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子孝教授分期论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经验

2020-01-11刘晶晶张广德

环球中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泌尿系急性期益气

刘晶晶 张广德

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发病率较高,血糖控制不佳者更为常见[1]。而感染又是引起血糖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女性绝经后受尿道黏膜变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虽近期疗效可观,但容易反复,若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又导致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使治疗难度加大[3]。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不仅能改善局部症状,还可通过整体调治,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甚至避免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魏子孝教授系首都国医名师,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工作40余年,主张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经验丰富,认为本虚标实是该病的基本病机,并根据疾病特点间歇期与急性期分而论之。现将魏教授分期论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经验总结如下。

1 间歇期与急性期病机特点不同

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尿道刺激征可反复出现,但有的患者却无特异性症状,仅偶然发现尿检结果异常。魏教授认为,医学古籍中虽无本病病名,但据疾病特点,可归属于“消渴”“淋证”范畴,且属二者病变后期。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中气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犯为先。

1.1 间歇期中气亏虚,代谢失常

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间歇期热象不明显,而尿道刺激征反复出现,缠绵难愈,或无自觉症状,必须依靠尿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才能明确诊断。魏教授认为,此期的基本病机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消渴”初多因肥甘厚味壅滞中焦脾胃,酿生痰浊湿热。后湿热郁蒸灼伤阴液成阴虚燥热,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关于淋证,《丹溪心法·淋》言“淋有五,皆属乎热”,但疾病日久亦多发展为“小便淋漓不绝,如水之滴漏不断绝”之劳淋,呈久病体虚之象。“消渴”“淋证”日久均会导致正气亏虚。

魏教授指出正气虚中应尤重视中气,原因有二:其一,从疾病人群来看,女性比例偏高,这是由老年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云“(妇人)天癸已绝,皆属太阴经也”,指出老年女性患病,应主要责之脾胃;其二,从发病机制来看,《四圣心源》言“脾陷而乙木不升,是以病淋;胃逆而甲木不降,是以病消。脾陷胃逆,二气不交,则消病于上,而淋病于下”,可见中气虚,气机升降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致“消”“淋”同时发生。

1.2 急性期湿热侵犯,胶结不解

急性期尿频、尿痛、发热等症状明显,为邪气侵犯所致,邪气之中以湿热为主。魏教授强调湿热致病原因有三:外因,气候或居住环境潮湿、冒雨涉水等感受湿邪、热邪导致湿热邪气侵犯下焦;内因,多因饮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使湿热内蕴,或中气虚弱,水液代谢失常,日久湿热内生,流注下焦;内外合邪,即中气素虚,运化失常,湿热内停,又因体虚易于被湿热之邪侵犯,内外之邪相合为病,正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羁留下焦,黏滞难解,疾病日久不愈。

2 间歇期与急性期治疗原则有别,但均重视标本

魏教授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治疗上谨守病机,从虚中夹实考虑,病证结合,治疗上根据疾病分期,虚实兼顾。

2.1 间歇期补中益气,治病求本

魏教授谨守病机,治病求本,间歇期主张以补益中气扶正为主。“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百骸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黄帝内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魏教授指出间歇期重视补中益气原因有二:一则补中扶正以祛邪,使阴阳调和,气化恢复正常,改善水液运行状态;二则益气扶正以御邪,气血充盛提高人体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降低疾病复发率。并强调临证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必要时随证加入祛邪之品以治标。

2.2 急性期据邪正盛衰论标本之治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处于急性期,患者尿道、腰腹症状明显时,需抓主症,视疾病缓急、邪正盛衰来决定标本同治或先标后本。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急性期,中气亏虚为本,湿热侵犯为标。若患者泌尿系症状虽重,但正气仍能抗邪,则遵《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凡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之旨,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目的在于先去除影响治疗的诱因,为扶正治疗扫除障碍。如朱丹溪云“小便不通,但因膀胱有热,则泻膀胱”。反之正气虚较甚,一味攻伐非但无法使邪气去,反而会加重正气的耗损,应标本同治。目的在于扶正以祛邪,使邪去正不衰。

