

C.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

D.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

第二部分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检测。

示例:在《做客》情节中孙少平吃饭,田润叶躲开,在少安赴田润叶之约时,孙少安吃饭,田润叶坐在他旁边亲切地看他吃,这是为什么?

第三部分是价值观与文化传承方面的题目。

示例:有一本书的书名是《如果你知道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如果让你用这一书名为书中人物立传,你会选择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②阅读交流会

正式上课后及时开展《平凡的世界》阅读交流会。阅读交流会,主要是为解决学生们在假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交流碰撞,扫除阅读障碍,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内容。

③《平凡的世界》“朗读者”文案评比活动

《朗读者》电视节目每期都有一个主题,如“遇见”“陪伴”“告别”“青春”“选择”等等,“《平凡的世界》主题的《朗读者》”是以《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为朗读内容,需要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为“《平凡的世界》主题”《朗读者》确定一个表现整个节目中心主旨的“主题”。

确定主题后,就要选定要朗读的文段,并写出选择文段的理由。

小组根据本组选定的朗读文段,确定朗读嘉宾(学生都了解的人物),写出选择理由。

根据朗读文段的内容及嘉宾的特点,拟写出每位嘉宾的访谈提纲。

小组根据嘉宾的出场顺序、访谈内容、朗读的《平凡的世界》中的文段,撰写主持人的串词。

小组成员模拟做节目“主持人”,像主持人一样整体感受文案内容,从主持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内讨论修改,共同确定文案,提交定稿。

由各小组代表组成的评审团按照下列评估指标对于各小组的节目文案进行评估,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

(三)评价措施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1]。因此,我们为《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安排0.5学分,课内安排10课时。以学分认定、量化赋分的形式评价学生对此书的修习。

1.学生对于此书的修习,赋值100分。

其中,达到要求修习课时占10分,从头至尾读完整本书占15分;完成阅读进度清单中的笔记占15分;对自己所喜爱人物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占20分;《平凡的世界》“朗读者”文案评比活动占20分;考试成绩占20分。

2.学习完成后,总分<60为D,60≤總分≤69为C,70≤总分≤84为B,总分≥85为A。

等级为A、B、C者,获得该模块的学分。等级为D者该模块不合格,不合格者可以自愿申请补考1次,补考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分。

3.“从头至尾读完整本书”和“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是能够获得学分的必要条件。

三、效果评估

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中,我们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到的阅读收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本内容方面,通过阅读,学生对于书中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阅读策略方面,学生们通过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阅读,无形中也形成了自己阅读整本书方法。第三,价值观方面,通过阅读,很多学生都受到了书中人物奋斗和直面苦难的精神的感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学习中对于整本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内时间又十分有限。《平凡的世界》这种大部头的书籍我们既不愿舍弃其中宝贵的精神营养,又不知该如何将其妥善安放到课内。所以,我们尝试将整本书阅读任务放到假期中。在接受经典熏陶的同时,也保证了语文学习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2017年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童志国. 整本书阅读应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奠基[J]. 课程教学研究, 2018(05): 84-90.

[3]阅写通. 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红岩》

作者简介:

李芙蓉(1992-),山东临沂人,研究方向:整本书阅读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实施方法探索。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任务驱动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衔接更高层次教学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