3 间歇期与急性期常用方药

3.1 间歇期补中益气汤加减扶正治本兼以祛邪

魏教授宗“损者益之”之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间歇期擅用补中益气汤。基础方为:生黄芪30 g、党参15~20 g、白术12 g、陈皮10 g、升麻10 g、柴胡15 g、当归12 g、炙甘草10 g。方中重用生黄芪益气升清为君;党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助黄芪温补中焦为臣,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君臣相配,使气血生化有源;陈皮、当归理气活血共为佐;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共为使,与君臣之品合用以增升提清阳之功,诚如柯韵伯所言“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相须之妙也”。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柴胡具有抗炎活性[4],魏教授在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常加大剂量至15 g,疗效明显。诸药相伍,以达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效。在补益中气的同时,使清阳升浊阴自降。中焦气机畅达又可调节全身气机,既可治胃气逆之“消”,亦可调脾气陷之“淋”,与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中焦脾胃气虚,水液代谢失常的病机契合,临床疗效显著。

魏教授认为间歇期可使用补中益气汤原方,不作加减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但尿道、腰腹或全身症状明显时,可酌情加减。如兼尿频、尿急者,选用苦参10 g、栀子10 g、白头翁15 g清热利湿;兼尿道涩痛者,选用冬葵子10 g、滑石10 g通利尿道;兼血尿者,加小蓟15 g、马鞭草15 g、三七粉3 g、白茅根30 g、生蒲黄10 g凉血止血;兼尿浊者,加萆薢15 g、瞿麦10 g、土茯苓30 g利湿去浊;热重者去当归之温热,以鸡血藤20 g代之,既不失补血活血之旨,又可防助热之弊,并以太子参15~20 g易党参, 取其清补而不壅滞[5], 选加鱼腥草30 g、蒲公英15 g、 连翘10 g等清热解毒之品。其中鱼腥草味辛性寒,《本经逢原》言其“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其提取物具有抗菌、利尿作用[6]。对于残尿蓄积而致迁延难愈者,魏教授常治以苦参10 g、鱼腥草30 g、土茯苓30 g清热解毒,并加泽兰12 g、冬葵子10 g与柴胡合用行气、活血、利窍。

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间歇期虽以气虚居多,但其他证型亦不可忽视,魏教授指出临证之时切不可一概而论。阳虚者多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血虚及肝脾不调者常以当归芍药散加减,阴虚者予猪苓汤加减,膀胱气化不利者取五苓散加减。

3.2 急性期八正、四妙攻其邪,补中益气随证入

急性发作期,患者表现为正气亏虚,不耐攻伐者,仍以间歇期补中益气汤为主方以治本,治标之法重在清热利湿。凡热象明显,有尿道刺激征,属湿热下注者,魏教授多选用八正散、四妙丸。基础方为:车前子15 g、通草3~6 g、生栀子10 g、滑石10 g、大黄6~9 g、黄柏9 g、川牛膝12 g、苍术12 g、生甘草10 g。八正散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或热淋、血淋”,方中车前子、泽泻、滑石、木通利水通淋、渗湿泻热可使湿热之邪随小便而去,因木通具有肾毒性,魏教授临床多不选用,而以通草3~6 g代之;栀子通利三焦水道,大黄荡涤邪热、清热祛湿,二药相伍,给邪以出路,使湿热随二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医略六书·杂病症治》赞其为“泻热通闭之剂,热结溺闭之专方”。四妙散源于《成方便读》,为治疗湿热痿证的代表方剂,亦与泌尿系感染急性期的病机契合。两方清利湿热、通利小便之功,充分体现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治疗原则。

湿重者可选加赤小豆30 g、浮萍12 g、冬葵子10 g清热祛湿;伴结石者,增金钱草15 g、滑石10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0 g清热排石;大便燥者,加芒硝9~12 g通腑去实[7]。伴血尿者,魏教授主张清热与止血并施,取导赤散之义选加白茅根30 g、淡竹叶10 g、小蓟15 g清心经火热,另加入凉血止血之品。生蒲黄性凉而利,止血散瘀。《本草汇言》称其“能洁膀胱之原,清小肠之气”。魏教授常用生蒲黄15 g,既清心经移下焦之火,又活血止血;若小便淋漓涩痛,强调加入活血通利之品。刘寄奴性苦温,功善破血通经。《本草新编》记载“刘寄奴善走,迅入膀胱,专能逐水”。王不留行苦且辛平,“以清利见长”“走而不守,痹风淋痛,内服均除”(《本草便读》)。刘寄奴15 g、王不留行10 g随证加入,活血散瘀与通淋止痛兼顾。凡无痛而小便不利者,可加桂枝12 g通阳化气以利水。

4 结语

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为临床常见病,反复难愈。魏子孝教授从邪正盛衰入手,强调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主张间歇期与急性期分而论治。遣方用药谨守病机,标本兼顾,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泌尿系急性期益气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